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谱系图构建及设计应用

2018-03-30 03:07刘宗明江元媛
竹子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竹编谱系显性

刘宗明,江元媛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现了古代文人雅士所信奉的雅致的气节与情操。竹,四季常青、高风亮节,被视为高尚品格的象征,而竹子编织的器物则更为直接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凌云浩然之志和淡远自然之趣。湘西地处湖南西北部,丰富的楠竹资源和古老的湘楚文化,形成湘西特有的竹文化,竹编工艺也在老一辈的篾匠师傅的口手相传中得以传承与保留下来。但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大量的工业产品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竹编产品受到极大的冲击,并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工业产品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及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们对于产品回归传统手工艺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2017年3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无疑是对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再生产、再传承的政策鼓励与指导。湘西竹编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学者展开研究,目前人们研究竹编文化的方法多以单一时期、单一器物、单一地域的研究方法为主,不能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因此,论文采用谱系学的研究方法,将湘西传统竹编工艺、竹编技术、竹编文化进行整合、分类、解读、提炼和并构,建立出一套完整的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谱系图,为设计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1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概述

湘西地处湖南丘陵山区,雨量充分、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高坡陡,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湘西特有的竹资源。勤劳的湘西人们根据自己生产、生活所需,将竹子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具和手工艺术品,如头上戴的竹斗笠、喝水用的竹筒、以及背东西用的竹背篓等,已经成为湘西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物,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湘西众多竹编器物中,根据用途不同可将竹编器物分为竹编生活器具、竹编工艺品、竹编生产器具3大类(如表1所示)。竹编生活器具主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需求,如茶具、坐具等;竹编工艺品主要以观赏性为主,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如壁挂《兰亭序》、百鸟图以及竹编折扇上装饰等;竹编生产器具主要满足人们在日常生产劳作时对工具的需求,主要包括农作物生产器具和手工业生产器具等。

表1竹编器物分类

Tab.1 Types of bamboo woven products

竹编器物根据器物形态可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混合竹编(如表2所示)。平面竹编是指用竹蔑层编织出平面图形的装饰性产品,多数是以竹编字画、竹编门帘等平面造型为主;立体竹编是指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竹丝编织出立体造型产品,如竹背篓、竹灯、小竹箱挑担;混合竹编是指用多种材料相结合编织而成的产品,如瓷胎竹编。

表2竹编器物形态分类

Tab.2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bamboo woven products

2 文化基因谱系

2.1 文化基因

“基因”一词源于生物学,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主要是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症状。而这些基因又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一般来说,最终能看到的特征是显性基因表现的结果,看不到的特征是隐性基因表现的结果。这种基因的基本特征同样适用于湘西传统竹编工艺中。湘西竹编的显性基因包括造型、颜色、材质,立体竹编还包括竹编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平面竹编的装饰图案,混合竹编的材料组合方式等。隐性基因是内在的,包括竹编制作工艺技术、特点及竹编的情感元素,是彰显一个地方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和生活经验等要素。

2.2 文化基因谱系图的构建流程

图1 谱系构建流程Fig.1 Pedigree construction process

构建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谱系时,首先要对竹编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纳,进行基因挖掘。在基因挖掘过程中,要尊重竹编的历史发展趋势、地域特色等;然后进行基因提取,探究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内容、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最后将整理好的文化基因进行谱系级别构建,将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进行层级细化,探究竹编工艺文化在不同层级、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从而保证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全面的传承性,并为设计师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资源(如图1所示)。

3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谱系图构建

构建湘西传统竹编工艺谱系图时,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图像资料的搜集,对湘西竹编的工艺、器物形态、地域特色进行挖掘,利用感知挖掘、地域挖掘、跟踪挖掘等方法对湘西竹编进行全方面的探析,探究湘西竹编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并将资料搜集整理。其次,对挖掘的资料进行分类提取,可从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2方面进行,显性基因从竹编的造型、色彩以及材质3方面进行提取,隐性基因主要从竹编的制作流程、编织技法以及竹编纹样等方面及进行提取,将竹编细化处理。最后是竹编基因框架的构建,在构建时,以时间为轴线,探索竹编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等,进行一级本体、二级进化发展及三级繁衍联姻的构建,探索湘西传统竹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特点及规律等。

