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课外运动情况调查研究

2018-03-30 09:19郑莹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郑莹

摘要:当前大学生普遍身体体能素质下降,且伴随着心理素质不断恶化,该不良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本次调查主要旨在了解大学生课外运动的现状,了解其对于课外运动的态度,并探究运动爱好者与不运动者两者的心理差别,从而研究出阻碍大学生运动的真正原因。结合现实条件和状况,针对这些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改善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运动;健康理念

“体测猝死”等新闻的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当代大学生体能素质恶化现象的关注。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以及中央7号文件明确鼓励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举措,都明确表示了官方对于当代青少年进行课外活动的支持的正面态度,各级教育部门也开始纷纷行动以响应号召,鼓励各大高校开展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以增强体质,丰富呢课余生活。

一、当前课外活动开展现状

在此之前,也有许多专家学者以当地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探索当地大学生对于课外运动的接受度以及参与状况,然而结果都不是非常理想。

“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价值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然而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缺乏更深层的认识。且在对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的功能的认识上,女生的人数百分比明显低于男生,且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其它功能认识不够。”[1]“学生喜爱参加课外活动的项目都受场地及其管理的限制,严重阻碍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且参加课外活动的形式多以自发小群体和自主锻炼方式为主,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2]等等类似的数据和结果,分别是来自上海、长沙、河北等多个城市的研究人员的最终成果。而这些数据也恰好表明了当前大学生对于课外活动的认知仍有待深入,课外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仍任重道远。

即使有关部门和学校、教师都对课外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等都做了强调,但很明显并没有改变大部分学生固有的“运动观念”,因此这些呼吁对于其固有习惯和运动态度的影响也就显得微乎其微。

二、探究阻碍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最关键因素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呢?

本次调查就以J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展开研究,旨在找出大学生进行课外运动途中的真正的那只“拦路虎”。

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了200名专业随机、性别随机、年级随机的J大学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6份(男生122份,女生74份),回收率98%。其中有无效问卷16份,有效问卷180份。

问卷的提问以“阻碍课外运动的因素”为主体,除了针对“性别”“年级”“学院”等基本信息的提问之外,还有15道答案以五级量表形式呈现的提问。这15道题分别以“缺乏健身习惯”、“受场地和器材限制”、“惰性”、“不喜欢体育运动”、“没有体育课(硬性体育运动要求)”、“学业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周围没有健身氛围”、“自己的运动技术和能力有限”、“没有合适的运动伙伴”、“缺乏专业的组织和辅导”、“身体条件欠佳”、“自身身体条件足够好”和“健身场所距离远,不方便”为问题关键词,答案均为分为“非常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一般”、“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五个选项的五级量表式,用以探究最为关键性、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对回收的180份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身身体条件足够好”该答案的总分值最低,平均分值为2.23,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完全满意的,或者说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并没有达到一个满意的状态。得分最高的是均值为4.2分的“自己的惰性”这一答案,其中有多达120人选择了“非常同意”这一选项,而仅次于“自己的惰性”选项、分值排名第二的,则为“学业任务重”这一选项,均值为4.0,说明大多数人还是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即不去进行课外运动的真正原因还是在自己本身。紧随其后的几大高分值选项分别为“周围缺乏锻炼的氛围”、“没有合适的健身伙伴”以及“自己的运动技术和能力有限”等选项。

经过问卷调差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学校周围的场地、器械等有局限,或者是健身房离得太远,学业任务重等外部条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类似“自己的惰性”、“觉得自己的技术有限”等等内在观念方面的问题导致大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从而引发了身体体质日益恶化、心理素质日趋病态等不良现象。

由此可以得知,要想大学生真正接受并积极加入“课外活动”,单从外部条件设施进行刺激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起作用的是大学生自己内部的认知和心理活动。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实大部分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和不足所在的,只是缺乏一个让他们进行改变的契机,或者说大部分人无法自行生成“要去进行课外活动”这样一种意识。

三、给与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坚强的一批人,直面诸多风险和挑战的压力,逆流而上,努力奋进不分昼夜;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是脆弱的一批人,从反应力慢、关节僵硬、肌肉松弛、动作不协调等外在身体素质差的表现就可以窥见其体能锻炼的欠缺。对于课外活动以及相关体育运动常识的了解与认知还会引发诸如挫伤、扭伤、撕裂伤等运动损伤,严重状况下还可能引发骨折,甚至猝死。

因此,对于课外活动的推广,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体育动机层面上,还需要让该群体对于运动本身的意义、价值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有深层次的了解,化被动接受课外运动为主动参与,能够自发生成相关的体育动機,辩证对待接受,并鼓励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总的说来,鼓励大学生提高开展课外运动、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健身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仍是一条漫长艰险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世金.“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上海市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2012.

[2]曹展,孙洪涛,刘花云,周延.对“阳光体育运动”倡导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