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

2018-03-30 22:30陈小妹福建省周宁县畜牧站福建周宁3554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患猪嗜血肺脏

陈小妹 福建省周宁县畜牧站 福建周宁 35540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某些强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主要危害哺乳仔猪和保育猪[1]。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于2017年4月22日接诊了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周宁县咸村镇某猪场2017年4月12日起,一批115头保育猪陆续发病,表现厌食、打堆、被毛粗乱、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特别是后肢关节),有的有神经症状。曾注射过抗菌消炎和退热药,效果不理想,病情反复。至4月22日接诊时已发病18头,死亡5头。

2 临床特征

患猪体温升高至40.5~42℃,精神沉郁,厌食,被毛粗乱,打堆,有的昏睡。随着病程发展,出现呼吸困难,有时伴有咳嗽,关节肿胀(特别是后肢关节),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后期可视黏膜发绀,体况虚弱消瘦,临死时出现四肢划水样症状。

3 病理变化

剖检打开胸腔,可见胸腔积液,肺脏与肋骨膜黏连,有的与心包黏连,肺脏表面覆盖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间质水肿变宽。心包液增多,浑浊黏稠,心包膜增厚、粗糙,心肌与心包黏连形成“绒毛心”。腹腔内有明显的干酪样纤维蛋白渗出物,腹膜炎。全身淋巴结均有明显的出血、肿大。后肢关节切开有积液,液体清亮或微黄,有的呈胶冻样。

4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疑似患猪的肺脏和扁桃体等病料,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接种,37℃培养48 h后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挑取纯培养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丛状、球杆状、长丝状等多种形态的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

5 诊 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6 防 治

6.1 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在疾病流行期间不随便引种,将患猪隔离集中在同一栋猪舍。淘汰无饲养价值的僵猪和病情严重患猪,连同病死猪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发病栏舍采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和墙壁,2 h后彻底清洗,全场再用戊二醛溶液全面消毒,1次/d,连续7 d。

6.2 药物预防 全群猪按每吨饲料添加20%氟苯尼考800 g和10%盐酸多西环素800 g,连喂7 d。

6.3 治疗 除在饲料中添加上述药物预防外,发病严重的猪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10 mg,1次/d,连续3 d。同时在另一侧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0%恩诺沙星注射液0.05 mL,1次/d,连续3 d。

6.4 免疫接种 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母猪产前4~6周免疫1次,仔猪7~30日龄内免疫1次,15 d后再加强免疫1次。

经采取以上措施,7 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除治疗中病情严重的3头死亡、2头僵猪淘汰外,未出现新的病例。15 d后回访,猪群恢复正常。

7 小结与讨论

1)通过走访了解,该场以前没有接种过副猪嗜血杆菌病疫苗。由于栏舍紧张,该猪群在断乳后直接转到保育舍,加上气温忽冷忽热、饲养密度较大、猪舍通风不及时等应激因素导致该病发生。建议在断乳、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等应激因素较大时,饮水中应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2)副猪嗜血杆菌有15种以上血清型[2],且易产生耐药性,为确保能及时控制该病和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有条件的在治疗时要先做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在对该病的实际防治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免疫工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而且更要做好猪群的管理工作,改善猪舍内外环境,减少应激,这样才能保证猪群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患猪嗜血肺脏
猪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浅谈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增生性肠炎的症状与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