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途径

2018-03-28 04:49陈锶徐娴
商情 2018年6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陈锶 徐娴

【摘要】从历史上看,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广东是其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也是中国伊斯兰文化发源地之一。了解伊斯兰教如何传入广东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途径,最为普遍的,是以阿訇充当伊玛目执掌教务的形式在清真寺,由阿訇向穆斯林或普通民众宣教。文章以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途径来通过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途径情况及其影响,以便了解伊斯兰教在广东地区贸易、文化、经济领域、中阿关系中各领域的积极作用,这有利于为促进中阿经济贸易打下基础,深入探究中阿关系,让更多人了解伊斯兰文化在广东地区的传播情况。

【关键词】伊斯兰教 宗教传播 阿拉伯语

一、引言

1.伊斯兰教传人广东的经过

关于伊斯兰教传入的时间,前史学界多数学者的看法认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一般以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国开派始遣使朝贡”事件为传入标志,唐永徽二年在伊斯兰教史上是奥斯曼七年,距今1352年。天宝十年751年唐军在中亚的战争中战败被俘人员杜环在阿拉伯漫游十年,回国写了一本经行记,将伊斯兰教称为大食法。在公元587年,穆罕默德派遣的“四大贤人”之一宛葛素,把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港口城市广州,并在这里建立了传教中心怀圣寺。明成化四年(1468),南京回回军南下平乱,后奉令留戌广州,分驻大东营(今芳草街)、小东营(今越华路小东营)、西营(今光孝路)、竹筒营(今解放北路)四个据点(时称“四卫”)。从此定居广州,开宗立户,繁衍子孙,成为有史可考的、最早大批从北方南下广州的回民。而明代以后,内陆地区回族人陆续移居岭南(主要移居广州、肇庆等地),岭南伊斯兰教徒以这些回族人为主,所属教派为逊尼派。侨居中国的穆斯林后裔逐渐熟悉中国文化,对繁荣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广州作为唐代最重要的港口和商贸中心,引来大量的阿拉伯人常驻经商,伴随着商业往来,伊斯兰教从海路最先登陆广东并向中国传播,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伊斯兰教的传播原因

伊斯兰教在广东地区的受众面积大,究其深层原因,必定是出于教徒及传教士对于自身信仰的理解。宗教正是因为其本身的教义精神所包含的魅力才得以深深吸引着其忠实的教徒。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必定也有其宗教魅力,才得拥有众多的信徒。

伊斯兰教是一个主张和平、宽容、仁爱、反对暴力、仇恨和恐怖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的本义就是和平。伊斯兰崇尚理性,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昌明科学,鼓励人们尊重生命,劝善戒恶,救济贫困,孝敬父母,不仅在穆斯林之间团结友爱,与非穆斯林之间也和谐相处。它不同于其它宗教,要求人生存和溶合于世俗之中,同时又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一切,穆斯林被责成成为社会苦难、人性善恶的主动承担者,因此一切脱离社会的功修都被视为是畸形的。

伊斯兰教徒认为,只有潜心学习并感受伊斯兰文化中古兰经主张的精神,严于律己,从内而外做一个好人,才是真正的穆斯林。

3.伊斯兰教在广东的发展现状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广东工作、生活的穆斯林约30万人,其中来自国内的穆斯林(主要是西部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5万多人。外籍穆斯林(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15万多人。其中有广东户籍的本地穆斯林约3万人,且人数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广东地区,广东省经批准建立的清真寺一共有9座。其中,广州4座,肇庆2座,深圳1座,珠海1座,东莞1座,此外,惠州市有1個礼拜点。据资料分析得出,广州作为中国的伊斯兰教的最早发源地之一,所修建的四座清真寺自传教人员的到来就开始修建,年代古老,而深圳市原并无清真寺,但随着越来越多移民的到来,逐渐增多的穆斯林信徒建立了一座临时性的可以供穆斯林聚礼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成为伊斯兰教徒的主要活动场所。

