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导致新闻编辑职业消失吗

2018-03-29 17:43史煜虹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工作者深度机器人

史煜虹 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

人工智能在新闻编辑上的应用最早是在2006年,加拿大的媒体巨头汤姆森集团在其旗下的金融公司尝试使用人工智能编辑财经类的消息,而后人工智能在新闻的多个板块得到应用。到了现在,人工智能撰稿在新闻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涉及板块之广,写稿效率之高都令人惊叹。

一、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有危机意识

笔者对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取代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持肯定态度,但并不认同人工智能会在新闻撰稿的应用上会被抛弃。

写作速度快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所以短讯编辑是最有可能被机器人完全替代的,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机器人写作存在着局限,像评论员文章、民生新闻等类型的新闻人工智能是无法胜任的。但能够预见的是,人工智能的出现,必将使那些新闻全靠上网搜的编辑人员就此灭亡。

尽管从收入上来看,新闻编辑工作者并不是一个高收入的职业,但同其他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一样,大量的新闻编辑工作者产生的人工费用是要高出人工智能很多的,所以机器人撰稿越来越受行业的经营者们欢迎。

并且不同于人类的是,人工智能可以每天24小时随时准备工作,有任何突然出现的新闻事件,人工智能可以最短的时间里搜集信息分析数据,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闻传递给受众,把新闻所要求的时效性诠释的淋漓尽致。

二、新闻编辑工作者不会被替代的原因

短时间里,人工智能能够替代的是短讯类的撰写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新闻类型。所以,机器人撰稿给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更加有内涵的内容。在数字媒体信息爆炸的环境下,网络上各类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有水平有内涵的优质内容往往能很容易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这是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所达不到的。

人工智能撰稿的诞生,并不是为了利用机器人来代替新闻编辑工作者,而是让新闻编辑工作者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工作效率,把自己从简单又耗时的基础编辑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内容的深度编辑中。

而人工智能诞生以前,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汇总,所以他们每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而人工智能则可以很好地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对有效的数据进行整合,这极大的提高了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从事人工智能所不能代替的诸如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告等工作,从这一点上看,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者更难以替代。

新闻编辑工作者无法同人工智能比拼速度,但是可以比内容的内涵与深度。

尤其是在深度报道上,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深入地了解事件,找到事件所反映出的本质,这样的报道需要有大量的实地考证和采访,也是目前人工智能完全无法实现的地方。相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人更擅长二次创造、实地考察还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所以深度报道是人类不会被机器淘汰最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由于人工智能撰稿存在局限,许多有关重要的赛事、社会热点的新闻依然要新闻编辑工作者亲自来写。还有深度报道、评论员文章等内容更复杂的新闻内容,人工智能就更不能和人类比了。

三、结论

新闻编辑工作者不必为了AlphaGo横扫中外围棋届而产生职业恐慌,在有规则限制的比赛中,人类确实无法和人工智能相比,但新闻这种带理性中有感性的复杂内容,人工智能是不能完全代替的,这也是新闻的魅力所在。

可以想象,未来从事体力工作的人都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一些被规则和条框限定的智力型工作也终有被人工智能超越的一天。新闻的编辑是有一定方法和规则的,所以也很有可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有很多类型的新闻是需要人性的思考的,也是我们要更加努力丰富的内容。

那些小看人工智能给整个新闻行业带来的挑战,没有丝毫危机意识的人早晚有一天会尝到盲目自大的苦果。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想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保证自身地位不受挑战,就要在新闻中体现出自己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人类智慧”。

人工智能没有机会去到新闻的现场,新闻编辑工作者要用更多的精力去体会人文情怀,并把这种人文关怀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写出更多有感情有深度的内容。

新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门艺术,它的诞生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很少有需要依靠物质的过程。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把新闻内容传递出去,实际上是把我们的思想意识通过媒介表达出来。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新闻编辑工作者才不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

猜你喜欢
工作者深度机器人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