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8-04-02 08:58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社会化信息化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4)

引言

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阶段、新形势下,应充分了解广大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现行各种服务组织如何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需求。当前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生产要素环节,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有效解决种子选择、贷款融资等问题;而生产环节中,物联网、大数据和机械化相结合的精准农业能够有效提高产出效率;到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电商有助于缩短渠道层级,提高流通效率[1]。可以说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现阶段农民需要的社会化信息服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而且又是十分迫切的,现行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管在体系内部的构建还是体系与服务主体的内部耦合都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民、建设和谐现代农村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反差。

本文对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通过对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总结,从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环境三方面分析我国现在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三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对策,完善我国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

(一)农业信息化

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在我国学术界还没有统一,对其的认识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梅方权作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的权威人士,他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当是农业整个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信息数字化及网络化支撑农业经营及管理,同时监管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信息化[2];在2014年韩连贵对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对农业信息化做出了诠释,他提出: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生产、加工、保鲜、包装、贮藏、运输、营销全过程的信息化,概括地说,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机联系的信息化;农业信息的内涵,应包含农业的资源、生态、科技、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系统[3]。汤蓉在研究前人的学术精髓的基础上对农业信息化进行总结,可以概括为:以信息网络为媒介,以农业信息的发展、传递、渗透为基础,将农业各项技术、科研成果、市场信息等传递给农户并应用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用于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有效促进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实现以最小投人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在我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后,我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是不断对信息技术进行革新,然后将适合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市场经营、农业的生态资源等,最终实现整个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农业管理更加智能与科学。

(二)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部农业信息中心指出:农业信息服务是指信息服务机构以用户的涉农信息需求为中心,开展的信息搜集、生产、加工、传播等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农业信息产品服务、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任光欣在研究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之后,她认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是以发展农业信息化为目标,以为农业信息服务主体提供各种农业信息服务为核心,按照一定运行规则和制度所组成的有机体系。结合众多学者的意见,笔者认为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合作社等服务实体组成,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农业的产供销各个阶段提供指导性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的服务体系。

二、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在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目前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机构广泛,包括涉农信息的政府行政职能部门、科研单位、教学培训部门、网络服务部门、基础农技推广部门、信息咨询单位和农民专业协会等一系列部门和单位,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传播手段也愈发先进,计算机、数字网络的应用,使农业方方面面的信息传输的更加顺畅[4]。并且国家加大了相应数据库的开发工作,同时也在不断研发专业的信息软件用于处理数据与分析数据,为农业信息在各个主体之间的传递及应用节省了大量时间。从国家层面上,农业部颁布了农业信息的发布制度,使得相关信息能够准确快速的发布并传达至农民手中,有效的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虽然现在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小有成就,但是在体系建设的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环境三个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数量不多,质量方面相对发达国家差距不小。在我国,在农业社会化信息服务方面的软件建设滞后,软件更新慢,达不到现在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多数企业或机构提供的农业信息服务较普遍,技术层次低,存在农业信息服务内容同质化现象。由于我国农村通讯设施以及交通条件不完善、缺少相关技术条件和必要物质基础,大量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文化素质能力偏弱,这些都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跟不上信息服务的要求,也制约着我国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5]。我国农业发展不起来,信息不灵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三、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信息化服务主体发展滞后

目前在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合作组织(合作社)这四个主体。在这四个主体中,又以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为主导。因为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等许多方面是存在着一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企业希望盈利,科研机构相对缺乏资金,因此还是主要以政府引导。虽然国家对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投入了不少,但就目前来看,政府依旧缺乏主导功能,农业信息研究补贴不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监控体系,开发应用信息产品难度大,在很多贫困县,由于财政吃紧,对于农业信息开发这一部分的财政严重亏空,而且许多基层乡镇人员作为乡村信息的传递者,对信息服务体系的认识也不充分,阻碍了信息的传递,对于网络或者大数据的处理应用还流于表面,能动性差。而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在开发农业信息时,农业信息大多只是其中的一个部门,很多企业还是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主,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信息的筛选为辅,很多都是与农户进行生产合作时作为附加条件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很少有专门的企业机构对农业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搜集整理,对农业信息的技术研发不够重视。在这些服务主体中,农村合作组织就显得更加弱势,其经济实力不够强大,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信息获取的渠道少,对整个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了解,大多依靠互联网来进行信息搜集,对于信息的分类整理,有用信息的分辨筛选能力还有待提高。整体来看,我国信息化服务主体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要构建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务之急是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主体的构建。

(二)信息化服务内容不完善

随着中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市场化、商品化、规模化。与此同时,农民对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的要求也逐渐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多阶段,多层次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扩展。虽然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却不能匹配新要求。现在农村可用的农业信息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农产品的销售几个方面为主,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在一些贫困地区更新十分缓慢,外界对于农产品需求的种类、数量、标准的信息也不清楚,对于未来农产品价格走势、农村气象信息、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的预测信息寥寥无几。主要体现在市场信息、科教信息、政策信息数量不足,生产信息较多。

