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2018-04-02 09:32丁祥伟
关键词:快速性琥珀酸布雷

丁祥伟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快速性心律失常,英文简称RA,其特征主要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而临床表现主要可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黑矇、心力衰竭、休克等,是导致心脏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而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有效治疗也就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6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伊伐布雷定的治疗效果,报告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从我院选取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53到72岁,平均年龄为(65.87±6.90)岁;观察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1到72岁,平均年龄为(66.79±6.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伊伐布雷定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中琥珀酸美托洛尔采用口服治疗,一次47.5 mg,一天一次。观察组中在应用同等剂量琥珀酸美托洛尔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一次5 mg,一天两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较高,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94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差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s)

组别 n 时间 心率 收缩压(mm g)舒张压(mm g)H H(次/min)观察组 33接受治疗前 142.82±31.57 136.75±14.58 89.97±13.05接受治疗后 86.05±17.51 105.29±14.06 73.60±12.52对照组 33接受治疗前 140.80±30.29 135.72±14.60 89.90±12.57接受治疗后 95.87±15.73 112.19±14.06 81.63±11.80

3 讨 论

在临床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有被称之为心动过速,是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因素,也是一种在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病症在近几年的发病率明显有所上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伊伐布雷定是一种窦房结起搏电流抑制剂,不仅可降低患者心率,而且可减少心脏做功[2]。而将伊伐布雷定应用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因为伊伐布雷定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离子通道阻滞剂,即伊伐布雷定进可与钠、钾混合电流构成的If,并且伊伐布雷定所作用的If和特异性的HCN通道与心律失常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3]。而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也看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P<0.05);在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率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联合应用伊伐布雷定及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纪禹同,汤宝鹏.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29(04):345-347.

[2] 韦雪锋,周贤惠.伊伐布雷定在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7,31(03):197-199.

[3] 马奎影,侯春霞,邱祥春.伊伐布雷定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03):343-346.

猜你喜欢
快速性琥珀酸布雷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穿越火线之布雷小分队
琥珀酸代谢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靶标
猜猜我有多爱你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浅谈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问题
四种坐标系下的多电平SVPWM快速性对比分析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