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广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与问题

2018-03-28 14:40张雨燕张社宁
传媒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学期广电

张雨燕 张社宁

(1.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2.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0)

一、引言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各个行业发生深刻的变化,传媒业也不例外。为适应这个变化,传媒业急需新型的新闻人才。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高校,就势必在培养人才上进行一番改革。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在广播电视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打造四级实践教学体系

在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之前,开设的实践课程之间、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之间多呈现零散的状态。广播电视学专业通过媒体调研、专家座谈、学生反馈,结合生源状况及现实的办学条件,确立了四级实践教学体系。在四级实践教学体系中,第一级为专业采风(主要是熟悉媒体环境及操作流程),第二级为专业见习(主要是参与新闻采制及节目制作),第三级为顶岗实习,第四级为毕业实习。四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使稍显凌乱的实践教学课程得到了很好的梳理和整合,各层级之间条理分明,对学生逐步地、有序地提高实践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四级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对于实践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上调实践课比例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而言,学生的动手能力绝不可忽视。但在传统的“重道轻器”、重人文素质与理论教学而轻实践的人才培养观念影响下,很多院校设置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仅占课程总量的30%左右。联系当前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的实际情况和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大胆上调了实践课的比例。上调后,实践课的比例大大提升,在专业核心课中,实践课比例占70%以上;在广播电视学专业所有开设的课程中,实践课比例占一半以上。大量实践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动手机会增多,动手能力大大增强。

(三)增加“夏学期”,实行三学期制

所谓“夏学期”,是指在暑假期间安排的为期一个月的小型学期。加上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形成三学期制。在“夏学期”,(除特殊情况外)大一、大二、大三的所有学生必须到各级各类媒体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三学期制的实施,使学生接触到各级各类不同的媒体,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的媒介业态、学习不同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自主构建校内实训平台,创办电视台、公众号

“夏学期”制的实施,解决了学生假期期间的实践问题,但学生在春秋学期的实践也不能荒废。由于学生平时需要上课,可以用来实践的时间不集中,因此媒体很难接收学生到单位实习。为此,在学院原有的院报、广播台、网站的基础上,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开通了官方微信,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校内实践平台,实现了由以往基本依靠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工作到当前自主构建校内实训平台的转型。

(五)发挥各教师特长,实行实验课程联合授课

确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后,实验课程的课时量进行了大量的上调,有的课程达到了每学期160个课时。这就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单个教师的精力有限,无法承担任务庞大的教学工作并保证质量;另一方面,每个老师擅长的内容不同,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实验内容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高水准的指导。联合授课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拆,由几位老师共同完成某门实验课的教学任务,这就使得每位老师都有时间认真备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在同一实验项目中,所有老师都参与进来,分担不同阶段的工作: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包装制作工作等,这就能使每位老师发挥所长,对学生有更专业、更精细的指导。未来,联合授课将不再局限于校内教师,媒体的专业人员如摄像将加入联合授课团队,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六)重视市场需求,增设新媒体相关课程

近年来,传媒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发展势头强劲。新媒体需要新技能,为适应这种变化,广电专业开设了微信软文写作、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创作、新媒体运营等相关课程。在学习理论课程之余,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实践活动不拘一格,公众号运营、新媒体活动策划、各种类型的直播等都包含其中。

(七)开展实习交流会,加强实习实训效果检验

通常,学生到媒体单位实习期间会填写实习手册,记录在媒体的工作内容和收获;实习结束后会填写实习鉴定表并上交。实习鉴定表内容包括学生实习的单位、岗位等基本情况,也包括指导老师和单位领导给学生实习的评语及打分。从中可见学生实习的大体情况。从历年的情况看,学生的实习分数多在90分以上,达到优秀水平。然而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实习交流会应运而生。交流会中,要求学生就自己的实习工作准备材料并作汇报,老师、同学随后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提问,汇报学生需要进行解答。实习交流会加强了对实习效果的检验,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实习情况,为后期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供了依据。

(八)改革毕业论文,增加毕业设计比重

在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理论性毕业论文的数量多而动手能力要求高的毕业设计数量相对偏少。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多做毕业设计。在这种氛围带动下,毕业设计作品比重在逐年增加。从现有情况看,学生毕业设计类型丰富,微电影、纪录片、城市宣传片和企业宣传片等都有涉及。一些作品质量较高,如学生拍摄的企业宣传片,得到了企业好评,已成为该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

三、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师资。就目前的广电专业教师而言,大部分是来自于各大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一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他们对行业的了解不多,参与媒体实践的机会也少,也就不能很好地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广播电视学专业要求教师向双师型转变,强化实践能力。教师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媒体兼职等多种方式提升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外聘教师是解决校内师资匮乏的一条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高校对任课教师学历等方面的规定,行业内从业人员难以达到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并不擅长教学,实践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实习单位不稳定,实习基地建设待加强

实习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广电专业历来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但在实习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有待加强。目前签约的实习基地都是县、市级媒体,有待于向更高层级媒体拓展。

近几年,到湖南卫视等大型媒体实习的学生数量呈增长趋势。但应该注意到,进入大型媒体单位实习的机会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争取。一旦媒体招收实习生的计划有变或者学生没有争取到机会,那么学生到大型媒体实习的数量将急剧下降。实习单位的不稳定性应引起重视并想办法解决。

(三)实验室设备亟待更新换代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校内实践的重要场所。学院曾投入大量资金为广电专业建设了非编室、演播厅、音频实验室等,并配置了大型设备仪器如摄像机、单反。但在媒介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这些设备还远远不够,亟待老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大量新设备如航拍无人机、手持稳定器等的购入,以满足当下的学生实践需求。

(四)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综合素质有所轻忽

确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后,广电专业课中的实践教学比例有了大幅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但高等教育不是一般的职业培训,我们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注意学生理论知识、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读书会等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确立,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首先针对独立学院广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逐一探讨,并重点分析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求能够促进独立学院广电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学期广电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