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新闻的几种写作方法

2018-03-29 00:20
传媒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科技类独角兽新闻报道

黄 红

(上海市松江区新闻传媒中心,上海 201620)

科技新闻(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报道的对象主要为科技活动、科技成果和科技人物或其他参与科技活动的主体。科技新闻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科技新闻指成果性科技新闻与自然事件性科技新闻。广义科技新闻包括一切与科技活动有联系的新闻。

科技新闻记者一方面要经常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向和水平,注意及时跟踪报道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另一方面还要从广大读者的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讲述方法,向人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同时要注意挖掘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除“硬”成就之外的“软”信息,关注科技进步中的人文情怀。本文将结合案例,试论科技新闻报道中的几种写作方法。

一、案例+数据+大政策背景

传播是新闻的活力,是新闻生命力的实现,是新闻的作用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产品必须传播出去,让最广大的读者理解并接受,才算是完成了它使命。科技新闻当然也需要增加传播力,让读者理解并接受,让读者在报道中真切地感受科技发展的成果,并理解这些成果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背后的社会原因和历史逻辑,甚至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要想实现这样的传播效果,具体而细化的典型案例必不可少。

例如,一个城市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不错,新闻报道中如何将这一成绩讲清楚、写明白?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新闻奖二等奖获奖稿件《上海“独角兽”养成记》或许可以我们提供一些学习经验。这篇由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胥会云撰写的通讯,开篇便从位于上海临港的一家深海高科技公司开始讲起,讲述了它成立短短3年,就成为不少投资人眼中未来可能的独角兽企业之选。记者通过以该企业案例作为切入口,向读者阐明了“科学家+企业家的组合”这一企业发展壮大的新模式,并由企业负责人之口,告诉读者,技术上足够创新和商业运营上可持续,这是独角兽企业应该符合两个标准。案例既符合主题,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值得学习。

案例之外,如何再次提升?在这篇稿子里,记者还配上了相应的数据和图表,形象地呈现了上海独角兽企业行业分布情况、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等大数据,以此来向读者展现全行业层面的现状和趋势,为读者进一步思考提供了依据。

笔者注意到,不少地方媒体在撰写科技类新闻稿件的时候,也许是出于追求新闻本地化、区域化等原因,大多只注重于事件本身的报道,主要笔墨多集中于成就的数字最大化,在标题和正文中都更加着重突出甚至夸大成就本身,以宣传该成就在全国甚至全球的领先地位。在对于分析、阐释成就背后的逻辑时,缺少冷静的思考和大数据的提供,因此,成就的报道显得视野狭隘、浮于表面,缺乏可读性。

此外,第一财经日报的这一篇稿件,在文章行将结束时,还提到了当时刚刚召开不就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暨张江科学城建设推进大会,以市委领导在会议上对科技创新的相关要求作为全文结束,为文章的读者和科技创新主体传递出了关于行业发展的未来信号。全文案例精准、层次分明、数据详实、政策明确,新闻要素齐全又具有可读性和思考性。

二、场景化描写体现“高大上”

日常新闻采写任务繁重,不少记者在拿到科技类报道选题时,往往急于求成,直接使用相关文件或者对方提供的简介材料、新闻通稿等进行删减、堆砌、拼凑,最后出来的成稿往往只是在词汇、语句上追求“高大上”,以为读者传递“这项成果很厉害”的感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缺乏真实的体验、观察,文稿中自然也就没有具体生动的描写,读者读罢文章,感叹一句“不明觉厉”。新闻报道肩负着为读者答疑解惑的职责,怎能让人云里雾里?所以,科技类新闻报道的写作,记者应该善用场景化的写作手法,化“高大上”为“接地气”。

2017年,全球最大无人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首次用上国产软件系统,让国人振奋,令世界瞩目。如此高端成就怎样才能让读者清晰理解?2017年12月12日的《新民晚报》发表了题为《装上中国芯 拥有智慧脑》新闻稿,开篇就为读者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码头不见人影,硕大的集装箱被全自动桥吊或轨道吊稳稳抓起又放下,精度达毫米级;无人驾驶的自动引导车往返穿梭,把货物准确送入堆场,导航员是地下预埋的60000多枚磁钉。这里是两天前开港的洋山四期,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简单的场景描写,为读者展示了无人化码头的工作现场,在读者已经有了形象的感知后,后文再一一讲述这一番无人化场景是如何凭借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得以实现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番生动的描写,是总结材料中无法复制而来的,一定是记者在码头现场蹲点,仔细观察,详细了解采访后得来的第一手材料。

同样,在报道上海市松江区如何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这一选题时,东方卫视记者为了向观众讲明白究竟何为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运行原理是什么时,就巧妙地以用户下订单、系统接订单的形式来进行比喻,在片子的开头拍摄了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全流程定制互联工厂生产线工作的场景,展现了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下单,工厂接到指令,随即进入流水线排产、检货、装配等步骤,同时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系列步骤。简单、直白、形象的场景,为后续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科技创新中的人文情怀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离不开人,人文关怀让科技更有温度。在科技类新闻报道中,采访写作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科技成果本身,成果背后的历史原因、社会变迁、城市发展以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值得挖掘,值得倾听,值得记录。

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举行,《光明日报》在报道上海主会场系列活动时,就另辟蹊径,将聚光灯对准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长阳创谷”,挖掘了这一片双创街区背后的历史。《老厂房上演新故事——来自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上海主会场的观察》一文,首先描述了老街区的斑斑锈迹,告诉读者这里记录着百年工业文明的过往。随后发问,“一年一度的全国双创周,为何要将主会场选在一个老厂房?”,以此开始展开阐释当地政府部门如何城市更新里的“双创”机遇的一系列举措和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所取得的成就。本是一篇活动类新闻稿件,记者通过追忆城市发展的过往,关注双创热潮中的人文情怀,为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带入了历史的厚重。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在众多新闻报道中,笔者注意到了《新民晚报》一篇只有600余字的小稿子——《“首飞,我打99分”》。文章虽短,但已包含了4个故事,见人见事,颇为感人。第一个故事关于总设计师吴光辉和首飞机长蔡俊,二人紧紧拥抱,体现首飞的意义,蔡俊为自己的首飞打出了99分,则体现了民航人不骄不躁、追求卓越的谦虚作风。第二个故事关于一群操着四川话口音的民航人,他们来自成都航空,是C919的“同门师兄”,专门赶来见证历史,可见C919的广受关注。最后两个故事分别是35年前“运十”飞机的总设计师,头发花白的老人程不时和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老钳工胡双,记者刻画了两人在现场热泪盈眶的深情,展示了人们对C919首飞成功的自豪感。全文不足千字,人物形象丰富,涉及面广,语言简单,情感流露让人动容,可见记者在重大科技新闻现场即时捕获新闻素材的功力,也是在科技创新成果报道中关注人的情感的一次精彩样板。

科技类新闻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种类型,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成果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必将加快。这对于科技类新闻记者来说,素材越来越丰富,要求也越来越提高,人们对于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的关注度也会越来越高。做好科技新闻报道,除了及时播发事件动态之外,记者还应该努力在科技新闻中如何传递更多的技术之外的、引人思考的信息。

猜你喜欢
科技类独角兽新闻报道
月度荐书单
寻找独角兽
它就是独角兽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遇见独角兽
认不出了
入围2016 IDEA金银奖的18款科技类产品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我国食品科技类高影响力期刊近年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