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改进策略

2018-03-29 17:5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筑工程

薛 光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及重要性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在一些高校之中作为一门具有专业性质的学科,既具有工程学的基本属性,也包括了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是兼顾工程技术与行政理论为一体的综合型学科.它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包括投标招标、施工过程、施工验收、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这既与项目管理制度的构成息息相关,也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架构密不可分.只有构建起具有严密性、科学性的管理制度,结合具体项目具体特点选取合适的项目班子,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高效作业.

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四个方面,而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着重体现在这四方面上.不断地加强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并逐步调整、完善其各部分所占的结构比例,是实现建筑工程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1.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2.1 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花费在具体施工工作开展之前,进行合理的预算、分析、核查,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这其中包括对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实际成本三者的控制与管理,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直接挂钩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建立起以生产经营为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体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加强对人力成本、物质成本、材料成本等各方面的控制.例如,在工程投入运作之前,调查相关市场的收费情况,现阶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工费约为130~200元/平方米,设计费约为15~100/平方米,上交国家的税费约为总造价的3.3%-3.5%,根据这些实时数据控制成本,才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高效生产运营.

1.2.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涉及环境、材料、工序等多个方面,贯穿工程管理的始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人员管理的问题上,高水平的质量管理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并起到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针对施工材料的问题上,加强材料质量控制,选取具备出厂合格证明和材质证明的合格产品,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除此以外,也要掌握有关合格产品的具体数据,例如钢筋混凝土的重量为2200KG/m3,而素混凝土的重量则为2100KG/m3,干砂子的重量为1500KG/m3,而湿砂子的重量则为1700KG/m3.以此为依据确立材料需求,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

1.2.3 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贯穿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设计规划期、实际建筑工期、竣工完善期等多个内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应按照科学的进度来规划和实施,才能达到如期竣工的目的,更高质量的、合理的完成建筑工程的任务.设计规划是前期的基础性工程,依托于设计工程师的技术工作,以及投资商的资金投入,占据建筑工期的主导地位;实施建筑期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内容,这部分主要依赖外包工作,以及建筑工人的辛勤劳作贯穿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竣工完善期属于后期部署工作,主要依托于物业公司的管理,不需要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

1.2.4 安全管理

安全是维持一切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加之建筑业又是一个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与不稳定性的行业,存在许多无法避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维持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的必要前提条件.针对安全工作,必须要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之中,严格遵循国家指定的有关法规、市场形成的主要法则,保证墙面的尺寸符合相关科学定律以维持墙体稳定性,符合国家安全条例.例如墙面的踢脚板高度要在80mm-200mm的合理范围之内,墙裙高度不可以超过800mm-1500mm的规定范围等,这都是丰富的建筑经验积累下来数据与规律,具有十分可信的可靠性和依据性.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建筑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基础性行业,属于生产水平有限、技术水平不高的第一产业范畴,其特点是劳动力密集但经济效益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尽管现有的建筑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与发展,但大部分建筑行业之中仍延续着老旧的管理模式,这使得建筑工程长期处于一个止步不前的状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不相互契合.

2.1 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个合理的、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建筑行业发展的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单位不具备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缓慢、效率低下,人力物力得不到高效的应用.由于建筑工程的运营方式主要以承包方式为主,主导模式是以劳务输出为主,这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在合作群体之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没有一个严密的工程管理制度得以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便是有名无实,这就极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秩序混乱,各合作企业对接工作出现困难,使得合作效率低下,施工过程出现纰漏.

2.2 工程管理理念不科学

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技术的高低,而对于工程管理意识缺乏重视,除此以外,有关企业也缺乏系统的管理人员、高级专业人才,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能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对于建筑工程完善的重要性.很多施工单认为只要掌握熟练地施工技术,便可以完成建筑工程的目标,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尽管高水平的工艺技术能够赢得合作方的青睐,但这并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高效运行,反而易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混乱、不合理,建筑施工进程陷入困境等问题,使得经济效益的长期陷入低迷状态.

2.3 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对于职工素质具有高水平专业性要求的职业.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阶段,建筑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在不断地扩大与延伸,因此,建筑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大部分民众对于建筑行业的认识被传统观念的束缚,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认知水平还处在建筑行业落后的阶段,使得许多高素质人才不愿任职于建筑工程管理等相关职业,这就导致了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与不足.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缺乏理论知识与文化基础,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并不具备高级管理人员,也很难招聘到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型人才,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漏洞与缺失.

3 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工程中的工作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与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建筑行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建筑工程项目团队.不但要招聘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更要有计划的开展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培训,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学习,认真负责的完成岗位任务.通过完善奖励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除此以外,更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

3.2 构建高效工程管理制度体系

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也在随之不断变革,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需求.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得以稳定顺利进行的依赖性因素,对工程项目起到了规范与引导作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如工作程序、作业现场等,应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合理分工,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条理性、科学性.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现有的先进管理体制照搬照抄,而是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社会需求、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现状的、具有针对性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才能促进企业的进步,建筑工程的完善.

3.3 明确并强化工程管理理念

一个企业要确立正确的企业核心管理理念,并为之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促使企业的壮大.贯彻建筑工程的核心理念是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因此,确立一个适用于现阶段建筑工程发展水平的工程管理理念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由于时代的进步,人民思维方式的转变,工程管理的功能与价值已经逐渐被社会与国民所认可,在发展过程中更要强化这一理念,加强对于工程管理的推广力度与宣传力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对于现代化管理体系的认知能力,着重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运行的完善.

4 结语

现代化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建筑工程的进步与完善,它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生产环境的基础性产业,正因如此,这一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了社会与人民的多方面重视.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之中,要结合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需求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工程管理的调节作用与指导作用,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阻碍,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更快、更好的完成.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对促进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170-171.

〔2〕黎冠威.试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7):273+276.

〔3〕陈建华.关于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6(20):254+257.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建筑行业如何开展员工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