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置艺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2018-04-01 19:34韦莉莉钦州市博物馆广西钦州535000
丝路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陈列展品博物馆

韦莉莉(钦州市博物馆,广西 钦州 535000)

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installation”解释为“装置”。根据贺万里在《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史》的定义:装置艺术是指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物品予以重新建构,置放于新的展示场所,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指向的一种艺术创造和展示方式。也可以通俗易懂的解释为它是一门集合“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博物馆陈列被定义为以文物、标本和辅助陈列品的科学组合,展示社会、自然历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或某一学科的知识,供群众观鉴的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装置艺术伴随着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应用的装置艺术以博物馆展品为物质基础,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以造型艺术的法则原理为组织手段,通过对陈列环境的空间处理,展品组合的艺术构思,对工艺施工的技术,创造出展示的空间艺术。

一、装置艺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表现形式

(一)展品的重复与组合

根据博物馆展览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直接作为创作要素,不改变其原有元素,将展品(复制品)在展示空间内采用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方法进行组合,结合展品本身的独具历史、艺术、科学和工艺价值的特性,以实现在展示空间内的大体量,活泼多样的装置手法,揭示展品内在活动使其表面化,创造出震撼和发人深省的艺术场景。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缤纷生命”展区“千姿百态”主题区的蝶翅画《繁花似锦》,设计灵感来源于教堂玻璃彩色花窗,运用装置艺术的手法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依据平面构成中的辐射对称规律,蝴蝶翅膀的排列呈圆形向外辐射,产生秩序美感;在色彩上大胆使用冷暖对比,有机结合暖色调的橙色和冷色调的蓝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装置艺术对于展品组合、场景安排不是简单的分类排列,而是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有机的组合。这样,展品不再是局限于展柜里的独立的单个的器物,而是对于阐述主题思想有强烈内在说服力的陈列形象。有趣的组合会使缺乏生命活力的文物、标本透出富有深刻含义的信息,产生新的意味。

(二)展品的解析与建构

博物馆展品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所蕴涵的信息往往是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文化代表。了解文物藏品的自然物质信息、功能信息、与其他事物联系中的关联信息、记录信息的研究,通过解析展品内的信息,寻找出那些在客观上能够吸引观众兴奋点的东西。将展品情感性、审美性、象征性、符号性等文化特征的表达提炼,再应用装置艺术对于现代手法和传统符号之间契合点的捕捉,以观众所能理解的“隐喻”的建构方式把陈列内容表述出来,其新形象给观众带来了情感、记忆、个人处境的联想。如徐冰对文字观念的颠覆(《天书》);王南溟对字载体的改造(《字球系列》),其水墨字球系列将书法创作中揉成的废纸团,以堆放、悬挂、粘于架上等方式展示;徐冰创作的《鸟飞了》,则把中国篆书、楷书、隶书等书写变成了一种形象化的立体的飞翔符号,让传统由厚重变得轻灵。

(三)展品的背景与联想

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当中,将人类发展变迁及大自然的历史改变展现在公众面前是展览的重要任务。应用装置艺术对陈列的展品内容历史文化背景做形象的揭示和烘托,使展览中的元素相互作用联想,形成整体,将孤立的展品还原到当时历史的文化体系之中,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充分理解其独特的价值,启迪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职业的人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灵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预期的效果。如中国革命博物馆抗日战争陈列中有小米袋加步枪的实物组合,高置在装饰的展墙上。通过小米袋加步枪这两样现成品创造性的展示,概括地表现了解放区军民的抗日情况。又如两汉历史陈列中运用了大面积龙飞凤舞朱墨土红几色相间的漆饰纹图案造型的装置艺术造型来烘托环境,人们自然有一种对汉代雄浑博大的体会。装置艺术具有其开放性,它可以自由地综合使用现成物品如绘画、雕塑、建筑、多媒体、声音、表演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使实物展品所要展现的背景事件更具直观性、全面性地展示给观众。伦敦V&A博物馆的“Decode-Digital Design Sensation”展就是以互动装置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它强调人的参与和互动,如观众可以对着屏幕做出手势,色彩便会跟随着动作的轨迹显示在屏幕上。这种虚拟技术与人的肢体动作相结合的装置,充分给参与展览的观众营造出独立独特且生动的环境和氛围。

在博物馆中,装置艺术可以成为展览的主体本身,也可以是展览对象表达的一种形式,也可以是营造成一种观众能够参与到的展览形式。

二、装置艺术应用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意义和推广作用

(一)增加展览节奏和韵律

装置艺术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和强烈的感染力,从视觉空间给人秩序的产生,理想化的联想、节奏与韵律的感受。是展品通过艺术的装饰布置体现,或是各种排列手法付诸形象的匠心创造。它们在陈列空间中的位置,运用好光、色、形、材、尺度、线条、比例、体量等形式因素,造就陈列展览空间的体量感、虚实空间感、明暗光影感、空间造型静态感、时间形态流动感、景观形态错觉感等等。它既有利于内容反映的轻重的比重与强化程度,同时又产生出形式美的节奏与韵律,这大有益于调节观众审美心理情感的起伏、以及保持视觉兴奋的散点注视连续移动。

(二)增强观众的互动体验

观众介入与参与是装置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装置艺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它带给人们新的视觉环境和心理体验,很容易激发公众主体参与意识,唤起共鸣。通过对主题的深入了解,寻找能激发诸如观众感情因素的点,应用装置艺术的手段,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乃至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打破惯性思维、唤起记忆片段、创造想象空间、引发深度思索。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突破了传统的视觉形式美感和功能实用性的范畴,注入了更多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增加人与人之间、人与展品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考体验。

三、结语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探索中,还应当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广泛地吸收其它艺术形式来完善。装置艺术的应用可以增强博物馆陈列的形式感,用为陈列内容的补充丰富陈列展览,拓展知识信息的输出量。使传统的静止的文物、标本组合陈列不能演示的内容得到了形象的表现,使那些面对不同层次观众的陈列展览能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与娱乐性于一体。

猜你喜欢
陈列展品博物馆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博物馆
民国时期北平古物陈列所的陈列展览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