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斋放生:请客吃素爱生命

2018-03-29 23:44释宽见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吃素素食餐厅

释宽见

(北京天开寺,北京 102406)

在汉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中,以慈悲不杀生为根本,既延展出素食的特色传统,也延展出放生的民间习俗。因此,放生与素食,虽然外在行为方式不同,但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圆融无碍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关系。

奉斋放生——通过请别人(尤其是肉食者)吃素食的方式达到保护生命的目的,是大乘佛法精神的体现,其实质是对一切生命的平等慈悲。奉斋放生是在当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为解决传统放生遇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因此,它并不等同于简单地推广素食——虽然它达到了推广素食的效果——而是在引导人类如何正确对待其他生命这一具有哲学和伦理学性质的命题的层面,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努力方向——通过请别人吃素食的行为,培养双方对生命的慈悲心。

一、奉斋放生理念的缘起、内涵和价值意义

(一)奉斋放生理念的缘起

奉斋放生理念的提出,缘起于佛教界出现的放生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困扰,以及素食习惯在现代社会的遇冷。

放生本是一种培养慈悲心的修行,但近年来走入误区,引起社会舆论的诟病。清华大学蒋劲松教授曾系统地总结了当前放生活动中常见的七个弊端,即:随意乱放外来物种,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购买动物放生,容易刺激杀生黑色产业链;买卖野生动物,违反国家法令;大量放生,超过生态负荷,破坏生态平衡;不顾生物习性,误将生命置于不宜生存的环境;不注意动物检疫,随意放生可能传播疾病;不考虑他人安全,随意乱放有危险的动物等。

同时,与放生的社会热度相比,素食饮食习惯的影响力却非常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肉食的消费不仅给地球带来了环境问题,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健康问题。而在汉传佛教中传承千年的素食传统,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了。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讲过:“(放生)然欲一一如法,实难做到。是宜极力提倡戒杀吃素,以为根本解决之法……放生之举,事虽为生,意实为人。人若止杀,则固用不着此种作为”,“窃谓放生,原为提倡戒杀吃素,人若毕生吃素,便成不放之大放矣”。印祖深刻指出放生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放生本身,而在于使人类停止杀生。如果人类不再杀生,也就不必放生了。这一观点秉承了莲池藕益大师在《戒杀放生文》开篇的论述内容:“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吃素即是停止杀戮,是佛教净土宗祖师的一致观点。益西彭措堪布曾讲道,“最好的放生,就是我们能够放弃食肉,坚持素食,并且广泛宣传素食的意义,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吃素的行列里。吃肉的人少了,这个世界的杀戮就会减少,祥和之气就会降临,放生的目的也就圆满实现了”。

可见,素食乃是阻止杀生的釜底抽薪之法,而奉斋放生即是以请社会大众吃素的方式来达到彻底放生的目的,是对传统放生方式的创新。

(二)奉斋放生的内涵

奉斋放生,简称“奉斋”。

“奉”是恭敬奉献;“斋”采用了民间约定俗成的说法,特指“斋饭”,也就是健康的素食,同时,“斋”也有清净之意。通过请别人吃素的方式,实现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目的。

从佛教和社会的立场看,奉斋放生是传统放生方式的补充和创新;从生活方式的立场看,奉斋放生是从人类心灵开始的一场深刻而意义深远的素食革命。这场革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以奉送健康素食为媒介,丰富人们对一切生命和宇宙世界的认知,开启自我和他人的心灵成长之旅。

从理念、行为及其影响来看,秉持素食生活态度的人,有三重境界:第一,自己素食。第二,请别人吃素食。第三,宣传引导大家一起来请别人吃素食,达到人人都愿意请别人吃素、移风易俗的效果。

一般的素食推广属于第一、二重境界,奉斋放生则着重于第二、三重境界,尤其第三重境界,是奉斋放生所独有的。以大乘佛法菩萨戒的观念来看,个人选择素食属于“断恶”,即不杀害其他的生命;请别人一起吃素属于“行善”,即劝导帮助他人一起爱护生命;宣传引导人人请别人吃素的观念,属于“度一切众生”的菩萨精神,达到的是“大放生”的目的——通过推广请别人吃素的理念,用大爱之心,即慈悲,来唤醒社会大众的慈悲心、平等心,提升自他的生命观。

