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03-29 11:30苏和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滁州集团化职业院校

苏和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滁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2013年由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整合滁州市区域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统筹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全面就业和创业;搭建滁州市区域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课融合的平台,深化教育教学,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提升服务能力;把滁州市区域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和职业院校的教育培养统一起来,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2013年由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滁州地方职业教育集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担任理事长单位,有31家企事业单位担任副理事长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柱梁任理事长。成员单位主要有15所院校、与学院开设专业相关的企业86家、行业协会5家及滁州本地科研机构3家。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设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秘书处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滁州职业教育集团下设院校合作委员会,根据滁州地方经济六大支柱产业及院校开设专业情况现在设有七个专业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五年来取得可喜的成绩。

一、滁州职教集团化办学的成效

(一)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滁州职教集团加强集团成员单位的相互联系,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职业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增强,校企合作得到有效促进,实现了集团化办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德资企业博西华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为滁州职教集团化办学起到了示范作用,校企合作十九年来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合作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举办冠名班,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如博西华班、长电班、德力班、全柴班等企业冠名班。对整合企业资源促进校企合作起了积极促进作用。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紧密联系地方企业,通过各专业委员会进行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形成高效的产学合作办学体系,努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二)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更好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主要靠“双师型”专业教师,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已经是各职业院校发展一项重要工作,现在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师的,因此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弱,而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各职业院校加强“双师型”培养已经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各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平台,2014年、2015年暑假集团组织计算机、机械、汽车和机电专业课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安排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一对一进行指导,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几年来滁州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提高了滁州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积极开展院校间合作努力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

滁州职业教育集团根据滁州市地方产业布局及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对全市各县(市)区职业教育中心发展的重点专业布点进行统筹规划调整,力求各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都各有发展重点,相互发展的重点专业不重合,改变过去各职业教育中心没有发展中心,开设的专业多而全但没有特色。积极推行在全市职业教育院校中教师互聘制度,努力实现师资资源共享机制,这样给全市各院校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另外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大胆尝试资源共享机制,努力实现专管共用、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降低了办学成本。集团积极与县(市)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努力实现市级院校发展高职教育,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发展中职教育,集团协调同一制定五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分步实施教学计划,能够基本实现五年制(3+2)的中高职有效衔接。

二、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集团化办学整合滁州地方职教的资源,加强院校间、校企间的合作,提高滁州地方的职业教育质量。从2013年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组建发展已经五年,集团化办学实际与理想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滁州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得到了成员单位大力支持,但是集团成立后各成员单位对开展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壮大较为困难,职业院校积极性较高,其它成员单位重视度较低。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安徽地方集团化办学政策保障不足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1]。”2009年 2月,《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中再一次强调,“集团化办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2],提倡我国职业教育要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2012年,教育部又在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会议,而安徽省2016年10月31日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才出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皖教职成〔2016〕12号),这也是安徽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开始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滁州地方多数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积极性不高

滁州职业教育集团是由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滁州市地方其它职业院校、相关企业、地方科研机构组建而成,从滁州职教集团构成主体看出其合作层面上职业院校是处在主动的地位上。滁州地方相关企业对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长远发展关系理解还不深刻,导致多数企业只是以为了获得职业院校廉价劳动力为出发点参加职业教育集团,由于企业对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大多数企业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及实训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只有博西华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内部成立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双元制”教学的实践教学部分,配备多名实训指导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有步骤逐步实施教学计划,而其它多数企业都没有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与实践教学,多数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长远发展关系认识不到位。这些企业参加职业教育集团只是为了扩大企业知名度,企业缺少员工时到职业院校招聘员工,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的落实。

(三)集团化办学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像博西华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那样有规范职业教育资源比较少,大多数企业的设备技术力量都用在生产经营方面,没有投入建立专门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的设备及技术人员,又加上企业没有设立培训中心,因此校企合作企业大多数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他们在企业的职责中主要承担是招聘人才而员工培训只是一项附带工作,因此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在企业只是一项被动应付工作。职业教育集团没有组建体制,只是职业院校牵头把与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企业联系起来成立的,虽然制定了滁州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但是对集团成员的参与活动没有强而有力的约束力,同时又缺乏评估和激励机制,因此集团化办学还存在体制问题,导致集团成员单位参与集团化办学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滁州职教集团化办学迎来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好时机,过去几年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这样才能更好把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四、对滁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几点建议

(一)地方政府及时制定并落实集团化办学政策

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集团化办学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职业教育集团对各成员单位缺少约束力,集团成员单位企业大都追求经济利益缺少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集团工作表现出被动性,导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艰难。因此,在职业教育集团组建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制定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法律和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及行政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在尊重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对职业教育集团各理事单位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加强协调减少利益冲突,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各方共赢,确保职业教育集团各理事单位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集团化办学工作中来。

(二)协调创新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积极性

企业追求的生产效率、销售等业绩,职业院校承担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但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利益点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员工技能培训鉴定,这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给企业没有带来直接的短期经济效益,导致企业、行业对集团化办学积极性不高。地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良好外部环境[3]。另外职业院校积极主动加强技术研究,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用明天的技术培养现在的人才,为将来的企业服务,用自己实际行动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集团化办学中来。

(三)自觉规范集团化办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年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存在时间短、经验不足、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地方政府需加强管理和支持,同时院校要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大家都遵守章程,诚信合作,履行义务,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滁州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紧密联系起来,职业教育集团根据发展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集团化办学的质量。[4],努力提高滁州职业教育水平;积极发挥社会、网络的监督作用,政府、社会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监管,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和专业建设等工作,开拓创新、大胆尝试,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子,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模式、路径的研究,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 号,2005-10-28.

[2]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Z].2009.

[3]谭小燕.广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与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52-53.

[4]胡英芹.论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政策与制度保障[J].续教育研究,2011(6):37-39.

猜你喜欢
滁州集团化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滁州西涧》(草书)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陆黛灵书法作品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