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智库建设

2018-03-28 22:38张明珠陕西师范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播学院传播学智库

张明珠 陕西师范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今年的十九大上,中外智库人士齐聚北京,发挥作为国家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中国国内和与国际的发展献言献策。以新思想为党和政府提供重大决策参考是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价值。对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我国来说,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需更多的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那么对于作为思想聚集地的智库建设,也应更多关注中国特色思想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自创立到发展,再到进入中国以后的广泛传播,对党的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同中国新闻事业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不仅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丰富起了很大作用,更对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刘延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智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智库,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为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不可或缺部分。①到2016年中国以435家智库数量稳居世界第二智库大国的行列,而其中以意识形态建设和舆论建设作为当务之急的智库几乎没有,这对于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是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因此,笔者接下来将从作为意识形态建设和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下简称马新观)的中国智库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建议三个方面来重点阐述。

一、马新观的中国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一)马新观中国智库建设的现状

据了解,共建的高端智库建设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智库建设如下:2013年,四川大学与四川省委宣传部签署共建新闻学院协议,重点围绕“一核两驱”,即以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核心,以“政产学研媒”协同创新智库建设和“互联网+”新闻传播人才特区建设为驱动,积极推进共建工作;2014年4月,光明日报社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正式签约挂牌,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2014年6月,新华社与北大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把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重庆新闻学院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师范大学共建重庆新闻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风化人。以上,是目前为止所能了解到的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以共建为契机,建设和参与的新闻传播学的智库建设。

由此可见,马新观在参与智库建设的地位比较低,只是偶尔充当过配角,尚未充当过主角,但可喜的是在十八大以来,各大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新闻人,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积极推进马新观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教育培养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和广大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青年学生,也在不断的以共建或其他形式,参与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来,这说明,马新观对中国的智库建设必不可少。

(二)马新观中国智库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舆论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人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②智库的职能是根据特定的课题开展研究分析和给予评论,并向决策者提出战略建议,向公众普及思想。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意识形态领导的关键因素,对党领导和国家建设战略决策的提出都起着重要作用,且马新观是与时俱进和以中国国情为核心的新观念,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宣传和推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其他的新闻观在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全面、历史、科学、辩证”。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哲学就是解决“世界观”的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实事求是、辩证的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具有指导作用。而这些基本问题也是指导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制定的基本问题。因此,马新观对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特色智库建设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马新观的中国智库建设的意义

(一)指导中国政治建设

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核心观点。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方向,坚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鲜明地提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智库建设致力于汇集各界优秀和高端人才,把中国最先进和最有前瞻性的思想集中整合,出谋划策,正确指明国家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当中,马新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部分,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二)服务中国经济建设

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而马新观作为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更要充分发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马新观为指导的服务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分析出发,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论断,要求全党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时代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马新观发展上升到智库建设的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充分体现,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促进中国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智库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思想产品、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公共人才、引导社会舆论等。这就对加强中国智库建设对提升国家软实力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上,新闻学与传播学肩负着三大任务,即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服务社会。⑥人才培养的重任主要落实在教学中,而近年来,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设为教学科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标志学科发展的科研项目上,对马新观的研究从未停止,甚至愈演愈烈,最为显著的标志是以各大高校为主要基地的各种马新观研究中心和会议的增多,因此,在大坏境的影响下,将马新观参与到国家智库建设中,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促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三、马新观的中国智库建设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智库建设中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表述,笔者对于马新观的中国智库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提升新闻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地位和参与度

由现状看出,新闻传播学在国家智库中的建设,不仅数量少,而且地位低,参与度低,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重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参与度更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在2013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发言中指出,可以说新闻传播学科在智库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人文学科专业比不了的。因此,提升新闻传播学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地位和参与度,才能更好地发挥马新观的指导作用。

(二)提高马新观研究成果的质量

要建设国家智库,就应该建设高质量的智库,体现与“国家智库”的称谓相匹配的职能和高度。根据徐晓虎,陈圻的《中国智库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国高校智库约为700 个。中国现有2035 所大专院校,众多高校创建了面向公共政策的研究性机构。但是,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教学为主,有限的科研工作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缺乏面向党委政府和地方应用的服务能力。但是,2014年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的新型智库建设与中国经验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认为“大多数研究机构,甚至可以说,99%的研究机构可能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智库。由此,只有提高马新观的研究成果的质量,才能更好的为国家提供指导方针,切忌一窝蜂,避免随大流。要踏踏实实做研究,为马新观参与中国智库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与其他领域的互动性

近年来更多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部校共建、校媒共建为中国智库建设发力,这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院系的传导更加真实自然可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其他领域一起协作,贡献智慧和成果,从而提高学科地位和研究水平;而且有利于媒体和政府部门的自身资源整合的加快实现互利双赢。另外,还应该加强新闻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互动,高校具备扎实的学术科研成果,丰富的数据积累,充足的科研力量和浓厚的人文情怀。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建设的优势,将新闻传播学、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其他学科进行积极有效互动,为马新观智库建设实现多元、高层次发展,实现现有马新观研究向“新闻+科研”的智库型产品转型。

综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在我国的国家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去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智库建设也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中国梦发挥着积极有力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积极融入到中国智库建设,结合实际,善于整合利用马新观的智库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增强中国特色和优势,是强强联手,成效翻倍的共赢举措。

注释:

① 吕余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智库建设》光明日报.2009 年9 月1 日.第009 版理论周刊

②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 L].2016.

③ 许鑫,吴珊燕《智库知识库的构建研究》.实践研究.2014 年第3 期·第37 卷

④ 张首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逻辑与内涵》,范敬宜、李彬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⑤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 L].2016.

⑥ 丁柏铨.《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参与国家智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新闻爱好者.2014年2月

猜你喜欢
传播学院传播学智库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微智库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微智库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