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

2018-04-03 02:29新疆供销学校新疆供销技工学校乌鲁木齐市830013
石河子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岗位实训

(新疆供销学校(新疆供销技工学校),乌鲁木齐市,830013) 刘 娜

1 新疆旅游人才的需求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新疆现有400多家星级以上的酒店,400多家旅行社,近200多个著名旅游景点。随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我区各级各类高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近些年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服务、烹饪餐饮等专业,致力于为新疆的旅游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通过连续两个暑假的下企业锻炼,采取了个别访谈、电话沟通等调查法,发现随着各地州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旅行社、旅游公司之外,近年来又出现了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民宿旅游等等新的形式。这些都需要各类旅游从业人才,超过90%的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比如一些星级酒店、农家乐、牧家乐等需要大量的旅游专业的人才(接待服务、景点讲解等),尤其是旅游旺季,这类人才炙手可热,而旅游管理部门的需求很小。据不完全调查,旅游从业人员中,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毕业的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也为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如何进行旅游职业技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新疆中职学校、技工学校旅游职业教育不足之处

伴随着新疆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的旅游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通过经济服务积累大量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成为一种可能,所以,给职业教育、技工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据不完全调查,我区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各县的职教中心等近二十多所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都陆续开设了与旅游经营管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例如: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阿勒泰地区高级技工学校、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巴音郭楞技工学校、伊宁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供销学校等学校等等。其中,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等地开设旅游专业较早,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与当前的我区经济发展状况相比,还是有所滞后的,更不要说与内地发达省份比较了。这不仅反映在旅游人才培养的“量”上,也反映在“质”上。

2.1 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滞后于旅游业需求

旅游企业需要的是能上岗的专业人才,而目前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差,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例如,到酒店,基本的服务标准和程序搞不清楚。到旅行社,从事简单工作,不能胜任相关的岗位工作。会展旅游方面的人才较极缺,这与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地位、与乌鲁木齐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严重不符。

2.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偏离培养目标

各个学校现在较多注重生存因素而忽视了发展因素,特别是对服务意识、职业素养培养明显不足。课程设置基本对应于旅游行业的运行部门。忽视了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特点,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不足。没有重视学生今后的升学、继续深造。

2.3 校企合作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实习实训环节的质量

很多时候都是学生在旅游企业干一段时间,实习企业只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业务的皮毛,核心内容不教给学生,这样会挫伤学生们的积极性。某些企业抱着占便宜的心态,把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实训场所只是摆摆样子,应付上级检查,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学校就没有或少量拥有一些实训设备,学生们基本没见过、也基本没用过。

2.4 有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没有设定职业进入门槛

例如:烹饪、导游、调酒、旅游会计等,没有设定一个职业进入门槛,在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因为有一些明显不适合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建议他们学习较为适合的专业,以利于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3 新疆中职学校、技工学校旅游职业教育努力方向

3.1 明确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技工学校旅游专业应以培养旅游企业从事操作的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具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潜质的管理人才为辅。加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抗击挫折的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实践技能为主,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到旅游企业工作后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的要求。

3.2 以培养学生“双核”能力(核心从业素质、核心专业能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技工学校旅游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与学生任职岗位能力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安排合理的课程模块。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

(1)核心从业素质课程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是基础课的主要目标。包括:语文、数学、公关与礼仪、计算机等。

(2)核心专业能力课程

包括对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经验的培养。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旅游专业通用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营销、旅游英语、旅游文化学、生态旅游等。

第二部分:专门化模块。以岗位要求为依据,设置若干专门化模块。学生只需掌握某个岗位的专项能力,并完成相对应的专门化模块的学习,达到某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如:导游岗位,可以开设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政策与法规等,按考试大纲要求,系统学习,然后让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获得导游证书。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中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咖啡师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学习主管能动性,同时,也为办学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部分:技能综合实训模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技能,使学生能胜任岗位群中每个岗位的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前厅服务技能实训、客房服务技能实训、带团服务技能实训、旅游线路的设计、会展旅游服务等。

学生综合技能实训在课时安排上,一方面除了在校内实训室开展外:另一方面,最好选择在旅游旺季进行,这样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训岗位。比如,新疆近年来十分著名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召开之际,可以通过联系,让学生们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积累实训经验。

3.3 优化课程组合

专业通用课程设置后,根据学生就业方向,优化课程组合,体现专业课程的独特性。如培养餐厅服务员开设斟酒、托盘、摆台、餐巾叠花等,让学生真正掌握技能。

3.4 开设拓展课程

由于中职、技工学校招收的学生起点较低,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素质不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组织能力、成立旅游社团、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文艺活动等,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3.5 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补充、更新教学内容

中职、技工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要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吸取借鉴国外和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把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焦点、新观念等相关内容及时补充,开拓学生的眼界。

3.5.1 提升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

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选送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到大学或著名旅游企业学习,促进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专业发展的带头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聘请著名的旅游专家、学者、企业家到学校做讲座,这些都可以提升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非常有利。

3.5.2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职、技工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旅游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尝试:

1.案例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项目教学法

4.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多媒体、网络、录像、图片等,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生动的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5.3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合作模式

(1)与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高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通过交流让高校教师到技校开展一些旅游类专题讲座,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掌握旅游前沿动态;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开办“3+2”模式教学班。即在技校学习3年,再到高校学习2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专业技能,又有相应的大学文凭。

(2)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之间供需错位的最佳途径。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冠名班”、“订单班”、“合作成立校内旅游企业”、“企业赞助旅游专业相关技能竞赛”、“承包旅游企业的某项产品或服务,如承包一条旅游线路”等。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逐步实现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用工需求的完全结合。同时,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开展师资力量的互换交流,一方面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也可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优秀员工到学校授课,向学生们讲解本行业最新的一些运作模式、发展方向。

总之,中职、技工学校的旅游教育教学,一定要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以就业为导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岗位实训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