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工业美学的原则
——以影片《前任3:再见前任》为例

2018-04-01 23:54王天雨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前任海豚情感

王天雨 杨 帆

1.2.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1430

影片《前任3:再见前任》(以下简称《前任3》)于2017年12月29日上映,上映8周,狂揽19.42亿票房。作为一部只有3000万成本的商业爱情电影,上映后的票房却超出预期,可以说得益于导演兼编剧田羽生对都市青年男女情感困境的精准把握和剖析,并通过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了良好的跨媒介营销运作。

一、文学剧本的内容层面

电影是叙述的艺术,在电影拍摄前创意、筹备、编剧就要做的非常精准完备。以《前任3》的剧本为例,它精准地将观众群体定位在了80后、90后,采用成熟的剧本创作模式,在创作过程中深深地与年轻观众的文化相结合,为之后的票房奇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编剧集体创作

在好莱坞的剧本创作模式中,一般3位编剧同时负责1个项目,1位负责结构,1位负责人物和台词,还有1位是实习编剧,负责资料收集和文本整理。《前任3》的编剧策略中就沿用了好莱坞的创作模式,其编剧团队来自于田羽生的新圣堂影业。该公司是以编剧为核心的影视公司,着重做内容开发以及剧本创作,并且按照剧本类型进行划分,1位主力编剧带几位年轻编剧,形成固定团队。在创作《前任3》的剧本时,编剧有4位,田羽生担任主笔,写整个故事、台词和语言,另外3位编剧分别是游非、大宽、大广,他们在初期策划时进行头脑风暴,贡献台词、金句和情节。一部剧本集合了所有人的脑力和心血,电影中的了断局、坦白局等引起关注产生共鸣的话题热点都来自于编剧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素材,基于其真实的日常生活体验。

(二)抓住观众的情感共鸣点

想要通过剧本主题立意让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就需要编剧有极其敏锐的思路,能够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前任3》中,田羽生的编剧团队结合现实经验,抓住了当下年轻人恋爱的主要因素,在“谁也不可能没有几个前任”的现实背景下,让观众在观影中找到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影片的开场,孟云有一句台词击中了现实的痛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没有安全感”。孟云和林佳的感情困境就是来自于双方太过自我以及信任感的缺失。分手过后,拒绝挽回,死不认错,也是当下年轻人的最常见心态。影片的两对主人公能够让很多的观众看到自己的过去,作为观众可能是不断找寻安全感的林佳、可能是骄傲的孟云、也可能是别人爱情替代品的王梓。正因为每个观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经历,观众才会在明知故事结局的前提下依然为影片买单,在观影的过程中,也在透过荧幕回顾自己的爱情故事。

二、技术、工业的生产标准层面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他认为如果艺术只是线条和颜色等要素的组合,它就是“纯粹的形式”,不能在审美上打动我们,也不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情感。如果艺术品只是描摹而不具有情感,就如同一个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的人,我们在它身上将无法看到人性。所以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我们通过艺术品诉诸于形式之上的“意味”来认识艺术,以及艺术符号背后的创作者、人类群体和世界。

陈旭光教授提出,电影语言要符合受众的视听生理习惯,满足视听觉的欲望,符合当下越来越年轻化的年轻观众的接受心理。

在《前任3》中有很多的“有意味的形式”,让观众能够像照镜子一样看到自己的感情投射。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了“海豚”的形象:林佳家里墙上的海豚;林佳在旅游时看到的在海中的海豚;林佳在旅游中买的海豚项链。海豚这一形象象征了林佳的爱情,对于海豚物件的执迷也体现出了林佳内心深处对于孟云的爱恋。但是,当林佳意识到两人感情彻底失败时,海豚项链也断裂掉落。“海豚”的形象也让很多的观众联想到自己和前任那些标识性的物件,通过物件产生了对于前任的情感共鸣。

在影片结尾,孟云在分手的时候,戴上了至尊宝的紧箍咒,导演在此处呼应了《大话西游》。孟云和林佳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是看过电影《大话西游》并被深深影响的一代。在《大话西游》中,只有当紫霞永远离开至尊宝后,至尊宝才会成长为孙悟空。通过向《大话西游》的致敬,表达了导演想要传达的主旨:分手的痛是让人成长的,孟云会像至尊宝一样,成长为“孙悟空”。

通过这些“有意味的形式”导演将故事背后的情感传递给读者,而只有敏感的观众才能真正体会到它对情感的冲击。所以“有意味的形式”以一种艺术符号的方式,让我们不断的认识自我,认识人,认识情感。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而读者通过艺术作品像照镜子一样找到感情的投射,然后认识自我。这一切都因为作品不仅仅是形式,它更具有“意味”。

三、电影运作、管理、生产机制层面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电影美学的关系其实就是跟观众的关系问题,如何调动和激发观众的欲望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前任3》无论是剧本还是运作营销方面都和观众建立了很好的联系,注重和观众间的情感互动,从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以《前任3》的营销发行为例,制片人王中磊和作为“新力量”导演的田羽生都注重观众,尊重市场,善于利用互联网,善于跨媒介运营,让网络的力量贯穿电影生产营销的每一个环节。

作为“前任”系列的第三部影片,《前任3》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因此影片上映前,主要围绕着影片的前半部分“喜剧”层面在做重点宣传,比如放出影片中的“双胞胎梗”“吃芒果过敏”“坦白局”“了断局”等重点桥段,网友开始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中进行模仿,二度创作。通过这些前期宣传,一方面保留对于原生观众的吸引力,另外一方面也通过喜剧搞笑的形式挖掘了增量观众,能够让这些观众抱着放松的心情进入到电影院,又能够在观影的过程中看到后半段超脱于喜剧的情感。

影片上映当日,在院线排片量并不高的前提下,却赢得了超高的票房以及话题度。因此影片上映后,负责营销的无限自在文化传媒公司开始将力量放在影片后半段与前任告别的情感层面,促使观众情绪上的发酵,将感情作为后续宣传的主打部分。

充分利用年轻人喜欢使用的一些社交平台。如将主题曲《再见前任》的演唱者定为斗鱼直播平台超火的主播冯提莫,冯提莫在个人直播中也曾经反复演唱这首歌曲,为《前任3》宣传造势。同时,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也刮起了《前任3》之风,出现了《体面》这首歌曲的手势舞,点赞和转发数量破千万,很多用户也纷纷学习录制手势舞来怀念、纪念自己的上一段感情。在影片的宣传营销方面,将目标观众人群所习惯使用的社交网络整合到了一起,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斗鱼、花椒等视频直播网站,网易云等音乐网站,打造出了真正的“网络狂欢盛宴”。

影片的UGC内容也频繁出现在观众视野中,比如观众观影后哭到昏厥,被保安带走;和现任去看电影,结果引发情感纠纷等等,这些UGC内容的持续发酵,也激发了更多的观众对影片进行深度探讨。

综上所述,对《前任3》从剧本、形式、营销宣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建构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中,只有从本质上处理好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与之产生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良性互动交流,从而形成独特的观影体验。

猜你喜欢
前任海豚情感
海豚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海豚的自愈术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The “Ex” Factor
说散就散
体 面
爱情里“前任”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