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多情世界 享生命精彩
——苏教版八(下)第一单元拓展阅读

2018-03-29 01:56蒋俭学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深巷茅草蝉声

蒋俭学

路来森

杜怀超

郑玉超

本期主持

蒋俭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助学寄语

同学们,初初与你的每一次相遇,都会是美丽的,因为我们又要一起打开书本,开始阅读精美的文章了!

本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的关键词是“咏物抒怀”。“咏物抒怀”是文艺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托意于物)。大千世界里,风花雪月、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作者寄托情思的对象。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进入我们的视野,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湖中,就能泛起阵阵涟漪。我们欣赏着,赞美着,感慨着,惆怅着,沉默着,思考着……于是,我们的心头便涌起了诗情,我们的笔端便流淌出哲学的情思,这也许就是本单元课文创作的缘起吧。

那么,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又应该怎样阅读这样的美文呢?初初有几个建议:

1.细读有生命力的语言。在阅读中揣摩精美的语言,看作者怎样描绘高傲的海燕、挺拔的白杨树与灿烂的紫藤萝。

2.善于联想与想象。把握好写作对象与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间的关联,适当地进行联想与想象,能更好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志趣与人生态度。

3.学会有深度地思考。有人说,每个人所读的书,决定了其格局的大小。我想,这句话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思考。“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徜徉在经典的美文里,思考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精彩,也能让我们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深巷有蝉声

路来森

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方不虚此生,言下之意,“夏听蝉声”,乃人生快事之一也。

确实如此。夏日蝉声,怎么听都好。

不过,位置和角度不同,其情味却也有些不同。

比如,林边听蝉,树木密集葱茏,夏蝉云集;一蝉鸣响,众蝉呼应,此起彼伏,阵阵如雨,所以,我们就素以“蝉雨”二字来形容之。“蝉雨”二字,真好,不仅不给人一种聒噪感,而且还送人一份清凉透爽、温润熨帖的快意。而深巷蝉声,则别具一份情味。

深巷,如今在乡村已经很少见了。但在从前,大凡比较古老的村庄,总会有几条幽深的长巷的。巷子极其狭窄,勉强能通过一辆小推车,能两人并行,若然有一人牵一头黄牛走过,对过的人,就必得蹩身闪开。地面上,通常铺满青石板,经年的岁月摩擦,青石板变得光滑、明净,散发着青莹莹的光;巷子的两边,住户对门而居,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庭院,庭院内栽植着几棵树,比如,一棵梧桐,一棵枣树,一棵榆树,或者一棵其他的什么树;若然是百年老户,通常是老宅苍苍,老树苍苍,庭院古意盎然;夏日里,老树婆娑,枝叶纷披;地面,绿荫匝地。

一到夏天,庭院中的古树,就落满了蝉。

若然你站立巷口,蝉声响起,小巷幽深,那蝉声蜿蜒而出,即如溪水潺潺,正顺着青石板潺湲流淌而出。蝉声,有一种婉约、杳渺之美。顺着巷口,向小巷深处走去,一路行走,一路蝉声,蝉声并不密集,疏疏落落,那份疏落,自生一份悠然的闲适;有时候,一蝉独鸣,如古筝独奏,嘶嘶悠悠,那份吟唱,便不免生发出一份地老天荒的苍凉感。

那时候,我们家的庭院,居于一条小巷的右侧。

庭院中,栽有三棵梧桐树,每棵梧桐树都有一搂抱粗。枝枝杈杈,伸展开来,几乎遮蔽了整个庭院。蝉,似乎特别喜欢栖落梧桐树;蝉盛时节,梧桐树粗粗细细的干枝上,都踞满了蝉——满树熙攘。

中午,我喜欢拖一领草席,树下乘凉、午睡。人躺在草席上,难以立即入睡,便欢喜地仰着头,看树上的蝉,蠕蠕而动,听树上的蝉,阵阵鸣响。蝉的鸣叫,是极有规律的,总是一蝉鸣响,众蝉呼应,叫一阵后,就缓缓地停止下来,进入一种近乎死寂的状态。如此循环往复着。有时候,也会出现仅仅几只蝉鸣响的情况,那声音,就特别嘹亮而悠远。

