浅析媒体融合时代州市分社的转型发展

2018-03-28 12:24李树芬
传播与版权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社州市传统媒体

李树芬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软件、各类APP快速普及,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模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成为传统纸媒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家省级报业集团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融合发展进程,纷纷走上多媒体融合的探索道路,这意味着媒体融合不再是个别报纸基于行业自身危机或者忧患意识下的被动求变,而成为自上而下推动行业系统性、整体性的转型改革,传媒行业由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一、新媒体冲击下州市分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州市分社的新闻采写质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壮大、设施日益完善,分社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功能得到进一步显现。但在新闻实践中,分社越来越感受到报纸在新闻传播、业务经营、受众拓展等方面原有的优势正逐步丧失,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竞争态势下,出现了生存危机、自信危机、发展危机,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包括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在内的新媒体迅速及时地提供海量信息,其开放性、多样性、快捷性、平面性的优势是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网络企业为普通人提供了传播新闻的制作发布平台,使受众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主动参与其中,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也能方便地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传播者。同时,通过网络途径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及时反馈的平台和通道,增加了信息互动性,增强了新闻黏合力,衍生出更多的新闻话题、议题。

(二)传播渠道多样化

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例行新闻发布制度,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大力办好政务微博,相继开通政务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账号,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作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广泛传播主流声音。州市、市县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主动把握发展机遇,大力推进县市报纸数字化建设,部分地区甚至停办县级纸质报刊,转而全力发展电子报、手机报。州市报社积极推进报纸与网络融合发展电子报、与手机融合发展手机报,树立地方主流媒体品牌形象。这些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为公众搭建了更为多元化、丰富的获取新闻渠道。

(三)工作模式单一化

就目前来说,“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成为报纸转型的标配,分社记者成长于纸媒,属于传统媒体记者,媒体融合的重任也需要由分社记者贯彻实施,但其知识结构和互联网思维、业务技能存在很大局限。同时集团对分社的管理也围绕报纸展开,考核机制、薪酬标准、人力资源配置、设备配备都是在此基础上架构,而新媒体环境下,原有的分社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就要进行改革,比如,一条新闻信息,适合发给报纸还是新媒体,有限的人力物力,需要建立健全制度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四)受众界线模糊

随着新媒体产生的巨大信息流和舆论流,受众不再仅仅局限于翻阅报纸来获取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介来阅读新闻资讯,不同媒体间的受众界线越来越模糊,这些迅速增长的新闻、资讯、信息渠道蚕食着报业的传统领地,使得传统报业陷入困境。不仅如此,新媒体在使新闻传播速度达到空前高度的同时,依赖于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新闻表达方式的日新月异,使受众的阅读体验向着随时随地、碎片化、互动性、定制化等方向发生着改变,阅读习惯已经大相径庭。此外,传统报业由于印刷出版的运作方式而导致的信息滞后,不再适应当前快节奏的传播环境。

(五)广告资源萎缩

以网络为主力,户外广告、移动电视、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等为辅助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正在冲击和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就州市而言,传统投资人钱袋收紧的同时,成长性较好的新经济领域对州市分社投放广告的积极性不高,商业广告和消费产品广告数量很少。长期以来,广告品种单一造成分社经营业绩整体下滑,广告总量及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萎缩。

二、州市分社在媒体融合中的机遇

州市分社扎根基层,身处新闻前沿阵地,贴近社会,贴近群众,信息资源丰富,线索渠道广泛,经过几代新闻人的精耕细作,在各个州市,分社已经成为报业集团的重要阵地和代表符号,成为集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看到媒体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州市分社仍然充满希望。

(一)舆论环境氛围持续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为新时代加强新闻舆论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媒体,州市分社要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牢记职责使命,创新传播手段,推进媒体融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更为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这为新闻媒体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扶持媒体转型,使传统媒体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而相应的,州市分社也从中受益。此外,经过前期的媒体行业清理整顿、规范管理,州市分社拥有更为纯洁的干事氛围,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最佳时期。

