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词语,凸显高年级阅读教学特色

2018-04-02 09:22蕉岭县教育局教研室曾令浩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关键词语想象

文 蕉岭县教育局教研室 曾令浩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词语教学,巧妙利用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凸显高年段阅读教学特色,使课堂教学更合理化、更精确、更高效。我在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 《永远的歌声》一课时,就是抓住关键词语开展教学的。

一、抓住题目文眼,引领全文阅读

词语 “歌声”是这一课的题目文眼,又是课文的 “魂”,它贯穿全文,也统领全文。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以 “歌声”作为切入口,先视频播放了歌曲 《童年的小摇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出这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们都抓住题目文眼提出了许多切题和有价值的问题:这是谁的歌声?歌声包含着什么?为什么说是 “永远的歌声”?然后再引导快速阅读全文,边读边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带有“歌声”这一词,请用 “ ”画出来。学生自由读完后发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带有 “歌声”一词,这些语句构成了文章首尾呼应的效果。我趁势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带着题眼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了 “歌声”的含义:歌声是教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学生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作者对教师的热爱、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对童年伙伴的怀念的感情。

二、抓住关键词语,引导感悟真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咀嚼蕴藏在词语背后的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永远的歌声》一文多处细节描写特别感人,文章主题明确,即孩子们对教师诚挚的“爱”。我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前,就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语言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是通过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表现出来的,阅读中要发现细节,关注词语。教学中,我通过具体细致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边读边画边想边批注。学生积极思考,发现了课文中的诸多细节描写,也真切地体悟到了课文中孩子们对教师真挚的爱,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提高。这篇课文,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进行生动细腻的刻画,耐人寻味。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析,反复揣摩,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在品质。如:文中“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告诫”一词让我们知道了孩子们 “明知山有狼,偏向狼山行”,非要进山去为教师采药,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对教师的热爱。“立即使劲”体现了我 “明知山有狼,偏向狼山行”的决心,更能突出我爱教师,为了教师的嗓子不顾一切。抓住动作词 “拽” “悄悄地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孩子心里的着急,却又不能声张,感受孩子们是那么喜欢教师,当知道教师生病不能唱歌时是多么着急,从而体会孩子对教师的关心和爱。

三、抓住关键词语,引导想象画面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细细揣摩,让词语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如在阅读 “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教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这句话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词语 “责骂”和 “追问”展开想象: “大人们明明告诫了孩子们不能去东山,山里有狼,可孩子们还是去了;回来时,狼跟了一路也没有发现,大人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想象一下,大人会怎样责骂和追问孩子?”

学生们有的说: “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跟你们说了山中有狼,你们还去,是不是不要命了?快让我们瞧瞧,你们有没有怎样?”有的说: “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非得进山?回去得好好收拾你们!”有的说: “你们太不小心了,一点警惕性都没有,狼跟在身后都没发觉,出了事情可怎么办?”……一句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了 “大人们”的 “责骂”和 “追问”,通过想象,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声声责骂和追问都饱含着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

一字一词虽只是细节,但可以折射出作者和读者的智慧。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抓住每一个关键词语,品味每一个语言文字,更能凸显高年段阅读教学特色,使课堂教学更合理化、更精确、更高效。

猜你喜欢
关键词语想象
容易混淆的词语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快乐的想象
高考考好是关键
找词语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一枚词语一门静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