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十三五”居民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简述

2018-03-29 17:5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十三五卫生

杜 爽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进入21世纪之后,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百姓的生活的水平也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进步,但是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传染性疾病仍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最为有效的控制;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病“大行其道”,成为“难啃的硬骨头”.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正是广大居民低水平的健康意识及匮乏的健康知识.一方面,在遇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老百姓不能采取恰当、快速的反应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作为蒙古族居住较为集中的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大市,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则已然成为诸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罪魁祸首.据报道,近年来,我国疾病死因的前10位中,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占了致病因素的44.7%[1],这说明现阶段我国国民往往缺乏一定的健康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求地方尽快、尽早的推动健康知识的普及,将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赤峰市卫生计生部门在完成国家相关目标、任务的同时,结合本地居民生产、生活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

1 相关理论

1.1 健康

健康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而发生不断变化的.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组织法》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健康”的范围不仅仅体现在身心上,还体现在人类在社会中是否能够处于安定、舒适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继续扩充“健康”范围,除了前面三个方面的健康外,还包括道德上的健康[2].

1.2 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有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的教育活动,来促进民众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使得民众将这些被动接受的知识主动转化为健康的理念植于内心,从而养成健康的习惯,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控制、尽早消除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3 健康促进

1995年,世卫西太区办事处在修订的《健康新地平线》中提出:“健康促进是指个人及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3]从上述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健康促进”包含了两层意思:个人内部的作用下行为的改变、外力引导下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发挥个人、家庭、国家、社会的整体力量,在尽可能帮助民众规避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的同时,尽其现阶段的所能提高民众健康知识的储备和健康水平,以达到社会整体健康状态的改善.

健康教育面向的对象是有长期不良健康习惯,亟需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人.而健康促进的范围除了用一定形式的针对这一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外,还会有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手段和方式支持,这就使它具有约束性、群体性,更加强调疾病的预防性和广阔性的特征,涉及了整个人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二者是互为基础、互相依存的关系.

2 存在的问题

自“十二五“以来,通过社会各界、政府各部门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不断投入,赤峰市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是服务机构的硬件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服务质量也有了长足的提高.但是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本地区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 认识与观念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主要突出体现在政企、相关医疗机构及具体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认识上.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普遍认为不管是健康教育还是健康促进皆归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支持较少;而不少医疗机构没有把社区卫生服务的位置摆正,认为其是占领医疗市场的手段或寻求医疗补偿的重要途径,从而只看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未来的长远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方面能省则省;大量的居民对健康习惯是否有利于未来健康存在疑虑,认为“有病就看病,没病无需管”,同时对什么是健康习惯也存在认识盲区;另外有很大比例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缺乏正确认识,即使小感冒也涌向大医院,生怕耽误病情.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守旧,健康知识陈旧,而且未能将服务观念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以适应居民的需求的提高,进而造成慢病防治、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等服务的开展往往流于表面,不能够真正的将服务脚踏实地的完成.

2.2 人员配备缺乏合理规划

赤峰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称偏低(多为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学历偏低(多为中专、大专学历)、健康知识老化、健康意识淡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技能缺乏.

2.2.1 人才配备失衡.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医疗人才大多数集中于二级及以上的医院、专科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而社区的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般年龄很小或者很大,学历普遍偏低,技能水平与前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导致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人员中级及以上人才缺乏,中坚力量不足,造成“人才不愿来、已来的留不下”的现状,最终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现今本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少专业对口的公共卫生人才的进入.不管是健康教育还是健康促进中体现出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及配比失衡,都造成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的举步维艰,使得现阶段赤峰地区民众的健康需求难以得到多维度的满足.

2.2.2 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匮乏.正是这一群体整体性的缺乏,使得健康促进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就调研结果来看在赤峰各地方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医生真正符合国家标准的全科医生并不多.现阶段各个社区的大部分医疗工作者主要从基层医疗单位转型而来,熟悉的领域的基本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居民的健康知识了解有限,从而导致基层的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2.2.3 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才的保障与引进机制不健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属于公共卫生范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非营利性单位,工作人员的薪酬、福利、职称晋升程序仍未有统一的流程和标准,想要完成工作更多的还在靠工作人员自身的奉献精神的支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符合现今市场规则的.这样的现状就会导致人员“有能力的留不下,无能力的消极怠工”的恶果.笔者认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人员不能够深刻认识到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服务意识的淡薄是造成现状不乐观的重要原因,但不能忽略的是医护人员职称相对较低,薪酬、福利水平也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在职称晋升方面条件苛刻,名额少且没有鼓励优惠政策.

