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可遇不可求的综述报道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重视检察工作纪实》采写经过和体会

2018-04-03 13:16郭洪平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稿子检察

■郭洪平

2017年10月,根据报社安排,我采写了《亲切的关怀 殷切的期望 巨大的鼓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重视检察工作纪实》这篇综述报道。该稿作为检察日报社大型策划——“喜迎十九大·五年检察工作巡礼”系列报道的第一篇,在《检察日报》2017年10月11日一版突出刊发。

稿件刊登后,系统内的反响比较好。最高检主要领导两次对这篇稿件进行表扬;最高检新闻办负责同志专门打电话给予表扬;最高检机关有几个我认识的同志也发微信表示肯定。另外,“喜迎十九大·五年检察工作巡礼”系列报道获得2017年度中检报业“十佳影响力报道”。

说实话,当记者的,都希望别人能认可自己的稿子,但一篇综述报道能有这样不错的反响,压根儿没想到。写稿之初,想得更多的是:只要别写得太烂、能通过审稿就行。至于表扬、肯定、反响之类,开始没有奢望这些,因为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篇稿子确实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不过回顾这篇文章成稿的经过,想想也并不容易。

三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这组报道题材重大,策划立意高、视野大。“喜迎十九大·五年检察工作巡礼”是报社2017年9月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策划的一组重头报道,原定写七篇,主要包括服务大局、保障民生、检察改革、反腐倡廉、法律监督、规范司法、党的建设等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重视检察工作纪实》这篇,原来方案上没有,是后加上去的。我认为,这一篇加得还是很有必要,符合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五年检察工作的实际,有了这样一篇策划,整个系列的层次、分量、纵深感等,都显得不一样。从后来政法几家媒体刊发的迎接十九大铺垫报道来看,本报仅凭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检察工作这一个策划,就让人眼前一亮,所以,报社的这个策划抓得很准,也很独家。

第二点感受,可遇不可求。这篇报道刊发后,不少人说好,报社也有一些同事夸这篇稿子抓得不错,说我逮住了一个好题材。要我说,不过是巧合而已。这种题材,对一家专业报或行业报来说,确实非常稀有。对一个普通记者来说,可能多少年新闻生涯不见得能碰上,完全可遇不可求。印象中,这种事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时政类报道,一般也只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这些“航母级”的大媒体才有资格触碰,其他普通媒体轻易碰不上。这种题材能分配到我手上,完全是一种幸运。

第三点感受,有一定气势。这篇报道,共分四个部分,全文7300多字,登在报纸上,一版转二版,洋洋洒洒占去好大版面。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全文读来还比较贯通,意思也比较集中,虽然文长,但不啰嗦,稿件通过结构、语言、情绪等方面的安排和调度,读起来给人一种开阔、通透的感觉。报社领导和最高检办公厅、新闻办等都认为“写得有气势”。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发蒙”阶段。

上面说了,这篇稿子原来没有,是后加的。原先“喜迎十九大·五年检察工作巡礼”系列报道的方案一共是七篇稿子,报社给记者分任务时,大约已是去年9月中旬左右,要求每篇稿子写4000字左右,七篇稿子在国庆节前全部写好审完,国庆节后就开始刊发。

大约去年9月23日,突然听说这组报道要提速,而且还临时增加了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重视检察工作的内容,要求很急,作为该系列报道的开篇,在国庆节后一上班就要推出。很荣幸,任务落在了我的头上。说实话,第一反应,我觉得话题太大了,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这样的题材第一次碰到,不知如何下手。同时,我也有不少顾虑,怕写不好。还有,当时只是说要写这个稿子,但没有任何材料可给我参考,所有素材都得自己去找。所以,在接到任务的前一两天,自己完全没有思路,头昏脑涨,焦虑不安,不知道这个稿子如何操作,脑子一度发蒙。