多年后,我读虞世南的《咏蝉》诗,其中“流响出疏桐”一句,真真是让我大有会意。

圆月的夏夜,晚间,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在庭院中纳凉。

梧桐,枝叶疏朗,月光透过树枝间的缝隙,落在地面上,斑驳细碎,迷离醉人。皎洁的月光照在树上,则时常惊得树蝉哗然鸣响。夏夜,幽静而深厚;老院老宅,苍茫而古旧;蝉声哗然而响,就格外地响亮、惊人、拥挤,仿佛角角落落、旮旮旯旯儿都是蝉声,蝉声弥漫庭院,无处不在。

姚合《闲居》曰“满宅是蝉声”,真真不虚也。刘沧《寓居》诗中,有一句曰“古槐深巷有蝉声”。我觉得,刘沧似乎对生活缺乏切实的认识,因为,蝉是很少落到槐树上的;不过,我喜欢“深巷有蝉声”几个字。

深巷、蝉声两个意象,诗意饱满,让人生发一份怀旧的情绪,让人生发一种对本色乡村生活的向往。

哎,从前的深巷,从前的蝉声……

(选自2017年第8期《杂文月刊》)

《海燕》和《深巷有蝉声》展开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面。《海燕》是海上慷慨激昂的交响乐,《深巷有蝉声》是月下的小提琴协奏曲。高尔基笔下高傲的海燕与路来森笔下诗意饱满的蝉声,都让读者回味。阅读时,可比较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多诵读,揣摩语言的魅力。

1.请试着赏析下面句子中蜿蜒一词的妙处。

若然你站立巷口,蝉声响起,小巷幽深,那蝉声蜿蜒而出,即如溪水潺潺,正顺着青石板潺湲流淌而出。

2.“深巷、蝉声两个意象,诗意饱满”。结合文章,说说怎么理解这里的“诗意饱满”。

白茅

杜怀超

白茅,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有线形锯齿状的柔软叶子,边缘有锋棱,形状如矛,这大概就是白茅的来历吧,也有称白茅为白茅草、地筋等。白茅开花,白色羽状花瓣,“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这就是她经典的草根形象,贴着大地贴着村庄,和农人一样素朴、野性。我见过白茅开花,她的孕育就像女性十月怀胎分娩,充满生命的质感和幻灭感,每一个鼓膨膨的茅芽里,都孕育着一撮乳白色的棉绒似的茅花。阳光一照,花穗就吐出来了,像棉花一样,一种发自生命的温暖弥漫着。可是这钻石般的温暖,承载在一棵风中随时倒伏、性命随时终止的野草身上,这不能不给人沮丧与绝望。茅花的最终,还是要面对虚无。生命本身就是充满着巨大的虚无。我在一则资料上看到,白茅又称完美杂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恶毒的十种杂草之一,罪证就是她会侵占土地和森林,毁坏农作物,破坏本土植物,颠覆生态系统,并且很难被杀死。就是这样的杂草野草,居然在大地上生长着,号称完美杂草。《召南·野有死麋》曰:“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卑贱至极的茅草,竟然是爱情的见证,男欢女爱,美好在那柔软与纯洁的情愫之中。《邶风·静女》里:“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古人还用赠送白茅的方式,在至真至纯的爱情画册上来表达爱意。

茅草,是卑微里的高贵。萨特说,存在就是合理的。是的,白茅,就存在于萨特的哲学世界里。你看她喜阳耐旱,生于路旁、山坡、草地等,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出生地。她分明就是大地的野孩子,难登大雅之堂,天生就是卑微。她的形象也颇令人担忧,茎叶细弱,遇风就倒,可是谁能被她的外表柔弱所迷惑?卑微里居然暗藏着祸患和风险。她只要一倒地就立马变得刚强,每节草茎都能长出根须。无论多么干硬的土地,都能将根深扎进去。这就是她又叫地筋的原因。柔软无力却暗藏着铮铮铁骨。倒伏,是为了更好地生长。我们该为她的生命讴歌还是鄙夷她深邃的城府?一棵小草都暗藏着机锋与隐秘,那么,那些口蜜腹剑、明枪暗箭之类的词语指向人类自身,已经不足为过了。

