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在永胜的实践与探索

2018-03-31 19:47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永胜县永胜建设

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作出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的云南省永胜县,要实现“如期脱贫摘帽、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必须在乡村振兴方面有新作为新担当新气象,走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跨越式乡村振兴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脱贫攻坚是前提。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必须拿出最鲜明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永胜县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人口40万,2014年贫困人口约6万,贫困发生率16.8%。在习近平扶贫思想指导下,永胜县三年攻坚脱贫了近4万贫困人口,而且打下了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这三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易地扶贫搬迁3055户11215人;实现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组组通达;饮水得到全面保障,户户通了电,广播电视实现了全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改造了1500户茅草房、9500户农村危房;基本医疗得到了保障,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参保率100%,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乡村卫生院(室)基本达标;村级活动阵地建设全面完成,建成了270个村级活动场所;初步培育了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新格局,共培育核桃52.2万亩、花椒5.4万亩、中药材2.6万亩,大小牲畜存栏52.6万头(匹、只),产业扶贫取得了新成效。到2017年底,永胜县还有2.3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降到6.66%,计划2019年脱贫摘帽。2017年,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面完成了总投资10176万元的2016年9个161.5公里通建制村公路水泥硬化改造项目,通过2016年项目的实施,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1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发展基础是关键。永胜县具备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但因交通制约,难以融入丽江市发展战略,依然处于发展边缘,产业转型升级难以突破。永胜县是典型的农业县,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永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改善交通作为最迫切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多年来,一直把华丽高速公路、华丽高速公路大理连接线、宁永高速公路建设作为突破永胜交通瓶颈、实现永胜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把工程项目列入永胜县“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一年一个脚印地抓好项目建设落地保障工作,努力用交通大建设带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形成到周边县(区)的1小时行程圈,融入丽江、大理、攀枝花经济圈,凸显永胜未来在滇西北的交通枢纽地位。与此同时,我们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直过民族”地区和具有一定人口规模自然村公路、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及危桥改造工程建设。在交通建设保障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克服一切困难,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全力保障项目尤其是主体工程建设的施工用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强化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永胜客运站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按照一级客运站的标准建设,概算总投资1.6亿元,项目建设用地80亩,于2017年10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县级贷款2亿元,撬动3亿元(施工企业垫资1亿元)易地扶贫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在永胜县范围内实施了28条208公里建制村与建制村连接线以及38个贫困村18条80公里的村小组水泥硬化路、67条450公里的通村小组通达公路、136条706公里的通村小组公路路面修复。县、乡、村交通路网基本形成,到2020年,永胜有望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将形成丽江、大理、攀枝花“三个一小时”经济圈。我们要始终把水利建设提高到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实施小米田水库、龙开口水资源综合利用两个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蓄水引水6656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12.01万亩;开展架子桥、扎实德、小坪、闷龙河等小型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筹划建设南瓜坪大型水库,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宜居家园建设是目标。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程海保护当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中心工作,采取最严格的预防措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最严格的监管措施,书记县长任双组长高位推动,部门联动,重拳出击,铁腕治湖,全面实施抢救性保护程海九大专项行动。一方面着力实施抢救性保护程海九大行动,近期补水和一级保护区“五退四还”工作取得新进展,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面山生态修复正在积极推进;另一方面,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启动《程海水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总体规划》编制,争取尽快出成果,并将成果转化为保护治理的行动。2017年以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把程海治理由“一湖之治”变为“流域之治”。程海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共计15项,目前已开工建设10项,累计完成投资1.35亿元,5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完成1501线、1501线水平外延30米(一级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外延70米三条等高线测绘工作,以及程海一级保护区及外延70米红线定桩工程,设置界桩450个。增殖放流土著鱼苗180万尾。取消程海银鱼对外承包捕捞经营权,对银鱼实行集中捕捞,逐年消灭。实施森林管护34.56万亩、人工造林6275亩、退耕还林7797.8亩,新增一级保护区绿化带200余米。昔拉湾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潘浦村、半海子、李家河泥石流治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洱崀、托漂、团山河、杨家村、龙王庙5个泥石流治理工程进入招投标程序。治理路网及交通秩序,打通断头路,开辟小广场,整治县城周边采石场,启动省级园林县城创建,重点实施县城过境大通道建设与教育文化园区建设,永(胜)宁(蒗)高速公路及县城连接线将全面提升县城的通行能力,占地近千亩、投资近20亿的教育文化园区,将极大地增强县城的功能。接下来,我们将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力争全面实现所有单位、小区、城郊村社的绿化达标创建,继续实施面山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流经县城的杆子河综合治理,打造河滨生态休闲走廊,推进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清理整治“两违”建筑和户外广告,规范县城建筑色调风格,打造纯净小城。重点围绕集镇、村落、河流、道路,全面落实河长、路长、街长制,推进“厕所革命”,争取18亿元提升城乡人居环境PPP项目落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业发展上水平是基础。在全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之下,重点规划三川、程海、金沙江三个区域,按照三川田园综合体、程海三产融合示范区、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的思路,展示永胜乡村振兴美好蓝图。结合永胜立体气候,对应发展立体农业,积极谋划上规模、高品质、高效益的高原特色农业。在涛源、片角,依托光热、土地优势,着力打造沃柑产业;在三川、程海、期纳、片角,依托种植的成功经验,重点发展软籽石榴;在仁和一线,结合气候优势和汇源集团辐射带动优势,着力推进芒果产业;在山区乡镇,可以依靠地理优势,积极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和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积极招商引资,争取在产业发展上招成大商、好商。推动项目的落地,积极开展好前期工作,主动与上级对接,争取帮助和支持。加快申报“永胜软籽石榴”地理标识,尽早实现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结合全市着力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机遇,积极融入全市发展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是基本任务。抓好山区教育,办好乡镇幼儿园和村学前班,解决娃娃营养餐和师资不足问题;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重点解决贫困群众辍学失学现象,小学阶段的由乡镇负责,初中阶段的由全县集中办职初班,毕业后进行整体劳务输出。抓好坝区教育,着力标准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对标全市一流,以中考质量为评价主导,走在全市前列。抓好高中教育,集中到县城办学,争取两所完中三年内再晋级,努力把县一中办成滇西北地区一流高中,着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民族中学整体迁建以后,争取引进一家知名学校合作办学。抓好职业教育,补齐职业技能短板,整合资源,注入活力,开放办学,培养一大批既有文化又有劳动技能的新时代农民,推动人力资源强县建设。抓好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症在乡镇卫生院能治疗,重病在县级医院能救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强基层组织是根本保障。一是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大讨论活动,支持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干部晋升、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作用,党管一切的原则要从基层树立,尤其是村委会这一级,要加强群众教育,牢固树立党在基层全面领导认同,把最优秀的基层干部选拔到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三是振兴村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弱,没钱办事,就难有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想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难题,就必须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解放思想谋求新思路,挖掘集体资源资产的优势开拓新市场,并给予必要的项目资金扶持。四是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树立新时代新乡村新风俗,坚决治理村霸、农村赌博、民间借贷、人情厚礼等影响安居乐业的不良行为和风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永胜县永胜建设
韩永胜
唱一首祖国的赞歌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谢永胜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