第二个阶段,“有点感觉”阶段。

任务推不掉,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还有点老经验、笨办法。于是,先找材料,从十八大召开的第一天找起,用一天时间,逐天逐篇翻看检察日报电子版首页,五年内容,1700多个网页,把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等论及检察工作、或与检察工作有关联的、“长得像”的内容,全部找出来,存好、打印,至少几十万字。然后,闭门不出,再用一天时间研读这些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属于预防犯罪的,放一堆;属于公益诉讼的,放一堆;属于检察改革的,放一堆;属于其他方面的,放一堆。如此这般,边整理边思考,脑子里临时闪出火花也赶紧记下来,等全部资料看完、整理完的时候,一些主要的条目、关节点等已经记了五张A4纸,此时,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但稿子的轮廓有了,要写几部分、每部分都装什么,大致有了规划。于是,趁着思路还在惯性运转的热乎劲,赶紧把提纲列出来,推敲两遍,逻辑上没有问题便开始操作。

第三个阶段,“写嗨”阶段。

有了内容,就不愁稿子。原来的紧张情绪多少有了一些舒缓。这篇稿子,大概是9月23日布置给我的,要求国庆节前交稿,但我9月24日左右才渐入状态,一天时间找材料,一天时间看材料,真正写稿的时间是两天半,到9月29日上午基本写完了,下午又改了半天,作了些润色和加工,9月30日上午正式提交审稿。

回想这次写稿,确实比较有意思,前期觉得特别难写,等找到了内容,梳理好提纲,后期又写得有点收不住,大有“写嗨”的感觉,如果不是考虑到篇幅太长,怕审稿通不过,很可能会写到一万字以上。而且,写作过程中,竟然有几次“小激动”,差一点把一些场景、氛围写过头。比如,文中第四部分写到习近平总书记向最高检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国际检察官联合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发来贺信,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以最快速度把贺信传遍世界的时候,正在各种终端观看或收听新闻的检察干警如何如何高兴时,我用了“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部门主任王治国审稿时,改成了“无比激动”,我认为改得收敛了、客观了,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三点体会

第一点,把握大气、厚重的格调。尽管是首次操作这类报道,但自己的感觉是,写与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的稿子,政治性、分寸感特别重要,通篇都要把握好大气、厚重的格调,原因很简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言一行绝非随意,关系到方向和引领。因此,如何行文,如何表述,需要好好想想,既不能说高了,也不能说低了,既要平实中掀起一点波澜,又要做到抒情中不显得生硬,遣词造句、表达感情,恰当的分寸特别重要。而分寸感又似乎存在于每个作者心中,如何把握,需要自己好好体会和领悟。

第二点,思想的提炼很重要。照相有个对焦的问题,写稿子也是一个道理。一大堆材料,庞杂的内容,选择哪里作为聚焦点,关系到一篇稿子的成败。所以,没材料时赶快找材料,找到材料后要反复研究材料,宁可看材料的时间多一些,也不要上来就写,什么都还没弄清,写出来的稿子,意思和逻辑也是糊涂的。俗话说,想得清才能写得清。操作重大的时政题材,主题的提炼、结构的提炼都特别重要,聚焦要聚到独到处,要聚得恰如其分。还有,平时也要做些积累,关键的时候才有得可用。就像修理工的工具箱一样,里面要准备些有可能要用到的各种“小零件”,没事的时候自己备点,等需要的时候,顺手就能拿出来。

第三点,画龙点睛的语言不可少。主要包括一些文学性的语言、散文化的语言、诗词、警句、典故等。这些语言,用在文章的开头或段落某处,会起到“增亮”“提鲜”、快速切入主题的作用,我把这些语言统称为文章的“调料”,这跟我们做菜一样,你不可能不放酱油、醋、葱、姜、蒜、味精这些东西,没了这些调料,菜会淡而无味,难以下咽。写稿子与此同理,如何吸引人看下去,让一篇文章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你总得在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所安排吧,所以,写综述或述评类报道,比较见效的做法是,给文章加“调料”,当然,加什么、加多少要把握好。个人的体会是,一篇大的文章中,一定要有“调料”,但切记宁可少不可多,点到为止即好,超出了读者的接受程度,一定会又“腻”又“厌”,让人反胃。

这篇文章中,我也尝试用了一些类似的语言,如“回望历史的镜像,我们不难找到温暖的记忆”“5年来,有这样一句嘱咐,至今回响在广大检察人员的耳畔”“念兹在兹,时常萦怀;关心爱护,从未间断”等,总体上,量不算多,每一部分都有一两句,但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或引领主题、或联结段落、或区分结构等,刊发后,总体看是适当的,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报道。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稿子检察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拖稿的各种理由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