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2018-04-03 03:22黄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病室康复科医务人员

黄霞

四川省自贡市老年病医院康复科,四川自贡 643000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该院康复科的患者因其所患基础疾病的特殊性,大都有在不同医院多次住院的经历(而且大部分患者有ICU住院经历),使用抗菌药物的次数多、种类复杂,且部分患者因病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康复科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保证了其他患者的医疗安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该院康复科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例,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其中有2例为从外院转入时带菌(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2 护理措施

2.1 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①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后立即将患者隔离于单间,限制患者活动范围。[2]在患者床头、病历、住院患者一览表上做出相应的隔离标示。准备好一次性隔离衣及其他防护用品,在病床旁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方便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进行手消毒。

②控制隔离病室人员进出,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多人次频繁进出隔离病室(实习生、见习生一律不得进出该病室)。护士要督促进出隔离病室的人员规范着装:戴口罩、帽子(帽子要遮盖头发)、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鞋套)。从事有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要穿隔离衣,必要时准备护目镜。医护人员在操作前要戴好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要立即更换手套。应遵循“该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操作在床旁完成”的原则,将该患者的治疗、护理尽量集中到一个时间段由专人完成。

③应尽量减少患者转运,如需转运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防止感染扩散[3]。

④患者使用的各类物品及康复理疗设备要做到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普通的医疗用品要做到“一用一消毒”。

⑤病室内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换气2~3次,并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施、设备表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1 000 mg/L的消毒剂擦拭2次,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1 000 mg/L的消毒剂拖地2次,病室的抹布、拖布等清洁用具专用,使用过的抹布、拖布要每天清洁消毒。

⑥患者的生活、医疗垃圾均按照感染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物用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双层封口,损伤性废物放于锐器盒,专人密闭运送,正确无害化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应加入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后再倒入卫生间。盛分泌物、排泄物的容器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⑧尽量限制探视人员,对必须探视人员要培训相关知识,穿戴好防护用品,督促正确执行手卫生及手消毒制度。

2.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①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在实施诊疗、护理活动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4],脱手套后,接触污染物后,都应洗手。

②医务人员为隔离病人进行治疗、护理操作后,或直接接触了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更换好衣帽才能为其他病人提供服务。

③提供规范的洗手设施、手消毒用品:配备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设施;在治疗车、床旁桌、病室门口等地方放置速干手消毒剂。

2.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①在治疗、护理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特别是在进行放置胃管、吸痰、导尿、换药等操作时要尽量避免污染,戴好防护用具,降低感染的风险。

②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正确、合理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要及时、准确留取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药物。

2.4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知识宣教

①对医生、护士、保洁员、护工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知识的专项培训,按照各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措施(要求人人过关),强化防控意识。

②护士要对密切接触患者的家属要进行院感知识宣教,详细讲解疾病基础知识,消除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恐慌;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的手卫生知识,讲明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能积极配合治疗。

3 护理体会

①为了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科室一旦确诊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全科室医护人员,同时上报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减少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因此,制定和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工作流程尤为重要。

②规范使用抗生素,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是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前提条件;规范的管理流程,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对医务人员、保洁员、护工的专项培训,能提高防范意识,帮助大家正确、有效地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对患者和家属实施耐心、细致的卫生健康知识宣教,能提高普通人群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水平,消除恐慌情绪,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③正确实施手卫生规范非常重要。医务人员的手可以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正确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有效办法。护理人员不仅自己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还要监督他人认真执行。

④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用药后的反应,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减少感染后并发症的发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规范采集各种标本,保证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减少不良情绪,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造成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逐渐增多,这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它需要全院各科室共同参与。只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督促医务人员、保洁员、护工手卫生的落实,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在院内的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65.

[2]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J].中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3):IVVIII.

[3]李和翠.ICU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349-350.

[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2):I~II.

猜你喜欢
病室康复科医务人员
康复科和护理部的区别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试论《第六病室》中的隐喻性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护理评估单在康复科管理中的应用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接地气的契诃夫与他的小说
老年康复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