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2018-03-30 10:57师小达梅士伟王丹郝慧
学理论·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

师小达 梅士伟 王丹 郝慧

摘 要:创业符合时代的发展规律与潮流,也是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大学生群体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必要性。文章探析各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如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文化课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系列讲座和论坛结合。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同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好融合,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与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9-0229-02

随着人力资本市场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缩减,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食品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第三产业,其固有的人才流动性强、交叉学科性明显等特征决定了在食品专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基于我国国情的发展需求,也是食品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解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自此,创业教育被誉为“第三本护照”,逐渐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我国,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倡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引起广泛的讨论,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需要,也反映了大学生发展创业的天然优势。

(一)个人成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而创业则是承载创新的必然方式。无论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在创业实践活动的锤炼中所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从知识的拥有者变为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者才是最大的收获。同时,人力资本的市场化要求只有具备各种情景可迁移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的。

(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天然优势

培根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首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比较完整的知识储备,而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选择专业导向。其次,大学生具有发展优势。大学生正处于学业生涯迈入社会的关口,良好的创业能力包括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将学生塑造为创新型的综合人才。再次,创业环境的优势。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创业也是一种社会认同的有价值的行为。大学具有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双向职能,这种双向职能有助于与社会企业联合,形成学生创业的孵化器。近些年,国家一系列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和创业教育等,也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高校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就业指导课结合

自主创业作为新兴就业模式,在解决学生个人就业的同时,也为就业市场提供了活力。目前,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大学生创业基础以及管理类相关课程,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食品文化课程结合

当今众多高校的食品學院均开设“饮食文化”等食品相关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对食品专业大学生开设食品文化类相关课程,有助于在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中,开阔眼界,了解不同地域与民族的食品文化,在共享上一代文化的同时,寻找新的切入点,创新食品文化。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结合

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组织学生参与到“创青春”“互联网+”等全国性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二是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盼盼、杜邦、李锦记、康师傅等企业合办的各类科创竞赛,学生也广泛参与其中。这样的竞赛让未来的食品人有平台实现利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带动全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很多高校的食品学院在学院内组织策划“与食俱进”等食品创新竞赛,鼓励全院学生积极参与,在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参赛实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兴趣,为推动国内食品行业未来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

一是成立食品专业相关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很多高校的食品学院成立“烘焙俱乐部”“乳制品俱乐部”“肉制品俱乐部”等与食品专业相关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对新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发扬专业特色。

二是学院学生会成立创业部或就业实践部等学生组织,由团委学生会承办“创意食品大赛”,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兴趣。学生在对感兴趣创意食品的构思、社会调查、立项、实施、完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研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专业认识,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自身发展的选择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系列讲座和论坛结合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和优秀校友等资源和平台,举办系列创新创业活动。一是邀请毕业优秀校友以专访或者报告的形式为在校生分享求学、创业经验。二是邀请知名创业团队或创业导师现身说法,开展创业座谈会和创业人生分享会,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和创业政策。三是各高校食品学院打造的“食·尚”大讲堂等系列讲座,邀请食品行业知名企业家、校友走进食品学院为同学们讲授创业之道。在学生与食品公司的交流与沟通中,为学生提供接触创业过程和了解创业条件的机会。

三、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一)注重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育

创业一词,蕴含开创之意。这就需要每一名创业者都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的精神。当前,多数学校开设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与讲座,除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课程外,创业精神的培育也尤为重要。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要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的知识的灌输,到推动专业教育走出象牙塔,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适应性,从关注学生学习本身,转向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对某领域关注的持久度,找到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奋斗目标。同时,以广义上的开创精神和创业素质应对挑战不仅仅是创办新的企业所需要的,也是任何其他单位、部门和机构所需要的必备素质。

(二)创新创业教育要依托食品专业优势

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学科分类中属一级学科,涉及理、工、农等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饮食的均衡性和健康性,食品安全更被看作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作为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要在专业的学习中掌握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学习如何能够将当今科学发展中所产生的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食品工艺系统中。同时,拥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工作。再次,在食品文化等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先进的食品文化环境,做食品行业道德的坚定捍卫者,使得食品工业中营养与健康的核心价值得以体现。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应具备帮助学生厘清自身的技能与优势的作用,引导学生抓住机会。

(三)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创业者存在只有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类产业能够创业成功的误区。其实无论生产制造、商业流通还是咨询服务类产业仍然有自身的机遇。食品专业毕业生有其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能够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自然也会有创业的机会和切入点。此外,创业的概念已经超出成功设立新公司的概念,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育所关注的是“是否创造新的价值”。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學生有一种追求机会的行为,而这些机会还不存在于目前资源应用的范围,但未来却有可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树立起创业意识比创业本身更有意义,大学学业的完结并不是学习的结束,创新创业精神也将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实现。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整合性

人类文明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创造的历史,当今更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的高中生,需要在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就树立正确的观念。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这种创新与创业的精神更是应该伴随终身。首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优缺点,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功学习专业课知识,重要的是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的谋生。之后,在大学二年级注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创业方面需要管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了扎实的积累才能够在高年级阶段通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及自身的实习实践经历,了解市场,寻找合适的机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结语

创业需要了解创业与就业的角色差异、收益与风险。即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功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必要的且面向全体的。我们需要承认创业精神的养成除受正规教育影响外,受非正式文化的影响。来自家庭的熏陶,或者长期接触企业经营等文化因素会对创业精神的养成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学生一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也不能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创业者或企业家,但可以使每个人都具有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对食品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食品行业科技转化生产的研发能力,推动食品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学生就业素质的需要。在任何的岗位与社会角色中当代大学生都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卡西尔《人论》中,探讨所谓“人的问题”,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实质就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别。人不是像动物那样被动接受而是向着“可能性”前进[1],从而创造出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科学等全部文化,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在当今这个充满未知、纷繁复杂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更需要我们的开创精神来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议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