(三)信息化服务环境不友好

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服务的大环境也很重要。目前,信息化服务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受体的素质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两个方面。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7.31亿,而在我国,农村网民就占比27.4%,规模为2.01亿,我国农村网民在即时通信、网络娱乐等基础互联网应用于城镇使用率相差不大,但在网购、支付等应用上使用率差异达到20%以上,上网技能缺失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依然是阻碍农村非网民上网得重要原因。调查显示,因不懂电脑网络,不懂拼音等知识水平限制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分别为54.5%和24.2%,受没有电脑无法连接互联网的非网民占12.8%。由于农民素质较低,信息意识薄弱,他们受到文化程度(周婷婷)[6],思想认识以及多年来对于自己农业的生产习惯的限制,对于自己需要接受的农业信息不予接受,或者是由于自己理解能力差想要接受而不得,导致一些实用的农业信息不能在农村生产中得到全面的应用。另一方面,农村现有的生产现状的信息向上反馈不易。在农村现存的基层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低差距较大,导致有些农民急切需要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并且信息服务机构与所在城市的行政级别呈正相关,即越到地(市)及以上一级,服务机构所占比例越高;越到乡镇一级,服务机构所占比例则越低,在很多贫困地区信息服务机构过于简单,以为引进信息技术人员,买来了传真机、复印机、计算机、铺设了网络线、开设了网站,就算是做好了农业信息化服务[7]。

四、建设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信息化服务主体

1.政府信息平台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多部门,而且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政府必须提高认识,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工程重视程度,在开展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各部门应切实从农民的现实需要出发,提供基础性、保障性服务,尤其是健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农产品销售推广体系等。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的领导组织作用,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完善政府的信息平台,统一指挥,有效协调,保证农业信息化工作健康、有效地向前推进。

2.涉农信息企业扶持

想要完善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政府确实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但是还应当加强市场参入。政府部门应当逐步放开农业信息机构,逐步改变现有农业信息机构完全过分依赖政府部门的现状,使信息机构面向市场。要鼓励、扶持和引导个人与集体兴办农业信息企业,使农业信息产业实体化真正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带来农民增收。而且农业信息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特点和市场需要,加大人力、资金、技术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为其提供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有针对性的专业信息服务,通过自身服务带动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3.农业合作社信息系统的构建

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职能部门以及农业信息企业都能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农业信息,但是只有农民才更加明白他们自己真正需要什么,而且依靠外在的团体存在一些交接上的流程,也容易导致接受消息的滞后,农民要想及时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农业信息,最根本的方式还是要培养属于农民自己的信息系统,依靠农民自身建立农业合作社信息系统,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是这个想法一定要有,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做大做强,农业合作社可以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然后配置相关的信息搜索,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并且对合作社中的参与者进行信息化普及,从基本做起,逐渐建立农民自身的信息系统。

(二)完善现有信息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

1.建立农业科技数据库

国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科技数据库,并且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要让乡镇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农业合作社有“数”可查。从产前指导来看,农业机械装备及使用方法、适宜用范围,物种资源信息及作物种子品种分类介绍、适用范围,天气和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及其变动;从产中服务来看,农业实用技术的详细介绍,病虫害防治和畜牧养殖技术等;从产后指导来看,农产品的需求信息、需求预测、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及销售预测报告等,都需要分门别类建设独立而又能协调统一的数据库系统,最终通过信息渠道传输到基层农业信息网络点,再由基层农业信息网络传递到有需求的农户。

2.增加决策咨询服务

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农民生产的切身需要。农业信息服务主体不光要继续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类信息上加大服务力度,还要拓展新的业务,譬如根据国家农产品的供需大数据,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行业分析,也可以根据国家现有的农业数据库,通过农业市场专业人员进行市场分析,还可以由专业的管理人员为农业劳动者提供农业管理类咨询,包括农业合作社的成立以及社内的各项管理,龙头企业人员合理配置等等。各个信息服务主体服务内容上互相补充,最大程度上满足现在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要。

(三)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服务建设环境

1.提高服务对象素质

想要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对象的素质相当重要。因为即使国家把数据库建设的十分详尽,相关服务主体的信息服务也比较到位,如果服务对象的素质不高,没有独立辨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得到信息不知道怎么样实践运用,那之前所做的一切意义也就不大了。因此不仅要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培养成具有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队伍。同时,利用好农村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现存的服务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加强对农业、农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企事业人员培训教育,包括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搜索等技术。培养成可以直接运用信息技术的农业、农村生产建设人员队伍。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服务建设环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事情,这需要全国人民一起努力。目前国内群众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其理解也大多浮于表面。这就需要各方领域参与进来,一起为农业信息的应用与推广大力宣传。政府可以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以学习会、研讨会、宣贯会等形式对各村干部宣传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及深刻内涵,再由村干部回村召开村民大会进行解读。同时也要突出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最后也要突出主流媒体宣传,加强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进行合作,毕竟媒体才是各种信息宣传的主阵地。利用媒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方式,将农业信息化的理念、基本内容、技术手段等广泛传播,推动我国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冷臣,赵杨放,银杉.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的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03):52+61.[2017-08-24].

[2]梅方权.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01):13-17.[2017-08-24].

[3]韩连贵,王恒,杨微,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易继平,张照利,鲁川.中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38):3-20.[2017-08-24].

[4]姚志霖,郭云飞,孙玉.中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16,47(10):92.[2017-08-24].

[5]刘艳苏,贾向英,李艳琪,刘萍.我国农业信息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1):56-59.

[6]周婷婷.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综述[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5,28(01):95-102.[2017-08-24].

[7]张文龙.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发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8):17-18.[2017-08-24].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社会化信息化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