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与分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018-04-01 22:05姚娴婧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辽宁大连116000
丝路艺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艺术家科学艺术

姚娴婧(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辽宁 大连 116000)

一、抽象是艺术分析的表现

当我们学着理解艺术,并专注于渗透在任何体验的感知特征(感官所获得的信息),包括颜色、形状、色阶、肌理、空间、比例和构图的差异等明确相关的符号和象征之后,邂逅就会激发我们种种情感和思想,这时我们就沉浸在体验的审美维度之中了。感受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技巧要借助一定媒体,以造型组合达成视觉或触觉的艺术效果,其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形体、比例、节奏、色彩、材质和肌理等。通常艺术家为了更好的表达思想和精神,往往将人的感情、性格和形象直接诉诸感觉,而视觉形象则是最直观的造型。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用抽象方式表达自我。抽象是指对作品的形状、颜色、声音、光线、空间、运动等进行概括化、形象化、几何化、主观化处理的方法、过程或结果。抽象是对客观因素的提取、分离与表现。

纵观东西方的艺术史,线造型样式就是对物象的轮廓、结构进行初级抽象的结果。塞尚是第一个有意识对物象结构作抽象化描绘并将其纳入其画面整体结构的画家。毕加索将这种表现推向极端。保罗克利、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则完全脱离物象而走向几何化、纯形式化的表现。保罗克利的画面会让人产生某种客观事物的联想;康定斯基是种内在的精神层次的点线面的无意识表现;蒙德里安传达的是原色几何块的有序感,他完全排除了具体物象的存在。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形式的一种创造,在康定斯基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允许的”,似乎从那时候开始那种非语言所能描绘的美感伴随着个人的情感色彩诞生出来。“轻松的线条,交响乐般的色彩形式”,艺术更应该关注的是内心的感受和精神领域的提升,并将其作为一种内容主题,像人生使命一样用自己的语言所表现出来。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试图在寻找一种更为确定化严密的形式,通过对超越客观物象的再现和理性描绘。

一种偶发的直觉让人发现,尊重眼前的事物,用最简单的图形样式颜色抽离解构,构成一种简单的视觉效果的作品。事物的状态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它好像固定在什么样的模式下,但是它所存在的视觉形态又是一种确实的存在。一种艺术方法意味着一种对知识话语和方式进行反思的路径,而这些思考无疑才是抽象背后真正的“哲学”。偶然的发现当下的才是最真实的。抽象是一种语言。在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太多人容易把抽象变简单,但却忘记了抽象背后个人化的本质。艺术家刘刚曾说过“我们当下的艺术,各种主义、样式很多,但体现创作者个性和态度的太少。所以我动手画的时候不是我想明白了,而是我真的想画,所以当真的想画了,那从媒介选择到绘画方式以及结果呈现都是建立在我想画的基础上。正是这种无法抑制的过程促使我最后表达自己最需要的。”

艺术复制着纯粹世界一切现象中本质的和常驻的东西。[1]艺术就是不择手段,百无禁忌。做艺术是精神上的东西罢了。艺术可以是抽象的、客观的、精神层面的,科学亦然。

二、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在人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浅常识”已经被接受-------艺术和科学是不同的。艺术代表了创造性,而科学与分析学相结合,具有逻辑性。艺术和科学虽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事实上有的人认为艺术和科学,它们不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人们在广泛认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同时,也认可了艺术家们所从事研究的这一事实。

科学的客观性需要数据去作为其强有力的支撑,识别具体事件进行认真量化,归纳总结出事物本质。仔细观察是科学家工作的首要核心,而对于艺术家来说对事物现象的体验以及其蕴含在这些现象中的本质则更为关键。为了尽可能的达到客观标准,科学家往往使用的数据都经过了实验的证明研究,依赖可信度高的技术和方法;艺术家更多的在尊重客观的同事,反应个人的内心感受,虽有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但通常艺术的表达方式取决于本体的心境。科学家不会为了表现而捏造数据,艺术家却会为了表现性去制造偶发特征来夸大突出。当技术与形式融入了富有意义的内容时,艺术家的创造会对情感产生视觉隐喻的作用。科学家的最终目标是发现事物真相,艺术家更多的在表达自我和创造意义上徘徊。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艺术与科学既不相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所以,在某些时候,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距离和界限就是这样被慢慢拉进的。艺术和科学的关系,它们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艺术启迪了科技,科技服务于艺术。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艺术与科学技术可以统一。[2]

三、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艺术与科学曾被作为两个不同的“ 学科”而彼此分离,各有各的教育价值与概念体系。艺术诉诸情感,因此艺术教育强调情感表达及审美;科学关注真实。但是现如今将艺术与科学进行完美结合的艺术家不在少数,他们将自己所擅长的学科经验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做出新的专利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当艺术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多种多样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诞生。机器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动,科技的发展,波普艺术的流行带给世界的就是艺术家经过思考后制作出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工艺以一个依然强劲的不同的形式出现,“设计师--制造者”就对手工艺人自身角色的转变和发展的描述。[3]艺术家和科学家都需要对他们的研究方向进行实验。当下遵循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产生了一系列的人性化科学的设计理念:可拆卸更换设计,为需要而设计,回收设计等等。超越了艺术与科学,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产品的诞生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科学的分析用户的体验,根据体验进行设计改良,这都是不同情境下艺术设计与科学的升华和自我进步。今后的设计方向尊重的不单纯是艺术方面的经验,必不可少的还有科学的指导。

四、总结

艺术启迪了科技,科技服务于艺术。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说明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我们能体验到的最美丽的东西是神秘的,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科学与艺术在艺术创作领域上的结合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具有很大的可能性。相信随着这个课题的展开,必然有许多优秀的、新颖的艺术科技作品呈现出来。科技的兴起,智能设备的普及都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科学也与艺术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信在未来科学的教育与艺术的教育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艺术领域会有更多质量优良的科学作品出现。在教育中开展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受到科学教育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艺术家科学艺术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科学拔牙
爆笑街头艺术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