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

2018-04-03 02:43梅州市梅县区丽群小学宋青玲
师道(教研) 2018年8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教给胡杨

文 梅州市梅县区丽群小学 宋青玲

朗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下面我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兴趣的培养很重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朗读能力的培养也同样需要学生以兴趣作为支撑,这样才能长时间地打起精神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

首先,我经常采用小组评比或是朗诵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对比赛中涌现的优胜者,我会经常发给他们奖品,也经常把他们推荐到学校的广播站,使他们获得很高的荣誉感。其次,我还会把学生的朗读内容当成歌曲教给学生。比如:我带学生读熟了校本教材中的《虞美人》和《一剪梅》后,我还教给了他们唱这两首曲子,使他们感受到朗读熟练带来的乐趣。再次,朗读的时候,形式要多样,使学生不会觉得腻烦。总之,多发并举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要教育学生熟读成诵

要把一篇文章读得有感情,前提条件是读熟。这个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有用。平时,我在朗读指导前总是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预备课的准备等环节把教材读通、读透,只有把这个基础的功夫足了才能谈得上更高层次的指导。实际上,把文章读透了不但有利于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把感情读出来。

我在教学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意识到鲁迅这篇半文言的课文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让学生在课前、课中充分地把课文读熟,再充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最后再作情境朗读指导,这样学生们都能充分地把这篇有点难懂的课文读好。

三、教师要注重朗读气氛的渲染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时必须先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的中心,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再注意课堂气氛的渲染,使学生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从而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就像在娓娓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在教授 《西风胡杨》时,借助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以及课本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胡杨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面临灭绝的灾难,从而激发了学生同情胡杨、保护胡杨、保护环境的情感。所以,当我引导学生读出胡杨坚韧、无私、悲壮的特点时,学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语气、语调和感情都处理得非常好,很好地把作者对胡杨命运的担忧读了出来。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示范朗读带给学生的作用是感性的,学生在感性中直接学会朗读的方法。但是光有示范不够,学生还得自己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读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会读书的境界,特别是拿到一篇文章时自己能把文章读得字正腔圆。所以,在平时的朗读中,我不但注意经常给学生示范朗读,也很注意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既“授生以鱼”,也“授生以渔”,让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学会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轻声音节的处理,注意重点词的重读,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圆嘴音不圆嘴音的区分,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注意朗读时语气、语速、语调把握等等。我把这些知识贯穿在平时的朗读指导中,使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久而久之就慢慢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朗读方法,从而学会了朗读。

五、教师要经常给学生示范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巧,一种能力。这种技巧和其它技巧的学习是一样的,都需要教者经常进行示范引导。这种学习是最直观,最轻松,最高效的。对于朗读的示范,可以是课文录音带的播放,可以是教师本人的示范朗读,也可以是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还可以是多种示范相互交叉进行。

我在教学《出塞》这首古诗时,我先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感受整首古诗的读音和节奏,然后让学生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接着,老师再示范朗读,特别注重读出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随后,我再请几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带领全班同学一遍遍地朗读,使全班绝大部分同学都都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而有感情。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教给胡杨
千年胡杨
大美胡杨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青铜葵花》选段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家风伴我成长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