(二)地方宣传意识日益增强

州市地方主要领导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很高,不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对媒体越来越重视,分社地位不断提升。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宣传部门用更加开放的心态主动邀请分社记者参与报道,积极搭建采访渠道,提供交流平台,使得记者能够更为便捷准确地掌握第一手新闻信息和资源。甚至部分州市党委把当地在中央、省级报纸、电视、全媒体上所刊载、发表的报道,纳入考核地方宣传部门外宣工作的重要指标。

(三)新闻上行渠道不断拓展

州市分社背靠报业集团,有强大的资源支撑,先进的技术支持,更大的报道平台,在业务提升、转型上有强大后盾。经过时间的洗礼,报业集团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其独有的权威性、专业性和职业操守,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在大众传媒提供海量资讯的情况下,作为社会“核心群体”的读者,已不再满足对事物的平面化了解,更需要知晓事件发生的背景、走向以及社会舆论反馈。党报的价值在于以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为读者整合、梳理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冷静有序的解读、观察与分析。州市分社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多种传播平台,拓展新闻上行渠道,形成报道矩阵,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在地方上增强自身的舆论引导力、市场竞争力,提升社会关注度,带来新的盈利增值点,激发全新活力。

三、州市分社的转型对策

近年来,顺应时代步伐,传统纸媒对媒体融合发展进行了有效探索,从报纸数字化阶段、报网融合阶段、新媒体拓展阶段,走到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全媒体覆盖阶段,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媒体融合多数是被现实裹挟着往前走,在新媒体用户数量和广告份额迅速增加的竞争态势下,传统媒体边摸索边总结经验,在危机倒逼之下开始发展新媒体,对于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的变化、媒体融合本质以及如何在媒体融合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等问题还缺乏系统把握,这种发展新媒体的方式只融合了形式,本身是有局限性的。以传统媒体思维的运营模式,不利于行业做大做强,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直接影响或阻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理念和实践。

州市分社掌握着权威、丰富的新闻资源,在新闻报道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媒体融合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形势下对于身处新闻一线的记者来说,必须快速转换角色、重新定位,积极融入时代大潮,成为合格的“全能型运动员”。

“内容为王”仍然是分社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新媒体呈现出爆炸性发展态势,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回归到新闻内容本身,以优质内容彰显自己的竞争优势。

新闻事业肩负着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满足公众新闻需求的责任,良好的新闻品质和公信力是作为州市分社存在的根基所在。在融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公众能够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但信息过剩并不代表公众阅读新闻识别能力的增强,最新、真实、有深度、高质量的内容变得弥足珍贵,这充分反映出分社获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新技术对记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集团新闻宣传的重要阵地,分社在内容获取和深度挖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好的内容离不开相匹配的表达形式,离不开有效力的传播手段,图文、图表、动漫、H5、VR/AR、视频、直播已经成为媒体产品常用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刷新。由于传播渠道涵盖报刊、微视频、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分社记者在具备传统的专题策划、新闻采访、专业写作、图片拍摄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要同时掌握电脑、相机、手机各类电子产品和软件的使用操作,集拍照、摄像、录音、剪辑、制作、合成等多种技能于一身。

在重构过程中,探索分社自身转型。所谓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物理融合,也不仅仅是将传统媒体内容以新媒体的形式呈现,从本质上讲就是一次彻底垂直重构的过程,是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在这样的运作机制下,州市分社将是一个对新传播生态保持高度敏感的基本单元,它将随着集团的改变而保持同步变化。可以考虑在分社设置工作室,形成运营、技术、采编三支力量并重,甚至有可能变成以采写为核心、以技术为引领、以营销为基础的内部组织架构体系,建立以当地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推荐引擎,精准推送州市新闻资讯,实现全媒体资源共享、一体指挥、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新闻生产链。

猜你喜欢
分社州市传统媒体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魔方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法新社进入朝鲜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
基于TOPSIS的新疆15个地州市碳排放经济效率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