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指导策略

2018-04-02 23:45柳太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伽利略物体环节

柳太江

(赣榆外国语学校区 222100)

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旨在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探究实验的有效性该如何衡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把握呢?个人以为要把学生作为中心,这点才是探究实验最中心的点,只有这才可以让学生比较热爱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度更高,参与到课堂和实验中的频率更高.实验过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够更清楚他反映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思路才能更清晰,才有可能把一些物理规律以及概念真正的吃透搞懂.如果学生不对课堂当中的活动内容没有兴趣的话,这样学生就不会认真的听课,会使知识背景严重的脱离学生,并且材料资源不能相应的支持,不会有热情的去探究活动,活动只能停留于表面,不能让思维很好的参与进来,课堂表面看热闹,实验过后学不到什么东西,课后就成过眼云烟,实质性的东西不能让学生得到.

关于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设计课堂,作者认为应从探究的方式对自然学科加以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借鉴伽利略曾经做过的自由落体的实验,他的研究过程是我们应该去学习的.

一、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能够认真的思考,总结.他结合很多的实验的过程,创造出了科学方法,它有方框图中的这五个基于要素,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可将之内化为以下五个环节.

二、实验探究的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这节课有两位教师的课堂引入很有特色.学生走进商场等进行采访录像,这是第一位教师的做法,询问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对“轻的物体与重的物体谁落得更快?”的判断,以及他们对这个的看法,结果和我们没有学习时是一样的.重力决定物体下落快慢,很多的被采访者都这么认为.这样的方式是非常的创新的,既对应了下面阐述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合理性,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非常的明确.将来源于生活的思考抛给学生,立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接着是下一位教学者,他创设想法也是非常的独到的,他开始是让学生先去读几篇人物传记,这些都是伽利略对比于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的文章,让学生本人自己来思考,细心的去体会这两个矛盾的人物,接下来是放一段MV,是关于学生扮演所描述的人物,对 “谁落得更快”进行的激烈的辩论的内容.这样耳目一新的引入方式,带给学生的是好感和兴趣,这种探究能够更多的把人文色彩传达给学生,感染学生,同时使学生更愿意去做探究性实验.

从以上案例能够看出,生活中发生过的现象能够用来当作情境创设,曾经发生的历史上的矛盾冲突同样的也能拿来创设情境,但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的呈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是明确的.在最后引入情景,教师与学生应当一起对问题进一步明确的探究,不能很简单的就得出结论.“轻的物体与重的物体谁下落的快?”,而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环节二:提出假设、逻辑推理

明确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与之有关的可能因素.运用归谬法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表明亚里士多德逻辑上的观点是行不通的.而当我们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会有许多假设.比较典型的有:(1)初始速度的快慢(2)物体的形状、体积(3)空气对物体运动的阻碍(4)不同的地理位置(高山、平原).

在课堂游戏的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结果都有可能被提出来,我们暂且不用去关心这些是不是和我们的问题有关联,甚至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些假设,他们是设计中想不到.如初速度对下落时间是有直接影响的.再如不同地理位置,高度、纬度对自由落体运动实际是有细微的影响.

环节三:制定方案、采集数据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应该学习科学家那样,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够自己独立的思考,认真分析,认真探究,对一些物理规律以及概念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会总结创新.

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方案的多样性.在许多的探究课上,我们看到方案经常是唯一的.这里有些是因为仪器条件的限制,有些是因为考虑时间因素等.无论原因是什么,如果学生思考的路径知识在一两个道路上,这一次探究过程不应算是真正的.

环节四:分析数据

探究过程到了这一步,有时会出现草草下结论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这种科学态度是非常不认真的.中学的学生实验与理想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仪器、人为误差等的影响,这个有非常大的距离要去追赶.

在《力的分解》的课堂上,就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最重要的.有一种做法是以两个分力为临边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判断合力与所夹对角线的关系.结论不应下的匆忙,而是对实验误差认真的分析,还可以再次试验,要是时间允许.要实现有效的探究式实验物理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当前的理念教学、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大胆的进行创新改革.

有时,需要通过实验来否定错误的猜想.因此,通过数据可以发现问题,从而指导更加合理的猜想.探究过程就必须重复上面的二、三环节.

环节五:得出结论、合理外推

伽利略把斜面实验结论合理外推,总结出自由落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如果说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创设了情境,适时的进行总结是激起学生深刻回味科学之美的动力.

要实现有效的探究式实验物理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当前的理念教学、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大胆的进行创新改革.探究式科学教学应该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如果我们想检验这种教学是不是真正的很合理,最重要的不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是一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能不能被教学者传授给学生.一节探究课评价他是否成功,不能简单的从是否探究出来结果,而是学生是否真正地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以及提升科学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倪正胜.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1.

[2]李雪梅.基于探究日志对物理师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伽利略物体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什么是伽利略惯性定律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伽利略质疑权威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