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2018-03-31 19:47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云南日报特邀理论撰稿人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临沧市带头人农村基层

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云南日报特邀理论撰稿人、本刊特约编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的新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云南省临沧市委就如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开展了专题调研,组织开展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有组织没力量、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到位、带头人队伍后继乏人、素质不高等问题。

突出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政治引领上。临沧市立足农村基层党建实际,由党组织派出得力党员,加强对村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组织的政治领导,教育引导村级其他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提升党组织对妇女、共青团、协会、合作社、民兵、红白理事会等各类组织的领导力,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中来,把党组织意图变成各类组织的自觉行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到各类基层组织。临沧市还立足地处边疆的实际,不断推进“军警地共建”“国门党建”“红旗飘飘”工程,总结边境维稳处突经验,健全党政军警民深度融合的固边兴边长效机制,构建人人是哨兵、户户是哨所、村村是堡垒的网络体系,有力维护了边防巩固、边境安宁、边疆繁荣稳定。

整合资源要素提升组织力。提升组织力,一方面要有效行使和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和职责,挖掘、整合、调动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资源,通过行使对村级各类资源包括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直接支配权,调动各类组织的积极性,加强对各类组织的掌控力;另一方面,要以党章赋予每个党组织和党员的权利,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以党组织的名义反映问题,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并通过项目实施等抓手,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从而进一步发挥和放大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临沧市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依托民族文化组织、民族文化产业、民族聚居地设置党支部,推动支部力量下沉到村村寨寨,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类组织全部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真正把基层党组织的资源支配力转化为组织力。在边境县优先配备大学生村官,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边境村全部配齐了武装干事,并逐步提升基层干部补贴待遇。2017年,临沧市级财政投入4410万元,整合各级党费1000万元,用好上级专项资金8262万元,整合宣传文化等项目资金3.7亿元,集中力量完成171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坚持建管用并重,建设村史室896个,建成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80个,发放党员创业致富贷款2.1亿元,建成村级电商扶贫实体店838个,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364个,保证基层党组织工作有力量、办事有经费、活动有阵地,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组织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要深深扎根于农村群众中,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临沧市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的意见》,把全市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桥梁、纽带和阵地,使每名党员成为“党的光辉照边疆”的使者、责任人和实践者,使广大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坚持党建带脱贫、脱贫促党建,把“六个共同”等经验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推广“党支部+公司(企业)+农户”“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等方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整合各级各部门力量,强化驻村和结对帮扶,派出458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850名队员驻村帮扶,全市968个挂钩单位、34682名干部按照“脱贫不脱帮”的要求结对帮扶贫困户,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和谐稳定,让党的光辉实实在在地照到边疆各族人民的心坎上,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

明确努力目标提升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深入细致地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大多数人的愿景,提出令人振奋的乡村建设奋斗目标,并结合所辖各类组织的性质、特点及优势,对目标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给它们交任务、压担子。使各类组织各有其位、各司其职,与村党组织一道共同努力奋斗,凝聚各类组织围绕党组织提出的目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并带领群众努力实现,从而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共同行动。临沧市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从工业入手解决甘蔗产业、核桃产业、坚果产业的发展问题,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的边境村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农村开展理想信念、知党恩感党恩、爱国固边“三个主题教育”,激发干部群众顽强的意志、发展的决心、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

强化纪律约束提升组织力。只有讲规矩、守纪律,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也才能真正提升组织力。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严明组织纪律,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严格党员和党组织考核制度,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促其真正提高。在党员发展中,坚持严把“进口”和畅通“出口”相结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临沧市组织开展好“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为抓手,制定《关于创建规范化党支部的意见》,细化“六个规范化”标准,推动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出台了《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意见》《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2017年先后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处级干部66名,占同期提拔任用干部的60%,对推进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落实不力的10名干部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对抓党建促脱贫不力的3名乡镇党政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实行严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召回工作不到位、帮扶不尽责、群众不满意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92人,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

抓好带头人提升组织力。提升组织力必须选好用好管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高素质带头人队伍。临沧市组织实施了“双培养”工程,即一方面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采取重点培育、财政补贴等措施,每村培养储备2至3名35岁以下后备干部,把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逐步培养成优秀的村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组织1632名村干部进修大专学历,把村干部逐步培养成有学识的大学生,有效解决了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老化、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等问题。

猜你喜欢
临沧市带头人农村基层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
临沧市推进核桃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