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草埔小学“慧心读世界·妙语话精彩”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8-04-02 09:22深圳市草埔小学许春生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核心

文/深圳市草埔小学 许春生

本文以深圳市草埔小学 “慧心读世界·妙语话精彩”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为案例,谈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思考。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设置的考量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的教育组织根据本国教育现状和世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以及未来人才急需具备的素质,特别从国家民族存亡的角度考虑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这就是人才核心素养的考虑基点,而课程实施是落实人才的培养的载体,课程标准的修订则是落实发展核心素养最直接的标志。

从学校层面上讲,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设置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全体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这就说明,核心素养是每名社会成员为了顺利地生活和工作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与态度。英国课程改革教育家斯基贝尔克认为:“如果课程改革导向卓越又兼顾均等,教育的未来是可喜的;如果课程改革一面倒向卓越而忽略均等,则教育的未来是堪虑的。”这为学校课程改革指明方向,国家课程校本化设置应该是符合本土实际并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改革。

2.操作性

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应该达成的最低要求,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习得。那么,学校在教育内容设置和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方面要考虑可操作性。一方面学校可以将核心素养分解融入在不同的教育内容中,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具体的活动课程或主题活动 (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嘉年华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生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要依靠学科教学,立足国家课程校本化,使教师在培养和发展好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

3.长期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课程实施的长期性,从核心素养习得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到形成重要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要将核心素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社会活动中去的时候要考虑年段、梯级的复杂性、过程性和长期性。

二、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操作策略

1.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理论体系框架属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对学校课程改革起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实践来说,必须是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从掌握学科基本素养入手,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通过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在知晓事实性知识与认知性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理解相关知识的意义并熟练运用,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协作对话沟通来加深理解,促使自己的心智不断成熟,形成自己的习惯和态度。这个过程就是把核心素养转化运用学科综合知识来应对多种复杂情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发展为具体的学科素养的过程,学科素养的形成为核心素养达成奠定基础。

2.融入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情境化学习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 “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社会里生存所必须的高阶认知能力的论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育人的目标,学校如何根据校情,面向全体性、做出长期可操作的顶层设计,在规定的课时内,就课程设置、课堂实施、课业评价与检测作出相应的安排,对每所学校来说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围绕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选择课程内容展开探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选择性。课堂学习基于问题或项目,强化体验,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形象的、生态的交往、活动和实践中。在知识与技能学习上、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的培养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共建生态互动,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训练中提升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中发展创新能力,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思维,促使心智习惯的不断成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提高和提升应对实践和未来的能力与智慧,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具体学习活动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关键是把“思维”放在核心的位置。

因而融入 “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内容的情景化“主题学习”设计,是促使课堂转型,有效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

3.有效迁移和融合学科素养,发展核心素养是今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比如,数学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不是靠背诵出来的,也不是数学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数学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里慢慢领悟和总结得到的。这个学习过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和大脑思维相关联,从知识输入经过思维转化为知识和能力输出,自然而然发生与其直接思维能力相关的素养提升。也可以这么说,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 “习得知识和技能、把握了解过程与方法”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和,它的整体综合性决定了不能孤立地进行单独培养或发展,而应该分层次分阶段地融入到各学段教育中,保证各学段均能体现核心素养的内涵,但要求又各不相同,实现纵向衔接、层层递进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不同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衔接,在学科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之间进行有效融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度。通过对国外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的达成分析,一般不是通过单一学科课程来获得,它们融合了各学科赋予人素质发展的综合要求,既与学科素养相辅相成,又融合不同学科教育的教育追求,这个追求就是一线教师今后课堂教学必须攻克的难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案例分析

深圳市草埔小学学生主要是低收入打工者子女,居住的城中村环境复杂、居民文化水平偏低、经济收入偏低、家庭教育滞后,学生普遍课外阅读少,旅行的地方不多,见识面比较狭窄,自信缺乏、活泼不够。基于以上校情,草埔小学于2015年9月开展的 “慧心读世界·妙语话精彩”活动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把国家课程校本化设施。

1.在形成语文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

在 “语文学科素养”形成中加入 “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元素,通过 “主题阅读教学化” “课前演讲主题化”的设置,把学生听说读写的环节进行分解和重组,设置每周一节的 “主题教学阅读课”和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的 “主题化演讲”,让学生习得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保障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知识建构与人格建构,立足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爱阅读、会表达、善思辨。

阅读能力培养要采用开放式讨论方式进行,它是积累语文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途径,着眼于人的教育塑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2.阅读演讲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发声的思维。以阅读活动促演讲 (表达)能力提升,演讲是思维训练和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以演讲活动促进学生更多的阅读,同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思想和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3.完整的输入型和输出型学习是高效获取知识和巩固能力的方式

读和听是输入型性学习,说和写是输出型知识重构,经过完整两种过程的学习,学生在同学这种亲密人群当中,彼此的观点和看法更容易得到接受和迅速传播,这是很好的学习与自我提高的形式。

4.阅读演讲内容的科学设置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演讲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机会,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提升逻辑思维和应变思维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素质,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亦不断提高,而这些主题演讲亦可以让学生在准备、学习、倾听的过程中受到孝敬长辈、关爱他人、宽容待人、知足感恩等思想的冲击,品德修炼润物无声。

聚焦于语言能力提升的 “慧心读世界·妙语话精彩”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目的就是在 “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强调不只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演讲,重点是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名篇名著基础上,具有收集处理信息、尊重与理解多元文化、批判性阅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判断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表达。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