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校园足球工作总结

2018-03-29 03:47四川省教育厅
校园足球 2018年1期
关键词:特色学校四川省足球

四川省教育厅

自2014年刘延东副总理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校园足球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方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总体上实现了加快推广普及、注重文化建设、赛事规范安全、条件不断改善、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三年来四川省校园足球工作主要举措与成效

1.坚持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综合育人,把校园足球作为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的重要项目和载体,既注重通过足球教学、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体质,又注重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更注重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团队协作、规则意识、拼搏坚韧等优秀的意志品质。

2.完善校园足球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分别印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成立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川教〔2015〕38号)、《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川教函〔2015〕690号)、《四川省扶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川财教〔2016〕58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四川省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经费补助办法(暂行)》、《四川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与评估标准》等,确定“10个有”“5个一票否决”标准和“特色示范学校”等3个层次,为校园足球良性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十九大的胜利闭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目前四川省正按照教育部的新要求,起草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校园足球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四川省校园足球下一阶段改革发展明确方向、增添举措。

3.进一步强化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保障,各市(州)、县(市、区)分别成立了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教育系统行政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发改、财政、体育、新闻广电、共青团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今年新增四川省足协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作为足球工作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在校园足球赛事举办过程中,教育、体育两家精诚团结,配合密切,确保了各项赛事顺利完成。

4.落实校园足球加快发展的经费保障,继2015年黄彦蓉副省长600万元省长基金全部用于校园足球工作后,在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同意“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校园足球专项扶持资金平均每年5000万元(2016年3000万元,至2020每年递增1000万元)。2016年省级专项扶持资金使用效益突出,带动各地共投入足球教学、活动、比赛等经费1.4亿余元(市县财政扶持7782万元、学校自有经费投入6385万元)。

5.校园足球场地与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在大力倡导学校用好用活现有场地的基础上,2015年全省新建、改扩建足球场548个,总面积103万余平方米;2016年全省新建、改扩建校园足球场地572个,总面积112万平方米,总投入达3.96亿元。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支持校园足球发展,如:三台县“5149”模式加快学校足球场地建设力度和进度(社会资金51%财政资金49%);阿迪达斯公司向四川省41个学校捐赠足球2460只,价值约31.7万元。目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已基本能满足教学、训练和活动需要。

6.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和文化建设,实施足球活动开展计划,推进“把课先开起来、把球先踢起来、把活动先搞起来、把比赛先组织起来、把教练先培训起来”,让校园足球“进课堂、进大课间、进课外活动、进社团、进运动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开课率逐年上升。注重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与学科融合,踢足球、玩足球、写足球、画足球、唱足球、评足球等活动广泛开动,三台县七一小学“十二生肖”踢足球、24字核心价值观“剪纸足球”获教育部肯定。

7.校园足球实验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共12个: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青岛市、厦门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深圳市、武汉市、成都市、郑州市、兰州市、滨州市),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绵阳市三台县、达州市通川区确定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272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试验区、试验县工作卓有成效,金牛区、三台县、成华区分别召开现场推进会,成都市每年开展校园足球赛事活动1.5万余场次。金牛区、成华区开通校园足球微信公众号,省校园足球信息化管理系统初具雏形。

8.规范校园足球四层四级赛事,以国省市县、大高初小“四层四级”联赛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2016年参加班级赛的学生280万余人、年级赛109万余人、县级以上比赛56万余人。省财政支持市州级足球联赛经费720万元,省级赛事经费420万元。市州高中、初中、小学组联赛举办率100%,市州选送优秀队伍参加省级高中、初中组比赛。西南石油大学、建筑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承办全省首届高校本科组、专科组足球联赛。足球赛事总体上安全规范,严格资格审查,严肃比赛纪律,注重以赛育人。

9.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共推选569名校园足球管理干部、骨干教师、裁判员参加国家级培训,组织3000余名相关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各地组织县级以上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培训1.2万余人次。目前,全省从事足球教学的专兼职体育教师3800余人,有获得相应级别足球裁判证书的教师1500余人。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省政府积极与荷兰、阿根廷、英国等商洽校园足球合作事宜,选派10名教师赴英国留学,引进德国、葡萄牙足球教练员12人到中小学执教。2017年7月,眉山市组织以色列、泰国、法国、摩洛哥、英国、新加坡、乌拉圭等八国邀请赛,聘请德国教练员对约旦、伊拉克等15个阿拉伯国家的60余名教练员进行培训。加强中小学校与俱乐部、专业足球学校合作,聘请专业足球教练员、运动员到校执教。

10.足球后备人才逐渐成长,成都市、德阳市、凉山州等9个市(州)分别组队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遴选多名学生赴西班牙、英国等参加足球短期培训。江油一中高中女子足球队获全国总决赛第3名;成都十八中获中国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4名;武警警官学院获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冠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亚军;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获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季军;成都体育学院获中国大学生女子校园足球联赛第六名等。2017年9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上,成都双流棠湖外国语学校男队、成都十八中高中女队、成都体育学院女队分别获得全国对应组别第二、四、六名。

