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郁达夫文学思想的矛盾性

2018-03-28 04:49黄江云
商情 2018年6期
关键词:矛盾性郁达夫

黄江云

【摘要】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诗人,郁达夫一生创作了50余部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丰富的人生经历、生活中的各种不幸、以及人生的挫败,使郁达夫开始对人生产生质疑,其人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作品充满了矛盾色彩,流露出内心深处悲情式的矛盾色彩。本文以郁达夫代表性的短篇小说《沉沦》和《采石矾》为例,《沉沦》内容取材于郁达夫本人的真实经历,《采石矶》则是他借黄仲则的经历讲述自己时下的各种困境,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郁达夫文学思想的矛盾性。

【关键词】郁达夫 文学思想 矛盾性 《沉沦》 《采石矶》

引言:

20世纪初期,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现代文学大家,郁达夫就是其中的一位。因其受到了多种文学思潮的影响,其文学思想极其丰富、广泛,表现形式也异常驳杂。细数他笔下所描写的人物,无不是带与自身残缺的童年和远赴日本留学时期饱受的蔑视和欺凌,如此种种境遇相关联,尤其是五四时期他的精神世界与时代的违和,让他对人生产生质疑,更令其作品饱含矛盾色彩。

一、郁达夫文学思想的形成

1921年7月,郁达夫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开始了文学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沉沦》集中体现了郁达夫提出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形成了他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想,奠定了他文学思想的基础。

在创造设作家中,郁达夫的生活和文学道路最为曲折。1922年从日本回国后,郁达夫大算在上海以文学谋生,惨严酷的相识打碎了他的文学梦。贫穷使他的思想开始向无产阶级靠拢。可以说,他的无产阶级思想是被显示生活逼出来的。1927年,郁达夫第一个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口号,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郁达夫自己认为《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带有社会主义的色彩。这是的郁达夫开始向现实主义思想转变。其实,郁达夫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并不是自觉的,对无产阶级文学倡导并没有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背景,仅仅是他反抗现实的不自觉地呐喊。

郁达夫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坎坷与磨难。其思想和情感矛盾直接导致了她思想和文学道路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相互交织地存在于他的文学中。郁达夫在1927年出版的《文学概说》中用资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观点来解释文学创作,认为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还用法国文艺理论家丹娜《艺术哲学》中的观点来解释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创作是由三个因素来决定的:种族、环境、时代。

郁达夫早期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二、如幻人生。真实《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第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是郁达夫在日本留学十年的生活写照。这十年光景,正是五四运动前夕中国近代史上苦难而黑暗的年代。一九一一年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一个腐败的封建王朝,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它仅仅是赶走了一个皇帝,最终还是屈从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压力之下。《沉沦》就是在这样一个苦难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品。狂热的爱国心和无力改变现状的矛盾,均成这个作品的基调,丧权辱国的哀愁,弥漫在字里行间。在这个作品里,作家成功地描写出一个令人窒息的恶劣环境。

《沉沦》的主人公在日本整天过着异常孤独和冷寂的生活,一个弱国子民的委屈和自卑感笼罩着他的全身心,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生活中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亡的悲剧性结局。

由于作者当时强调“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所以作品中的主人公,直接表达了郁达夫自己性格的影子和他自身的某些生活遭遇。郁达夫曾这样说:“我的这抒情时代是在那荒淫残酷的军阀主权的岛国里过的。眼看到故国的陆沉,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所历的一切,剔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优伤,同初丧了失主的少妇一样,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悲鸣出来的,就是那一卷当时很惹起了许多非难的《沉沦》。”郁达夫的《沉淪)时代,就是当时中国广大青年遭受帝国主义和军阀欺凌的时代;郁达夫的忧伤,也就是当时广大青年的忧伤。因而郁达夫真实,形象地描绘出他自己的这些遭遇和感伤,就很自然地引起了广大苦闷青年的心灵共鸣。

三、夫子自道的《采石矶》

郁达夫平生受黄仲则的影响非常深远,郭沫若就曾说过郁达夫似乎有意在学黄仲则,他的短篇小说《采石矶》,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创作而成的,他们二人的经历颇为相似。郁达夫借黄仲则的经历讲述自己时下的各种困境,其实就是“夫子自道”的一种表现。

纵观黄仲则和郁达夫的一生,都可以概括为年少成名,仕途坎坷,一生穷困寥落,最后客死他乡。黄仲则十七岁时就补博士弟子员,却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直到二十八岁,乾隆召试各省士子,仲则步行赴天津,考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即《四库全书》誊录员。他一生怀才不遇,贫病漂泊。郁达夫年少的时候也是颇有才名,无论是在浙江读书还是留学日本,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为同学老师所称赞。然后,他回国后却一直为谋生而碌碌奔波,并始终不得志。他曾参加文官考试和外交官考试,却先后失利。常常失业而生活窘迫,只能靠稿费维持生活。当时大多数作家还没有将写作当作一种职业,卖文也是迫不得已,甚至为此感到羞愧。郭沫若在《创造十年续编》中,就将卖文“视为万事失败了所剩下的一条绝路”,“认为自己是充分地受过封建式教育的人,把文章来卖钱,在旧时是视为江湖派,是文人中的最下流。因此,凡是稍有矜持的人,总不肯走到这一步”。郁达夫在《(鸡肋集)题辞》中说:“一九二二年,在日本的大学里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竞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在《(日记九种)后序》中说:“文人卖掉日记和书函,是走到末路时的行为……”可见他生活的拮据。而郁达夫的最后结局是在苏门答腊失踪,可能被日本宪兵杀害。这潦倒的人生和黄仲则何其相似。

谈作家作品离不开时代背景。几千年来,与郁达夫、黄仲则生平、诗风相似的诗人何其多,为什么郁达夫单单会选择黄仲则来“夫子自道”?除却两人相似度非常之高的原因之外,还离不开当时两个重要的环境因素。黄仲则生前郁郁不得志,郁达夫也如是,黄仲则身后有诸多推崇者,郁达夫也希望如是。我以为,郁达夫选择黄仲则,未尝没有寄托有朝一日能被人理解、被人认可、被人重视的希望。

所以郁达夫在历史长河中,单单选择一个黄仲则,不仅是他们有着相同的身世之感、济世情怀,更是为了言其心志和聊以慰藉。

结语:无论是《沉沦》、《采石矶》,还是郁达夫的其他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他“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獨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深受受虐的人性和挫败的人生影响,郁达夫的文学作品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了他那源自内心深处悲情式的矛盾色彩。

猜你喜欢
矛盾性郁达夫
例谈霍米巴巴的后殖民叙事视角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谈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浅析《当代英雄》中毕巧林的形象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从圣经《传道书》视角下解读德莱塞创作中的矛盾性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