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2018-03-28 14:40
传媒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听众广播

(河南省固始县网络管理服务中心,河南 固始 4652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因此,广播新闻这一类具有传播价值的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互相结合,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因此,广播新闻编辑也应顺应这一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实现媒体传播的高效运转。

一、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的定义

广播新闻编辑是人们众所周知的一个行业,具体是指在新闻机构中从事稿件的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的新闻工作人员。他们站在信息传播的前线,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源。在融媒体时代下各种传播方式都集聚一起,通过对网络、报纸、广播等传播方式的整合,使各种信息资源能够高效便捷地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这种传播方式使资源之间的利用实现了最大化,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必定是契合当下发展潮流的,不仅能够增加收益,更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便捷的服务。

二、广播新闻编辑的特点

广播新闻编辑不同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影像、声音、图片等来传播信息,而广播新闻编辑只能通过声音来传播,这样一来,在多种媒体中广播新闻编辑便处于弱势地位。它具有限制性和被动性,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信息的接收,而只能被动地收取信息。因此,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求创新,一味地以死板的方式来进行传播,在媒体这一行业迟早会被淘汰。

三、融媒体时代下培养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创新广播新闻编辑意识与观念

观念与意识上的创新胜过一切形式上的创新,要想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就必须首先从观念上下手。融媒体时代下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群众为根本”的原则。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听众,要想使听众们有想去听的冲动,就必须站在听众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以听众的切身需求为编辑内容,采取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在快节奏的社会下,人们往往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看电视或者浏览网页,而广播新闻编辑便要抓住这一切入点,不断创新自身,使人们在走路、坐车或者工作中,随时随地都能听广播,了解时下动态。

(二)创新广播新闻的编辑形式与手段

广播新闻编辑自身独特的特点也给其带来了发展优势。由于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受到了许多听众的喜爱。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的编辑形式与手段已不符合当下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推陈出新,改进编辑形式与手段,以最新的方式带给广大听众最满意的回音,从而实现报道的多元化发展,使广播编辑在融媒体时代下获得自身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报道中可以增加互动这一环节。将听众的互动加入到广播中,不仅增加了广播的趣味性,更能使广播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达到了广播自身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创新广播新闻的编辑模式与方法

要想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编辑模式与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传统的广播新闻编辑模式与方法显然满足不了广大听众的需求。怎样通过新颖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模式与方法来传递信息显然成了广播新闻编辑的重要难题。在这一问题中,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们的关注点为出发点,只有人们对它感兴趣才有可能促使人们去听。广播新闻编辑必须在海量的资源中挖掘有效的信息,且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人民。其次,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更多的是追求高效、便捷、快速,因此,广播新闻编辑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创新编辑模式与方法,以满足人们需求。

(四)创新广播新闻的编辑内容

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是核心要素。一方面,内容必须符合生活主题,以人们生活的状况和需求为准则。内容的选取是一个新闻报道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是有用的、符合大众需求的、对人们生活有积极影响的报道才会吸引听众。因此,在选取内容时必须以当下环境为导向,选取出最有听取意义的素材。另一方面,内容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人们生活节奏快速,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积极的、正能量的东西定会使人减轻疲惫,重新获得正能量。因此,内容的选取必须是对人们有益的。

四、结语

在大环境下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融媒体时代下并不缺信息传递者,缺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新颖的信息传递者。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下要想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广播新闻编辑就必须以创新发展为核心,不断创新观念、模式与方法等,使广播新闻编辑成为人们有效的信息传递者。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听众广播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