这个白茅的筋骨,锄头是知道的。锄草时,锄头口总是能感触到根须与铁器纠葛剥离的啪啪声,她那紧抓土块的根茎犹如混凝土中的钢筋,将锄头磕碰得间或发出刺耳的声响。这种抵抗使得我们看到了锄头的脆弱。每次锄草后,父亲总要在磨刀石上,把锄头细细磨砺一番,因为那口明显地钝了,甚至卷折。可气的是,被锄上来的茅草根,置于马路上,居然可以起死回生。一场雨后,你再看,白茅已经又吐出尖尖的芽。虽然一部分茎似乎还是那么枯黄,可就在这枯黄的保护色里,根系已经悄悄地扎下。

多么善于伪装的野草!更大的伪装还在于她的名字。名字中的“白”,并不是指她那白皙的皮肤,而是来自霜后的色泽。白茅一旦进入秋天,就开始枯黄。只有经霜后的茅草容颜才惨淡寡白,间或还有一些黄色黑色斑点。我猜测这是白茅生命最后的样子。因为冬天的白茅,在大地上颓废、坍塌,不堪一击,就那么横七竖八地倒下,杂乱无章,完全没有那股坚强与挺拔,全然没有了春夏之间的磅礴气势,这也不禁让人感受到轮回的力量谁也无法抗拒。可是,如果我们要是被白茅这样伪装的可怜状所悲悯,那就错了。春天一到,你看她又从地里冒出来,箭镞般,钻出坚硬的地面,绿得比谁都凶,都狠。更加怪异的是,无论白茅如何繁盛、碧绿,始终没有一种动物愿意亲近她。在大地上她是孤独的,也是无人问津的。是味道苦涩还是难以消化其内部的坚硬?白茅唯一的伙伴,就是她的天生死敌——火。火对于她来说,是纪念碑,也是墓志铭。

燃烧——这是我解读茅草的一种路径或者通道,也只有从燃烧中才能走进白茅的世界。烧柴,茅草是上上之选。农人说,与其他野草相比,它个高,生长密集,受烧,火力旺。因此,经年里,茅草们无法等到风扫落叶时分,总是在生命的半路上就夭折于农人手上,在青涩里被点燃。当茅草在升腾的火焰中时,发出呼啸般的声响。

人类与草类的关系,按照庄子所示,确是天人合一的关系。茅草,纵然在动物的目光之外,也总是要和人类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猪马牛羊们拒绝茅草,但人类没有拒绝。在大地的野草埔上,人类又拒绝多少野草们的献身,直至灭绝。在乡村生存册页上,这些草们,是神明,只有她们,始终靠近和庇佑着民间的日月。生,如此卑微,死,却铿锵贞烈。

(选自2017年第1期《厦门文学》,本刊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请判断出下面诗句中出现的一个错别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茅草,是卑微里的高贵。”请简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行走的芦苇

郑玉超

春风刚吹起的时节,家乡的芦苇就悄悄地,从河岸上、沟渠边,甚至荒野酥软的泥土里探出头来。起初,并不急,像是选手竞赛前的热身,慢慢地攒着力量,蓄势待发,才过三五日,就一个劲地猛蹿,齐崭崭长高了许多。

小时候,卧在沟坎上,将耳朵紧紧贴着嫩小的苇尖儿,我静静闭上眼,努力去听它拔节的声音,可惜不曾听到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的蒹葭,就是芦苇,在古代它有着如此唯美的名字。这让我遥想当年,那秋风里飘摇的或乳白或粉红或淡青的苇花,它正摇曳着婀娜的身形,从历史的尘烟里悠悠走来。

芦苇是有腿的,会行走。它经春秋、历五代,跨唐宋、走元明,踩着晚清、民国的车辙,纵横八万里,捭阖五千年,一路走到了今天,似乎一刻也没停下过脚步。仿佛,在芦苇的心中,没有抵达不了的地方。

然而,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真正懂它。

30多年来,我一直以为芦苇只是像我一样的乡野鄙夫,生长在乡村,喝着乡间的河水,枕着乡间的土地,与繁华的都市无缘。

那个女人飞走时,柳红才三岁,现在已经没有一点印象了,只模模糊糊地记得当时她和苏秋琴、苏石在一起玩,苏家的院子里坐着苏长河,他就像一座石佛似地坐在地上,两只白煞煞的眼睛空空洞洞地望着南天门,一动也不动。他已经坐很久了。柳红看他空洞的眼眶里慢慢地流下了眼泪,她忍不住走到他的跟前,用小小的双手抱住他大大的脑袋,抱得紧紧的。