3.1 竹编工艺文化基因挖掘

常见的基因挖掘法有感知挖掘法,谱系挖掘法、地域挖掘法、含义挖掘法和跟踪挖掘法。感知挖掘法主要分析非遗辨识度较高的文化要素,是论文使用的主要基因挖掘法之一。挖掘过程中,可对竹编的基本形式、内容、表现形态等方面进行鉴别和整理(如表3所示)。

谱系挖掘法主要分析非遗传承性较强的文化特征要素,地域挖掘法主要分析地域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关联因子。含义挖掘法主要分析竹编工艺文化遗产中不具有特定传承方式的文化要素。跟踪挖掘法主要分析湘西竹编工艺的历史发展过程,寻找文化溯源、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从时间的角度梳理其特定的历史演变脉络等,是挖掘湘西竹编地域特征的挖掘方法(如图2所示)。

3.2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提取

湘西竹编工艺文化丰富,在提取竹编工艺文化基因时,从显性基因与和隐性基因2方面进行提取。显性基因提取从竹编的造型、色彩、材质3方面进行提取,在造型上,通过对竹背篓、竹篮等竹编产品的形态解构,得出竹编产品造型多以几何形为主,含少量不规则形态,且多为中心对称;在色彩上,为更直观的了解竹编的用色,将选定的竹编器物放入Photoshop中进行RGB色彩值提取,并进行分类整理,大致可分为黄色系、青色系和红色系;在材质上,将竹编器物进行材质归类,大致可分为竹材+瓷器、竹材+金属、竹材+木材、竹材+布料(如表4所示)。

表3湘西传统竹编器物感知挖掘法

Tab.3 Perceptual mining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图2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的跟踪挖掘法Fig.2 Tracking mining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隐性基因主要从竹编编织技法、竹编纹样构成、竹编编织法3方面进行提取,将竹编编织技法按照其发展史进行罗列整理,由最原始的十字编、斜纹编衍生出圆孔编、硬板花、画面编等多种形式,方便使用者学习使用,在竹编纹样上,首先需对竹编纹样进行分类整理,湘西竹编纹样主要包括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样,其次将纹样元素运用矢量软件进行图像化处理,并探究纹样所传承的寓意,如十二生肖纹样是喜庆祥瑞的象征(如图a所示)。竹编的编织法包括疏编、密编和乱编(如表5所示)。

表5湘西传统竹编隐显性基因提取

Tab.5 Extraction of recessive genes from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3.3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谱系构建

构建湘西传统竹编工艺谱系时,论文从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两方面展开。显性基因包括竹编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应用及竹编的外部表象反应;隐性基因主要反应的是竹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地域文化等主观因素,是构成竹编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谱系的构建可分为一级“本体”构建,二级“进化与发展”构建,三级“繁衍联姻”构建(如图3所示)。

图3 湘西传统竹编谱系构建Fig.3 Construction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genealogy

3.3.1湘西传统竹编显性基因谱系构建 构建湘西传统竹编显性基因谱系时,首先是湘西竹编的一级“本体”构建,从物质形态上划分,湘西竹编的本体主要包括竹编的造型、色彩、材质;从生活生产方式划分,湘西竹编本体分为生活类竹编与生产类竹编;然后是竹编的二级“进化发展”构建,以时间轴线,采用谱系树的构建方法,探索不同历史时间段内竹编的变化;最后是竹编三级“繁衍联姻”构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遗间相互影响,探索湘西其他非遗对竹编产品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湘西传统竹编显性基因谱系构建流程Fig.4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dominant gene pedigree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3.3.2湘西传统竹编工艺隐性基因谱系构建 构建湘西传统竹编工艺隐性基因谱系时,首先是湘西传统竹编工艺的一级“本体”构建,主要包括湘西竹编历史文化与湘西竹编工艺文化,这是本体构建的核心。历史文化主要包括竹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湘西特色的生活方式,如受湘西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竹背篓文化,而竹编工艺文化包括竹编工艺流程、竹编编织技法、营造艺术等;然后是竹编工艺的二级“进化发展”构建,竹编隐性基因的二级谱系构建法与竹编显性基因二级谱系构建法类似;最后是竹编工艺的三级“繁衍联姻”构建,探索竹编工艺在发展中的变化(如图5-6所示)。