二、校园足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能回避的是,四川省校园足球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对开展校园足球的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对中央和省上的校园足球工作文件学得不深、理解不透、就事论事,忽略了改革创新的主旋律,忽略了小足球、大教育的问题;二是校园足球师资的数量还严重不足,教师的足球专业教学水平也还不高,广大学科教师还没有有效参与到以足球为载体的育人活动中来;三是校园足球的场地设施还有待完善,由于2016年“问题跑道”事件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四川省暂停了学校运动场、足球场建设,至今还等待国家出台最新的国家标准后恢复施工和规划,以逐渐改善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满足足球教学、活动、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三、四川省校园足球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牢固树立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理念,着力推广普及

一是深刻领会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孩子在赛场学到什么,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根本是为了育人。孩子在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和赛场上,他们将学到公平竞争,公开竞赛,阳光运作,团队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中国的未来就是这样光明。那么多孩子踢足球,将来他们会成为什么?他们将会主要成为会踢球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一大批建设者和劳动者,当然他们中也会有一小部分成为有扎实文化根基的优秀足球运动员。这就是校园足球,更是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

二是继续做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普及。目前,四川省已有1272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加上作为试验区的成都市和作为试验县的三台县、通川区等县区的中小学校,总共有超过2000所的学校能经常组织校园足球教学、活动、训练和比赛,按平均每所学校1000人计算,经常参与足球运动的中小学生已超过200万人。进一步发挥好试验区、试验县和特色学校在区域范围内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和鼓励更多学校、更多学生参与足球或其他体育项目,推广普及足球文化,发展学生足球社团,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

三是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督查和指导。2018年四川省将组织专家对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单位开展评估验收,省级校园足球专项经费补助的总体思路也将作相应调整:2015年批次的特色学校,评估确定为“特色示范学校”的给予以奖代补,对“特色达标学校”“特色创建学校”停止补助。2016年和2017年批次的特色学校继续按原标准给予补助。

2.进一步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推进普及与提高协调发展

一是不断推进教育体育深度融合,不断加强与各级足球协会的协作,鼓励各地成立各级校园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协会,并加入当地足协作为会员单位。不断构建和完善青少年校园足球课余训练机制,要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遴选有足球运动潜质、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进一步提高校园足球运动水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运行和经费”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各地校足办和足协建立学区级、县(市、区)级、市(州)级和省级“满天星”精英训练营,选拔区域内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利用课余、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和比赛。省校足办将从2018年起,组织各市(州)“满天星”精英训练营的优秀学生或选拔的最佳阵容定期开展训练。

二是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普及性竞赛和选拔性竞赛两条腿走路的机制。对应教育部确定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普及性赛事即现在开展的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国省市县、大高初小”四层四级赛事,小学设甲、乙和混合组三个组别,初中设甲、乙两个组别、高中设一个组别,高校设高水平组、校园组、高职组三个组别。选拔性竞赛将以县(市、区)、市(州)区域内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联合组队为参赛单位(大学以学校为参赛单位),通过校园足球“满天星”精英训练营、各级最佳阵容等方式参加竞赛,层层选拔出市(州)级、省级最佳阵容,以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

三是继续严明赛事纪律,以赛育人。随着赛事活动的更加丰富,赛事纪律将更加严格,要求各级赛事主办单位务必要健全赛风赛纪监督、检查、问责等制度和措施,对违纪违规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惩处一起,同时要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坚决防止、坚决杜绝校园足球竞赛中弄虚作假、“假球”“黑哨”等行为和现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校园足球竞赛环境。

3.进一步发挥高校龙头作用,打通特长生成长成才通道

一是加强校地合作发挥高校智力支持。2017年10月23日,“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与指导中心”在成都体育学院挂牌成立,中心将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研究和完善四川省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教师和教练员培训体系,指导全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工作。同时,教育厅也已初步规划,分别安排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分别承担小学、初中、高中省级最佳阵容的选拔和集训工作。

二是打通足球特长成长成才通道。按照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总体规划,四川省将在“十三五”期间建立20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017年12月20日至23日,四川省聘请河南大学、重庆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的5名专家教授专程来川,根据《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建设综合评估标准(试行)》开展了现场评估,评估认定了首批四川大学等10支高校男女高水平运动队,教育厅将给予总量160万元的专项补助。预计这10支队伍2018年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足球专项招生、特长生单招等途径将招收全省足球特长生400余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还将加强与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合作,全省科学统筹布局,积极建设足球项目生源基地,有序扩大足球特长生招生规模,打通“爱踢球、踢好球、成绩好、品德优”的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各市(州)也将启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探索建设校园足球基地学校,允许基地学校跨区域招收足球特长生,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

4.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快四川省青少年校园足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共享丰富的校园足球教学资源,利用各级校园足球赛事管理系统,全面实施校园足球队、教练员、运动员注册管理,加强参赛运动员资格审查,准确记录学生校园足球活动历程,自动生成学生成长档案、赛事记录和获奖证书,相关材料和记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二是深度挖掘和建设校园足球文化,灵活开展校园足球队旗、队徽、队服、队歌等设计比赛,定期开展校园足球摄影、摄像、征文、手抄报、专题评论、歌曲创作等文化主题活动。加强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宣传推广,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联系、组织媒体宣传报道校园足球活动,积极做好校园足球赛事和文化的宣传推广传播工作,扩大校园足球的社会影响,营造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特色学校四川省足球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基于GIS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