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8-04-02 09:06陈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拓展思维综合素养阅读教学

陈平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高效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CJYB16021365)研究成果。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寫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拓展思维;综合素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不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为打造高效阅读课堂,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要从培养兴趣、激活动力,运用多媒体、提升活力,多读善思、合作交流,大胆质疑、拓展思维等方面入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活课堂动力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秋天到》、《火红的枫叶》《小虾》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也是创设情境很好的方式。例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当翠鸟的画面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描绘:“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小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又长又尖的嘴,身上还穿着色彩鲜艳的外衣,多酷啊!”学生听了老师的描绘,便能充分感受翠鸟的美丽。教师通过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能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二、运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活力

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多么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高。如在教学《青蛙与蜻蜓》一课时,教师也像往常一样出示了“识词”课件,但与众不同的是,一打开课件,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便蹦出来说:“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的故事。”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地轻声读起来,随即小手如雨后春笋一个个竖起来,这一环节的达成度比往常高了许多,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

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课文还未正式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已被有效的多媒体课件“动”了起来,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琥珀》一课时,我从网上搜集了各种琥珀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并以多媒体网页课件的形式贯穿在各教学环节当中。这些,都是学生平时不曾注意到或根本没机会见到的,尤其是在引导学生理解琥珀的形成、琥珀的发现过程等知识点时,我播放了自己设计了动画片段,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这块琥珀在一万年间的形成过程,有如身临其境一般。这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一下子就被学生所接受,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也逐渐提高。

多媒体课件特有的属性,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飞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中的人物生活的背景与我们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容易囿于自己的固定模式,往往与课堂教学不能有机结合,甚至是呈游离状态。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地打开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添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三、提倡多读善思,促进合作交流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由地进行阅读。

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化特征、心里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即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分工合理、内容恰当。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点拨,引导学生再读书,在读中解决重难点,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圈读归纳,在学生独立感悟徐霞客的雄心壮志及其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前提下,让4人小组自行确定选择徐霞客某一个方面的内容,合作学习,讲座筛选,设计展板,布置画面和解说词,设计操作,合作为“历史奇人徐霞客事迹展”的讲解做准备。学生就是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理解,进行自主读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鼓励大胆质疑,拓展学生思维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以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如《凡卡》在最后一段的閱读后,学生提问:爷爷读信、狗走来走去,这样普通的情景为什么对凡卡来说是“甜蜜的”?作者为什么以凡卡的梦境结尾?现实中的凡卡后来怎么样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而积极。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的“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教师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题目提出了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如“这个唯一的听众是谁?”“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听众?”“这个听众在听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教师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稍加点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具体特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大胆放权: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思考,大胆提问;二是创设民主、宽松的阅读环境,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三是精心设计“问题”,教会学生质疑,深于文本探究。如教《暮江吟》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诗中的意境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思,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红日西沉时分,站在家乡白河变边感受谈体会,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充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升课堂效率,才能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小学校)

猜你喜欢
拓展思维综合素养阅读教学
五分钟微讲坛之拓展学生思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插图,语文创新教法中的“点睛”美
巧用多媒体,给中职语文教学增添一抹亮丽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