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闲章

2018-03-31 01:51张春岭
老年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闲章朱文印章

□张春岭

闲章,犹如少女唇边的一抹微笑。它不像传国玉玺,象征着绝对的权力,也没有将军、司马、太守一般的威严;更没有贵妇名媛的矜持,也不像草民百姓姓名章印证身份、钤印契约的板滞。一轴画卷,一帧书法,有一颗红红的闲章,原来寂寥的境界,便立即鲜活灵动。即便在一册书的扉页钤上一枚闲章,也像茫茫雪野中一枝红梅,醒人眼目。

依托于中国古老汉字的篆刻艺术,是像书法、京剧一样滋生在古老东方文明中的独有国粹。它熔诗词、书法、绘画、雕刻诸种艺术于一体,其博大精深,不可方物。从材质的金玉木石,到布局章法的“看似疏可走马,实则密不透风”;从刀法切冲的蛮辣,到圆朱文笔画的婉转柔美,方寸之间,无不映现大千世界的天光云影。清高凤翰联云:“开池纳天影,种竹引秋声。”闲章,正是古人开凿的一方塘陌,植下的一丛幽篁。

闲章如诗。诗言志,闲章最能披露古人冲淡平和的心态、磊落旷达的胸襟。“天道忌盈、人贯知足”“所欲不求大、得欢常有余”,是古人乐天知命的写照;“抱松柏之坚心”“心境如冰”“闭门读奇书,开门延高客,出门寻山水”,也无不反映出古人“吾善养吾浩然气”的胸怀。晋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但后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刻“为五斗米折腰”闲章,细细品览,似乎可见杜工部“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无奈,透露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趋炎附势的悲凉。

闲章如画。古人常常啸傲林泉,风流山水间,所篆印章,三五字间,竟能豁显出生动的意境,明艳的图画。品“听鹂深处”,犹如置身森森林木间,听黄鹂鸣春;观“寒香深处”“梅花作伴”,似有一缕暗香,正从篱边的蜡梅边播散缕缕清芬。至于“家藏七十二峰”“三十六峰常周旋”,甚至“万水千山独往来”,自是古人纵情山水师法自然的表现,既可体味“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又可以“看尽落花能几醉”以“占断烟霞不老身”自豪。那些“纸窗竹屋灯火青荧”的幽雅,“亭映江月”的静谧,怎能不使“身在绿竹翠柏黄花红药之间”的人忘却尘世的烦忧,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闲章如史。潘奕隽以“两登泰岱再游黄海三宿五台”的闲章,表现他“看尽九州山水”的豪迈情怀。康有为在维新运动失败后,以一方“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的4厘米见方的朱文印章,把一生重大的政治活动,囊括在印文里,堪称“印史”。齐白石注《忆罗山往事诗》曰:“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泥底。”他把自己喜爱篆刻、刻苦自励的往事,刻成一方印章“夜长镌印忘迟睡”。

《为五斗米折腰》清.赵之谦

《读了唐诗读半山》陈巨来

书酒相伴,最可见古人雅致。蒋仁有“左经右史”印,奚冈则“以山水文籍自娱”。陈鸿寿更是“好书到手不论钱”。更甚于有自号“书淫”者,感叹“书味是真”。而“壶中日月长”“深得酒仙三昧”,更把古人“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情态描摹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闲章朱文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闲章撷趣
名人闲章拾趣
日本“防狼印章”半小时售罄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