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相变纤维研发成功

2018-04-01 19:31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纺织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加捻电热织物

能否实现智能纤维在面对复杂环境及人机交互中多重刺激响应的功能集成,是未来新型多功能智能可穿戴系统发展的重要机遇。基于此,中科院气凝胶团队将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相变材料及超疏水涂层巧妙复合,得到一种柔性、自清洁的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相变纤维,实现了复合纤维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自清洁、智能调温、加热等多重刺激响应功能于一身。

具体制备工艺如下:首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将氧化石墨烯液晶纺入特定凝固浴中,经化学还原—超临界干燥等技术手段制备得到具有规整、连续、多孔的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然后通过浸渍填充,将有机相变材料(如石蜡、聚乙二醇、高级脂肪酸等)引入到气凝胶纤维的多孔网络结构中,获得石墨烯气凝胶相变复合纤维;最后在复合纤维上包裹氟碳疏水涂层,获得具有自清洁功能、多重刺激响应行为的柔性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纤维。

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智能纤维具有可调的相变焓值(0 J/g ~186 J/g)、优异的力学/电学性能、自清洁及多重刺激响应(光、电、温度)的热能转换与存储/释放功能,且纤维可被加捻、编织。针对单根纤维、纤维束及织物等形式,分析并探究了复杂环境下的刺激响应行为:当纤维弯曲或打结时,纤维的电热响应行为不受影响,当纤维集结成束时,纤维之间发生热交换,能够减少纤维向环境的热流失,从而表现出更为快速的电热响应及更高的响应温度;纤维织物在室温及低温环境下均具有光-热响应行为,且随着纤维织物的密集程度的增加,光热响应具有更快、更高的温度响应。

进一步地,该研究团队通过热电偶及数据记录仪,详细分析了单根纤维、纤维织物的电热、光热响应历程,并详细研究了纤维种类(不同相变材料的纤维混编织物)、纤维织物的密集程度、外部环境(温度、湿度及应力)对热能捕获及释放的影响,实现智能织物的多温度区间的热能存储、释放及调温功能。

通过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相变材料及氟碳树脂巧妙复合得到的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纤维实现了多重刺激响应下的多功能集成,且可再现于纤维加捻而成的纱线及编织成的织物之中,在新一代智能可穿戴织物及便携式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Advanced Materials》上。

猜你喜欢
加捻电热织物
加捻对碳纤维增强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加捻与包缠对UHMWPE纤维束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短纤维单纱捻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学会区分电能、电功和电热
巧辨电能、电功与电热
青草制辫成型装置设计与试验
电热刀具在聚苯乙烯快速成型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