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路径

2018-03-29 09:01何利明
商情 2018年9期
关键词:金融业实体金融

何利明

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国物质财富的命脉所在,也是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又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如何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从而多角度、多维度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如何推动经济与金融健康协调发展,如何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和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辩证看

一方面,金融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初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仅仅是为商品交换提供货币媒介,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货币渐渐被信用化,金融的基本功能也从简单的提供货币媒介扩大到支付和清算功能;资金跨期配置功能;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提供功能等。金融就是因服务实体经济而产生,并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另一方面,金融通过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反作用于实体经济。解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了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和活水,金融的职能一旦出现明显的差异化,实体经济就会丧失持续发展的能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防控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二、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

(一)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投资回报率较低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性减速成为其主要特征。实体经济的投资包括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经济稳增长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来实现,国有企业往往是政府投资的主力军,但多数集中在重资产、投资回报周期长、产能过剩的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处于高位,金融资源大量流向国企,实体经济杠杆率快速攀升,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实体经济的资源错配,前几年上述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较差,大宗商品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下滑,拉低了实体经济整体的投资回报率,但利率水平却无明显下降,使得资金的脱实向虚与金融加杠杆成为必然。

(二)金融对实体经济疏远化发展

金融产生之后储蓄资源可以跨主体、跨空间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代价,并被赋予一定的附加条件,由某一经济主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经济主体手中,在这个转移过程中,资源跨期配置得以完成,其使用效率也得到提高。但是,金融活动借助货币流通产生之后,经济活动却被虚拟化了。货币交易本身开始成为目的,金融产品一经产生,其自身也就成为了交易的对象,其交易价格开始严重脱离其赖以产生的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而是由其自身的供求关系所决定,根据“资本逐利性”,相对于资产本身的用途和盈利水平,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买卖资产所带来的收益,特别是在社会流动性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如果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处于相对低位,就会造成大量闲散资金在金融系统中空转,银行资产增速超过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时候,可以理解成银行的资产配置中有很多并不是向实体经济放贷,资金脱实向虚的问题明显加重,金融有脱离实体经济超速发展的趋势。

(三)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融资成本高

由于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较弱、财务制度不规范、可抵质押资产不足,风险控制、信用信息、信息透明度等各方面的不标准、不透明,导致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无法把控小微企业融资带来的风险,从而无法为小微企业打开快捷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大多将金融资源投向实力雄厚、有强担保和资产抵质押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就造成了金融资源分布不均。所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向社会所有群体特别是向中小企业等融资难、融资贵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金融业呈现高杠杆乱象,金融风险加剧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成为实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抓手。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自有资金占比相对较低,本身具有高杠杆运营的经营特点,另外,实体经济债务融资需求的不断攀升,使得金融业提高杠杆率,扩张负债规模,以获取更多利润。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杠杆的高低,应与经济增速、资本充足度和监管要求相匹配,金融资产的扩张应有合理的自有资本作为支撑,相反当金融的增速超過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且无充足自有资本作为支撑的金融过度加杠杆,监管套利和资金套利,必将导致金融风险,最终走向金融泡沫。

三、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路径研究

(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践行金融支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紧紧围绕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战略规划,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和主体,金融业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围绕什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严格控制对落后和过剩产能行业的金融支持,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支持能够严格按照环保能耗要求、加快升级改造、实施绿色制造和绿色产品生产供给的行业,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的能效项目,促进节能环保行业发展。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点支持教育、健康、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支持国企与民营资本合作中的优质项目,支持国家处置‘‘僵尸”企业,积极介入企业的并购重组,以商行加投行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并购重组信息咨询、并购策划、财务顾问、并购贷款等综合服务,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重要中介。

(二)坚持金融供给主动对接实体经济需求的发展方向

要深刻认识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关系,坚持金融供给主动对接实体经济需求的发展方向。作为专业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自身并不能实现价值增值,而是依靠实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产生的收益,金融业存在的重要意义是支持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自我价值增值,应将金融资源投向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以虚生虚的金融发展只会导致经济和金融的泡沫,只有认清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实现彼此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目前,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对象广泛、融资便利性高的优势;着力打造基础性金融设施,建设专营机构,完善征信系统,开发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拓展农产品期货及期权市场服务范围,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服务规模和深度;积极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小微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逐步扩大中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发行规模,发展并购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四)加强金融监管

随着金融杠杆率的不断攀升,金融业过度繁荣,金融发展存在着脱实向虚的问题。金融杠杆率是一个中性词,但是金融杠杆率一旦超过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应通过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和金融集团的监管职责和规则,压缩金融机构通道业务,简化交易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减少监管套利,弥补监管真空。着力解决监管问责不到位、偏松偏软和区域差异较大等问题,强化并表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形成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监管合力。严查是否设立、完善巴塞尔协议III所提出的逆周期资本要求和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严查是否存在未经审批设立机构并展业,违规开展存贷业务、票据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表外业务、合作业务,违规掩盖或处置不良资产等,从而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引导金融业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业实体金融
实体钱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重振实体经济
PYRAMID PAINS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