图5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隐性基因谱系构建流程Fig.5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ecessive gene pedigree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process

图6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隐性基因谱系构建流程Fig.6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recessive gene pedigree of the Xiangxi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process

4 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设计应用

构建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谱系的目的是将竹编文化基因进行归类整理并找到适合其发展与传承的路径,方便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竹编文化。在进行竹编灯具设计时,首先对湘西竹编进行挖掘,将湘西竹编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将挖掘到的文化基因进行提取,提取湘西竹编工艺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整合设计。

4.1 竹编工艺文化显性基因提取及设计构思

竹编器物最能直接的反应湘西劳动人们的生活状态,它蕴含了湘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提取竹编的造型、色彩、材质基因,将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植入承载现代功能的产品中,如由圆形与倒梯形组合形成的竹背篓造型、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竹篮竹子的本色是质朴的象征、竹茶具的竹材和瓷器的运用等,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及理念,对设计元素重新定义与设计创新,将设计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在满足时代需求的同时又具有地域文化内涵。

4.2 竹编工艺文化隐性基因提取及设计构思

在传承竹编工艺文化时,还可将地域文化基因嫁接到文化产品或文化设施上,使产品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主要体现在竹编的隐性基因提取与应用。竹编文化是勤劳的湘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缩影,如竹编阳雀花纹样中的阳雀意为报春鸟,是春天播种、五谷丰登的象征,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大自然的敬畏,而阳雀花纹样又是通过简单几何构成,极简的装饰图案真是反映了湘西劳动人们质朴的生活状态。而在湘西竹编的编织技法上,古老的编织技法多种多样(如图7所示),由最原始的十字编、斜纹编衍生出穿丝编、弹花、插筋等多种形式,使其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使产品具有现代感,提高产品品质。此外,还必须做好竹编工艺文化基因的保护措施,以保障竹编工艺文化基因的多样性。

图7 竹编工艺编织技法谱系Fig.7 Bamboo weaving technique pedigree

4.3 竹编灯具设计案例

将湘西竹编工艺运用到灯具设计中,主要考虑竹编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灯具设计上的应用(如图8-9所示)。在显性基因提取方面,造型上,要考虑灯具如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提取最具代表性竹篮和烛灯的竹编造型,将其简化,作为灯具的灯罩;在材质上,灯具设计采用竹编+木材+树脂的多材料组合搭配,使其更加丰富,在色彩上,竹子和木材的固有色使灯具更加柔和;而树脂的通透性使灯具更具活力。在竹编工艺隐性基因提取方面,整套竹编灯具的构图采用散点构成的手法,将灯罩与灯底座分开,使每个部位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合在一起时,如中国国画中的山水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灯带的编织法上,采用疏编与密编相结合,保障了灯带的稳定性;在灯具的打开方式上,采用悬浮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为灯具提供电能,将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既满足了当下人们对传统竹编文化的需求、高科技的运用,又使得竹编灯具具有现代感。

图8 湘西竹编灯具正视图Fig.8 Front view of the Xiangxi style bamboo woven lamps

图9 湘西竹编灯具效果图Fig.9 Impression drawing of the Xiangxi style bamboo woven lamps and lanterns

5 结语

通过对湘西传统竹编工艺的解读来构建竹编工艺的文化基因谱系图,提取竹编工艺基因谱系中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进行谱系的归纳整理,并结合抽象提取、直接运用等方法,将具体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文化基因运用到现代产品的的设计中,为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这不仅对湘西传统竹编工艺做了系统的整理,还对传播湘西传统竹编工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其他地域文化元素的整理提供了参考实例。

猜你喜欢
竹编谱系显性
神族谱系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竹编艺人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陕西现当代文学的谱系与基因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