以广州为例,我们曾在先贤清真寺进行走访调查。据项目调查报告发现,一共采访40位本地穆斯林,其中28位是由传统式继承,12位是其他途径了解并皈依伊斯兰教。可以看出广州本地穆斯林较少,多数为在广州工作生活的外来穆斯林,而广州本地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主要是基本源于家庭式继承。

为此我们采访了清真寺的有关工作人员,他们认为伊斯兰教宣传途径仍然较少,非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了解甚少,甚至大部分人对其存在误解。而广东本地穆斯林主要是由于先辈重视,大部分本地穆斯林是靠家庭世袭或婚姻关系传播伊斯兰教。散居地区伊斯兰教的文化及观念变淡,而且现在在粤穆斯林年轻人受汉文化影响,对伊斯兰文化重视程度小。

二、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途径

1.伊斯兰教在广东传播的主要途径

伊斯兰教在广东的传播的主要途径,以传承形式的不同来划分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由家庭传承世袭的形式存在以及婚姻关系传承,也就是内部式继承。对于广州本地的穆斯林,伊斯兰教基本以这种形式传承下去。

??还有就是是以其他途径的形式存在。伊斯兰教借助清真寺与学校等作为文化载体,例如通过学校教育传播,自胡登洲在明万历年间创办经堂教育至今,建设伊斯兰文化的学校。所谓经堂教育是由明代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开创的教育制度,亦称“寺院教育”或“回文大学”。“经”是指伊斯兰教经典,“堂”即清真寺。经堂教育,是回族穆斯林为了传习经典,培养宗教职业者,把中世纪伊斯兰教国家以清真寺为校舍的办学形式与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相结合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宗教教育制度,是实现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会的主要途径。首先,它使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社会化、民间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标志着中国伊斯兰教的真正形成。其次,它改变了伊斯兰教教育以回族穆斯林家庭为单位,家传口授的形式,使之社会化、规模化,不仅有效地维系和巩固了穆斯林的群体,而且提高了宗教教育的质量,培养了大量的伊斯兰教人才。建立在广州怀圣寺清真寺附近的回民小学,借助学校这一载体,向穆斯林青少年传播伊斯兰文化。?

如今,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更是不容小视。伊斯兰教通过广播网络等平台以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方式越来越多。如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官方网站、中国穆斯林网等中国伊斯兰网站,除外,一些穆斯林社区的微信公众平台等等新兴媒体将伊斯兰教文化向穆斯林及非穆斯林社会传播。

据调查采访了解到,最为普遍的,是以阿訇充当伊玛目执掌教务的形式在清真寺,由阿訇向穆斯林或普通民众宣教。

2.重要的传播途径——阿訇传教

经过走访调查广州的四座清真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者主要有由中国的穆斯林阿訇充当伊玛目执掌教务的形式存在,向教徒或非教徒教授、传播伊斯兰教。阿訇是伊斯兰教对教师的尊称,经数年伊斯兰教育与培训,替圣传教,弘扬伊斯兰。经走访调查发现,阿訇作为清真寺的住持是精通经史的宗教权威,同时阿訇在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阿訇是受教民尊敬的职业,也是引导广大穆斯林的宗教明灯。

为此我们走访了光塔怀圣寺,调查了解阿訇如何传播伊斯兰教知识。据我们调查,阿訇传播伊斯兰教知识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宣讲。例如在每周五聚礼的日子,阿訇会向来清真寺的穆斯林宣讲《古兰经》,并结合圣训和教法讲解。将圣训及古兰经的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并用圣训更好更具体的指导穆斯林的生活,使大家明白《古兰经》的真正含义。阿訇们会参考相关的报刊、杂志和卧尔兹演讲集,从中选择宣讲内容,也可以根据社会现实问题,人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穆斯林周围所发生之事为题材,结合《古兰经》经文进行讲解。阿訇的宣讲不仅有利于伊斯兰知识的传播,也更助于穆斯林或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团结。