2.2.4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员培训工作滞后.赤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现已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过国内、自治区、市级的诸多培训,但相较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领域而言,专业性有待提高,精准性有待加强,数量上有待增加.暴露出培训时间缺乏规划;教材、师资、教学基地缺乏保障;培训的方式、内容以及考核不严格等问题.这些“重量不重质”的短视思维影响下导致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并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本地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3 经费支持后劲不足

赤峰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发展的资金存在严重短缺,远远跟不上居民的需求.一方面保障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稳步进行的专项资金难以实现百分之一百的确定和跟进;另一方面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的相关活动的场地和经费皆难以保障;还有收费项目不清,标准还未实现统一等问题.

2.4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执行难度大

通过对赤峰地区的调研显示,基层社区在开展基本的医疗服务外,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的比例较低.从现阶段来看,一些旗县已经开始重视健康教育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从居民的健康意识的逐年提高也可以看见成效,但仍存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形成“长+常”机制的问题,即长期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来巩固并加强居民的健康观念发生良性变化.不少旗县仍没有配备符合标准的健康教育场所,即便一些社区配有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但往往流于形式,资料内容一方面难以跟上疾病的变化,另一方面居民也较难接触到有用的资料.走访一些居民可以得知有不少人并不了解社区中是否开展过健康知识宣传讲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层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知识了解不足的现状.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基层社区并未开展针对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少数开展的基层社区定期的随访等工作开展也并不连贯;已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旗县,往往存在不能实现“一数一源”的现象,健康档案的数据不能跟着人的流动而“流动”,居民一旦流动会造成暂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健康数据均缺失或失真的情况,进而造成数据盲区.另外一些旗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未开展专门针对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这其中暴露出经费不足、人才不足、设备不足的问题.

3 对策及建议

3.1 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要重质保量

现阶段对于赤峰市地区来说,在充分发挥社区卫生“六位一体”的整体效用外,更要重视卫生服务工作的保质、落地,那就需要工作开展的形式多样,活动多变、常新.就目前来看,应该专门针对居民中的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对象(慢性病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开展专业性的工作,比如针对慢性病人定期进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并及时进行回访.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此项工作需要以“润物无声”的耐心潜移默化的开展,工作的内容决定了短期突击难见成效,要将“长+常”机制贯穿始终.同时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尽可能的更多的接触社区居民.通过调查走访熟知居民的情况,走进居民的内心,获得基层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人员的信任,从而有利于掌握不同群体的医疗卫生方面的诉求,也有利于引导居民获得正确的健康知识,改善地区普遍性的不良健康习惯,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的高质量及最大化.

3.2 优化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业队伍建设

3.2.1 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之前需深入进行调查以了解不同旗县区健康服务机构的不同培训需求,可以为不同的服务机构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菜单”;培训之中要保障培训的质量、时间、效果;培训之后要横向评比选择不同培训的培训效果,为未来机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为直接的依据.

3.2.2 健全任职及晋升制度.建立健全赤峰市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和职称晋升制度,建立并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促进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服务人员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尽快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组织流程,以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长性发展.

3.2.3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建立一整套针对本地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吸引并能够留住医疗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扎根基层,比如出台落户的优惠政策;鼓励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向地方基层流动,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在基层条件较为艰苦的岗位上,有层级性的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福利待遇政策等方面对卫生机构服务人员给予适当倾斜[4].

3.3 建立持续有效的经费补偿和管理机制

现阶段光靠政府投入较大的专项资金来发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卫生服务机构又不能因为这部分资金受限而停滞不前,所以需要引入企业的力量,能够交由市场的部分就交给市场.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更加重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发展,逐步加大对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投入力度,设置专项资金,并保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于基层社区用房、设备、宣传资料的使用[5].同时鉴于一些旗县区的教育部门也建立有健康教育所(室),在独立发展的同时可对交叉、重叠的部分进行调整,形成部门合力.尝试将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纳入到医疗保险范畴,建立科学的报销制度,使基层社区居民在社区中享受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时无后顾之忧,进而促进本地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习惯的改善.建立并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效果评价考核机制,公共卫生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监督和管理,采取多种监督、举报方式,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作用,比如设立微信公众平台等,最终形成社会合力.

参考文献:

〔1〕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李桂华.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01).

〔3〕罗晓辉,魏良君,段斌,等.简阳市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模式与效果评 [J].现代预防医学,2009(03).

〔4〕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国卫办发〔2014〕4号.

〔5〕吴凌放,许明飞,杨珺文,等.深化实施上海市卫生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资源,2014(05).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十三五卫生
卫生与健康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卫生歌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创新社区卫生服务 真正落实医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