直到十多年前,我去省城出差,会议的地点位于古都南京的西北角。出了中央门汽车站,我换乘公交车前往。到了大城市,我一般选乘公交车,诚如著名作家王太生所言,“剧场与菜场,一个雅,一个俗;一个官方,一个民间。到一个城市去,我喜欢留意那里的剧场和菜场,剧场上演人生百态,而在菜场,更容易打量一个地方的鲜活生活。”

在我看来,公交车雅俗兼具,像剧场也像菜场,从中可以窥见人生百态和世间冷热。

车走车停,我倒忘了身边的世界。那一刻我静静地坐着,隔着玻璃,浏览车窗外的风景。突然,我的目光被深深吸引住了,驻留在一处深秋的风景里,那是一簇簇抱成团的芦苇,生长在路中央水泥圈定的浅池塘里。

那一闪而过的风景莫名地感动着我的心。

那几簇芦苇,正扬着花,在秋日的余晖下,随风飘摇。远离了乡土,没想到芦苇依然恣肆地生长着,那叶片,那个儿,那花穗,与乡下的芦苇比,毫不逊色。许是进城有些时日了,朴拙的颜色已完全融于城市中了。

我想起了余光中老人的那首《乡愁》。那些枝叶葳蕤的芦苇,不知是否也和游子们一样,故土难离,念念不忘曾经远在乡下的家园呢?

芦苇的家园啊,是和水土紧密相连的地方。

多少年前,三闾大夫屈原投身汨罗江。如今,每年端午,人们包粽子,苇叶飘香,便是以芦苇特有的内涵纪念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芦苇的情怀是厚重的,深沉的,博大的。别看它身形瘦削,可它的根系往大地深处钻去,紧紧匍匐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它经得住狂风暴雨,决非墙头草,风一吹就倒,也不像苦菜、拉拉藤等野草,手一拔即起。它从不张扬,乡间常用它来修缮房屋,压在黛青色或橘红色的瓦片下,也和茅草一样,默默地大庇天下寒士。这让我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始作俑者感到悲哀,不讴歌它的高洁倒也罢了,何以心存敌意,费尽心机来诋毁?

在国外,人们对芦苇的崇拜也有时日了,中空挺拔的芦苇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纯洁的少女。

在非洲南部君主制小国斯威士兰,每年八九月间都要举办传统的芦苇节。节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女们身着简便服饰,甚至腰胸和下身只围少许遮羞布,她们手持芦苇,聚集在王宫附近载歌载舞,纵情狂欢,来表达对王后的崇敬之情。

千百年来,这些行走着的芦苇啊,附着了人们太多的情感。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在他的《思想录》中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这个比喻很贴切,充满一种禅意,也有着矛盾和对立。《诗经·秦风》里的《蒹葭》关于芦苇的描述,也给人生命的震撼。可见,对于芦苇而言,它一直是有情感、会思想的植物。

如今,沿着小城边的河岸漫步,我又一次将目光投向芦苇,那是令我尊崇和敬重的芦苇。夕阳下,我仿佛听得见它内心深处的声响,那是对生命的呼唤……

(选自2017年第9期《火花·综合文艺版》,本刊有删节)

将目光投向紫藤萝,将目光投向芦苇……自然万物会向你诉说,会给你勇气与力量。

《行走的芦苇》中的芦苇是有情感、会思想的植物。阅读时,大家要学会思考,去倾听它内心深处的声响,去感受它生命的呼唤,学会在阅读中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读出文字的温润质感,读到生命的精彩与厚重,这样的阅读才是有品质的。

1.有人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文中又说:“芦苇的情怀是厚重的,深沉的,博大的。”对于这两句话,你是怎么看待的?

2.选择你身边熟悉的一种事物,为它写一段文字。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②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曰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选自《古今文赏》,王充闾、毕宝魁选注,万卷出版公司2016年版)

【注释】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本文出自《列子》。阅读《列子》一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夏末周初交替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哲学、神话、音乐、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在书中都有形象的表现。《九方皋相马》作为其中一篇,通过浅显易懂、饶有趣味的故事,反映了精微的哲理。

1.翻译句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2.说说你从“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猜你喜欢
深巷茅草蝉声
蝉声阵阵 毛猴驾到
金陵葫芦张 匠心藏深巷
蝉声
蝉鸣
坐在风中
到山上住间茅屋
深巷
茅草
傍晚
蝉声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