此外,阿訇也会向非穆斯林传教和讲解,这通常会在清真寺里,以及清真寺周边的范围进行,对伊斯兰教有兴趣的非穆斯林可以去清真寺找阿訇了解情况。趁此机会,阿訇会向他们宣讲《古兰经》,真诚传播伊斯兰文化核心精神。阿訇的职责是宣传伊斯兰信仰,解释伊斯兰经典,全天候地为清真寺穆斯林群众服务,阿訇在穆斯林群众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1.中国政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助于伊斯兰教的发展

目前,伊斯兰教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少数民族之中,除阿訇外其他穆斯林也积极向其他一些没有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传播,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精神也随之传播发展。以前的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范围局限在特定民族中,如在维族、回族、东乡族等。这些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帮助下,广东伊斯兰教事业健康发展,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场所得到了一定的扩大和完善。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开罗曾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发展美好未来推动中阿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强调中阿两个民族彼此真诚相待,这份信任牢不可破。我们要共建“一带一路”,确立和平、创新、引领、治理、交融的行动理念,推动中阿两大民族复兴形成更多交汇。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开展增进友好行动。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中国将继续毫不动摇支持中东、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我们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宗教文化交流已经对中国外交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宗教已经不仅是能够打动大多数民众心灵的重要力量,而且还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宗教在国际传播、公共外交和我国对外发展战略方面,将是非常特殊的文化软实力。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从微观上说,给外来穆斯林更多的温暖包容,有利于国家社会安定繁荣,从宏观上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伊斯兰教的发展更有力的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并且与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

2.传播途径的拓展促进中阿关系的发展

2.1阿訇通过媒介传播伊斯兰教

据调查,阿訇传播伊斯兰教知识的方式就是在每周五聚礼的日子,在清真寺的穆斯林宣讲《古兰经》,并结合圣训和教法讲解。除了最直接的宣讲,很多阿訇会选择其他媒介的方式传播,例如派发宣传单、印发相关书籍、广播、伊斯兰协会举办的相关讲座来讲授伊斯兰知识,而且他们会运用网站和新媒体等新型媒体宣传,像广州伊斯兰协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国穆斯林网站等一些有利于伊斯兰教传播的平台。

2.2通过商业活动传播伊斯兰教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唐宋时代,丝绸之路是中阿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因此来华穆斯林商人的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如中国繁荣发达的港口城市广州、泉州等。这种局面极大地繁荣了唐宋的市场,促进了唐宋商业的发展,推进了中国古代經济的发展。因此,随着当时中阿经济交往的逐步加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不仅繁荣了中、阿两国各自的市场,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阿双方经济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寻求经贸投资的合作,如今在广交会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特别在十八大之后,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给在华的穆斯林商人提供了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更好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切也得益于各种政策和倡议的扶持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比如贸易投资运输、新闻以及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2.3通过文化活动传播伊斯兰教

随着中阿政治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日益频繁,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并在这些协定的框架内签署了一系列的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双边文化高层互访不断为中华官方文化交流起了推动作用。中国文化部非常重视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友好文化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中国文化部先后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广州图书馆也举办过伊斯兰教传播相关的文化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人民了解阿拉伯艺术和文化起到了媒介作用,通过互办文化活动,中阿双边的友好合作关系以及中阿人民的友谊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更多的阿拉伯国家表示愿意参与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文化与活动,从而增进中国人民对阿拉伯世界的了解。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百年翻译运动对阿拉伯语的影响
国内“阿拉伯语比喻”问题研究
中国穆斯林与中国传统节日
阿拉伯语书籍电子化及其网络销售的项目研究
阿拉伯语书籍电子化及其网络销售的项目研究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中国西北伊斯兰教门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研究
伊斯兰教苏菲派人神和谐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