因此,奉斋放生活动以外的“请客吃素”为形式,重在启发、培养人们的向善之心,促进大众的人格成长。

(三)奉斋放生的社会价值

让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大慈大悲之心真正生发于人的内心,让慈悲通过请别人吃素食而不断地传递,这是奉斋放生不同于世间素食推广活动的核心价值——慈悲。同时,奉斋放生还兼具健康、环保、时尚、文化等多重社会价值。

奉斋放生的理念和实践弘扬了乐善好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是公益慈善行为,能够促进社会和谐,让奉献者得到社会尊重,传递正能量,形成健康的潮流风尚。奉斋放生活动可以满足大众祈福、传递爱心的向善需求,移风易俗。奉斋放生更能够鼓励和促进素食产业的发展。奉斋放生活动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尤其便于采用“互联网”的新方式进行推广,形成爱心互动。

总之,奉斋放生理念能够与现代生活方式产生多层面对接,把佛法的慈悲精神和智慧思想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中,传播正能量,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利益众生。

二、奉斋放生的途径和方法

奉斋放生把传统放生的集资买物放生的方式,转变为恭请社会大众(尤其是肉食者)吃素的方式,以达到彻底放生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奉斋放生为大家提供了开放的实践空间;不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操作方法供人们选择,而且欢迎大家贡献智慧,让奉斋放生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风景。

(一)个人参与奉斋放生的途径和方法

(1)请别人吃素

个人可以请家人、朋友吃素餐,地点、方式不限,尤其鼓励晒照片、写微文等进行宣传交流。个人也可以捐奉斋款到奉斋放生团,以资金支持奉斋放生团的活动,请陌生人吃素。

(2)个人可以申请参加奉斋放生团组织的活动,做义工承担具体的奉斋工作。

(3)个人可以申请组建奉斋放生团,带动有爱心的朋友们一起参加奉斋放生理念和操作的培训、举办奉斋放生活动。

(4)个人可以以受斋者的身份参加奉斋放生活动,接受奉斋者献出的爱心素餐。受斋也是奉斋放生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受斋和奉斋共同圆满了奉斋放生的功德。

(5)个人把奉斋或受斋的感受告诉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奉斋放生的理念,这是对奉斋放生的宣传支持。

(二)奉斋放生团的活动模式

奉斋放生团是奉斋放生活动的主办团队,简称“奉斋团”。奉斋团由义务工作者组成,是不隶属于任何素食馆、盈利性机构和个人的“第三方身份”,并接受人人奉斋放生推广中心的指导与监督。

奉斋放生团的主要活动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与素食餐厅合作

与素食餐厅合作,是奉斋放生团起步阶段的常见方式,其中包括几种模式:

A、社区化奉斋——奉斋放生团向素食餐厅附近的社区及特定群体发放奉斋劵,宣传推广奉斋放生理念,受斋者持奉斋券到指定素食餐厅凭券免费用餐,要求堂食。

B、网络+奉斋放生——奉斋放生团通过网络报名形式征集受斋者,受斋者凭登记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到约定的素食餐厅免费用餐,要求堂食(将来可以开发在工作日由外卖送到写字楼的项目)。

C、旅游化奉斋——与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联系,把一些团餐设在素食餐厅,餐费由奉斋放生团结账。用餐前向游客宣讲奉斋放生理念。

D、活动化奉斋——举办主题活动宣传奉斋放生理念。

(2)与各单位、机构合作走进学校、医院、企业等,开展奉斋放生讲座,推广奉斋放生理念。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性奉斋。

(3)鼓励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奉斋活动方式(鼓励积极探索其他可行的奉斋放生方式)。

(4)奉斋放生的社会宣传与推广工作。

三、奉斋放生的原则性问题

奉斋放生是一个新的理念,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原则性问题。

(一)奉斋放生与传统放生不是对立关系

奉斋放生理念来源于佛教,在推广过程中曾经遇到的最多的质疑是:倡导奉斋放生是否就反对传统放生?答案很明确:倡导奉斋放生并不等于反对传统放生,而是当传统放生方式遭遇当代现实困境时,奉斋放生提供出一种新的思路、一种突破困境之法。

(二)奉斋放生是纯公益活动,不涉及任何商业经营

奉斋放生是纯粹的公益慈善行为,不掺杂任何商业经营的内容。

在奉斋放生理念推广的过程中,有一些个人和机构希望借助与奉斋放生团进行合作而从奉斋活动中牟取商业利润,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奉斋放生的含义而产生的误解。为了使社会大众深入了解奉斋放生的非商业性质,奉斋放生管理机构特别发布了声明。从实际效果看,在发布声明之后,基于牟利目的的合作申请明显减少。

