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8-04-03 08:43白玉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满意度

白玉艳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建安镇中心卫生院,吉林辽源 136608

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重构的饮食结构以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均显著提升了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论是对患者、家属,还是社会均带来了严重的负担[1]。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在3%左右,且相关研究结构提出,到2050年,中国势必会成为糖尿病发病率最高国家之一。针对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采用药物控制,还应调整与控制饮食,以使患者病情状况得到改善。现阶段,还是有很多患者未严格执行饮食指导。该文对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施以饮食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8.7±2.29)岁;病程 4~10 年,平均病程(6.5±1.38)年;其中 8例为I型糖尿病患者、22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 13:17,年龄 34~69岁,平均年龄(46.5±2.17)岁;病程 4~12 年,平均病程(5.8±1.36)年;其中I型糖尿病患者6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未见差别,不会影响该次统计数据。

1.2 治疗方法

以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者患者:针对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液注射,3次/d,注射时间在餐前15~30 min,按照医嘱和病情,可于睡前加注一次。随着病情变化与血糖监测结果逐步调整剂量。日剂量通常控制在0.5~1/kg(体重)。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即于餐前30 min服用甲苯磺丁脲片(国药准字H44023151,规格0.5 g)3次/d,0.25 g/次,结合病情需要适当增加病情,每日最大用量不得超过3 g。同时教育指导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自我检测,将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告知患者,让其做好记录。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饮食护理:由专业的营养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内容包括搭配日常饮食结构,学习常用饮食食谱,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对其饮食量予以合理控制,注意增加土豆、玉米、蔬菜等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在饮食上做到定时、定量、定餐,控制每日总热量[2]。诸如各种糖类、蜂蜜、糕点等高糖食物禁止食用,且需保证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注重荤素协调、粗细搭配,动物肝、肾脏禁食。1个月后评估临床疗效与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利用该院自制表格对患者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合理饮食、血糖监测等多项遵医行为评分,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问卷各条目平定者信度值为0.83,信度与效度较高,可对患者遵医行为做出敏感反映。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分别为(10.14±3.01)、(10.17±3.02)mmol/L,餐后 2 h 血糖分别为(13.54±3.08)、(13.51±3.09)mmol/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论是空腹血糖(6.68±2.15)mmol/L还是餐后2 h血糖(10.04±2.11)mmol/L均比对照组(8.01±3.11)、(11.27±3.02)mmol/L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指标评分[按时服药(89.18±1.40)分、坚持运动(90.23±1.05)分、合理饮食(91.24±1.04)分、血糖监测等(90.02±1.44)分]比对照组高[(72.15±1.07)分、(73.14±1.21)分、(75.22±1.07)分、(74.18±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选择的食物越来越多,由此也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率。作为现阶段临床上发病非常高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一般很难彻底治愈,且病程很长,一旦未采取科学正确的控制方法,那么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糖尿病患者不能只依靠药物治疗,还需控制患者饮食,进一步控制血糖,防止病情恶化或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出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进而对治疗十分抵触,不配合饮食控制,所以在控制患者饮食的过程中,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引导患者与护理人员相配合,积极接受护理干预。并立足于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果,根据患者每日营养摄取情况,控制与调整摄入的热量与碳水化合物。

对医护人员而言,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引起重视。①对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多加关注。须知,治疗糖尿病的一项有效方法就是规律饮食,且其在控制血糖与减轻临床症状上也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均需要按照一定的膳食管理,不然就无法巩固药物疗效。开始实行饮食控制者一般均是超重型,摄入热量应少于必须量,以平稳而有规律的减少体重。饮食原则需结合患者体重与年龄,包括计算运动量来控制饮食摄入,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调整好。除此之外,还需认识到,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对饮食治疗的认识与认可度较为匮乏,因此,在实施饮食护理时还应以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中心为此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不论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 h血糖均比对照组低(P<0.05);且各项遵医行为指标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度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饮食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效果较好,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遵医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程瑞莲,张晴,颜美霞,等.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肥胖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15):1872-1873.

[2]彭淑华,李庭毅.糖尿病护理品管圈运行方式与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1):813-815.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满意度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