(三)奉斋不是“素食推广”,而是倡导“人人请客吃素”进行放生

奉斋从本质上完全不同于当前社会上常见的素食推广活动——这是在理解上非常容易产生混淆的地方——奉斋的根本在于放生,在于通过“请客吃素”影响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奉斋放生理念,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奉斋放生。如果人人都来奉斋放生,那就实现了印光大师所讲的放生的根本目标:没有人再为吃肉而杀生。因此,奉斋放生完全不同于一般素食推广所立足的健康宣传或者环保推动。

奉斋放生虽然客观上产生了给人带来健康、保护环境的效果,但这些只是奉斋的副产品,而奉斋的目的,是要救护生命免遭杀害。在奉斋理念的推广过程中,社会人群往往会误会奉斋就是推广素食,这成为奉斋放生理念宣传的重点和难点。牢牢把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根本宗旨,是保证奉斋宣传准确、到位的基础。

(四)奉斋放生是“请客吃素”,而不是“免费吃素”

奉斋放生的款项是由爱心人士捐赠的,由奉斋团负责采买素餐,奉送给有缘的社会大众享用,因此,这些素餐是有人付了费用来请客的,而不是“免费”的。厘清这一概念,有助于社会大众对于奉斋放生理念的认识和接受,避免人们把奉斋放生活动混淆为素食餐厅的促销行为而曲解奉斋理念。

而且,“请客吃素”更加突出了对受斋者的尊敬和礼貌,强调了奉斋者与受斋者之间的平等——双方共同完成了慈悲放生、健康环保等等多种功德。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接受请客是给请客者的面子,这样就避免了接受素食者的尴尬,更易于奉斋理念的推广。

(五)奉斋放生团是奉斋放生活动的主体

奉斋放生活动的主体,是独立于素食餐厅之外的第三方奉斋放生团或个体奉斋者。为了奉斋放生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奉斋放生的管理制度中规定:素食餐厅不可以身兼奉斋放生团的角色主动向大众募资用于本餐厅的经营。个别素食餐厅以“奉斋放生”的名义私筹资金只帮助自己的餐厅经营,一者违背奉斋放生的基本理念,二者这样的募资缺乏监督管理,出现问题会伤害爱心人士的感情、损害奉斋放生的理念,因此,这种现象不但不属于奉斋放生行为,而且被奉斋放生倡导组织所明确反对。

(六)奉斋放生活动不与具有邪教背景的组织机构合作

奉斋放生团乐于与具有相同宗旨的机构、团体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向社会传播正能量。然而,一些邪教组织和团体也将素食作为吸纳信众的手段,对社会安全及信众身心、财产等造成重大损害。奉斋放生活动绝不与具有邪教背景的机构团队展开任何形式的合作,绝不参与以传播邪教为目的的任何活动。

四、奉斋放生的推广和实践

2015年5月,第一个奉斋放生团——天开寺院奉斋放生团正式成立。9月初,笔者应广东东莞信众邀请,举办了第一场奉斋放生演讲推广,此次演讲的成功,促成了东莞奉斋放生团的成立。之后,笔者先后应山东巨野光明讲寺、广东梅州千佛塔寺、江苏同觉寺、河南少林都市禅堂、弘化社、河北秦皇岛绿生活基金会、北京松堂医院普贤莲社、动保网、江西青原弘济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及一些居士团体的邀请,举办了30多场奉斋放生演讲,迄今已有几十个奉斋放生团活跃在全国各地成立,海外奉斋也在马来西亚拉开帷幕。

奉斋放生活动感召了海内外众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很多人通过参加奉斋活动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在各地的素食餐厅、家庭、社区、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地,爱心人士经常举办奉斋放生活动,影响波及了全国多家寺院、放生团体、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17年5月,首届“夏至奉斋节”在广西南宁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奉斋放生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在为期一个月的“夏至奉斋节”期间,全国各地举办了几十场奉斋活动,不仅继续丰富了一直以来的奉斋实践探索,并且进行了可贵的创新,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非常好,为奉斋放生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

奉斋放生的理念和实践探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各界爱心人士所了解和接受,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奉斋放生理念体现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适应,也彰显着对于佛教价值观的传承和坚守。

猜你喜欢
吃素素食餐厅
TARENTUM萄木餐厅
LUNAR餐厅
城里的怪餐厅
吃素的猫
吃素就一定健康吗
吃素吃荤 互不侵犯
素食主义
西班牙科学家3D打印“素食牛排”
春季素食小菜
家居产品的“素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