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泡子沿废弃采石场刺槐客土造林初报

2018-04-04 00:48曲广伟
防护林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桓仁客土采石场

曲广伟

(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 本溪 117200)

泡子沿废弃采石场是20世纪70年代生产队开山采石形成的产物,虽然满足了当时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需要,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副业收入,但也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该采石场边坡长、开采面积大,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一直是困扰我县生态建设的难题。因此,泡子沿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地曾经多次采取刺槐种子直播、植苗等修复生态措施,但终因石块多、土少、瘠薄、阳坡水分蒸发量大、保水保肥能力极差等因素而失败。2001年我们结合当地气候、立地条件及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尝试在废弃采石场不同坡度进行客土营造刺槐试验,经过15年生长已郁闭成林,取得了较好的造林效果。

1 废弃采石场概况

桓仁位于辽宁东部山区、浑江中下游,地理坐标124°43′—125°47′ E,40°255′—41°34′ N,属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4 ℃,平均活动积温3 184 ℃,年平均相对湿度66%,年均无霜期138 d左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538 h,年均降水量870.4 mm。泡子沿采石场位于桓仁县桓仁镇泡子沿村,201国道道边,坡向南,坡度38°,大部分区域为石渣、石粉,局部含微量山皮土,废弃采石场面积4.32 hm2。

2 材料与方法

2.1树种选择

刺槐是优先选择适生树种,在桓仁地区表现良好,为多年生乔木树种,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抗逆性强的特点。苗木选用一年生一级截干苗,截干高度10 cm,地径0.8 cm以上,根系发达。

2.2造林方法

由于采石场土壤结构较差,其保水保肥能力极差,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含量很低,养分不平衡,为此采取客土植苗造林,造林前刺槐苗用保水剂浸根0.5~1 h,栽植密度2 m×3 m,栽植穴规格30 cm×30 cm×30 cm,客土量每穴两锹,即1土篮土可以栽植2株。栽植苗木深度,以高出苗木原根际土印3~4 cm为宜。植苗苗根系要舒展不窝根,埋好不露根,分层踩实,土上覆一层碎渣。

2.3调查方法

泡子沿采石场总面积4.32 hm2,其中山脚下缓坡1.46 hm2,边坡2.86 hm2。为了进行观测,我们将边坡按等高线平均划分为边坡中上腹和边坡下腹,形成三个区,即:边坡中上腹1.43 hm2、边坡下腹1.43 hm2和山脚缓坡1.46 hm2。

2.3.1刺槐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调查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均匀布设有代表性的地段,样地设置为带状样地,带宽5 m,机械布设,样地面积确定为每种坡位6 670 m2。同时调查刺槐适应性及长势情况。

2.3.2林分因子调查方法对三个区分别采用标准地调查,在林内选择有代表性林分设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固定标准地667 m2,临时标准地1 333.3 m2。包括郁闭度、树高、平均胸径、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同时对地被植物种类进行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成活率、保存率调查

调查时间分别于2001年9月和2003年9月,结果见表1。

表1 泡子沿采石场不同坡段苗木成活情况调查表

由表1中可知,山脚地势平缓、土壤含水及保水能力相对较强,水分蒸发量相对少,栽植后苗木成活率、保存率较高;边坡下腹浮石稳定,土层较薄,水分流失稍差,成活率稍高;边坡中上腹,浮石相对少,碎石及岩土不够稳定,水分极易流失,成活率最低。

3.2林分因子调查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结果见表2。

表2 泡子沿废弃采石场不同坡段刺槐生长情况调查表

由表2看出,边坡中上腹树木生长较差,边坡下腹次之,山脚缓坡最好。由于边坡上腹碎石及岩土不够稳定,滚落碎石块、干旱程度高等原因造成损毁。

4 结论与讨论

4.1客土造林在一定范围内改良了采石场土壤的结构,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缓解了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低的问题;采石场边坡客土造林可以郁闭成林,偏陡的边坡中上腹不稳定,易造成水土流失,树木保存率低,应该考虑平定边坡后再栽植,可获得更好生态修复效果;客土造林投入修复成本低,方法相对简便。

4.2在树种选择上,应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态功能。刺槐是桓仁地区栽植多年的适生树种,具有耐贫瘠、耐干旱、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绿化效果好的特点,易于存活与生长。同时,又是固氮植物,能不断地改善土壤结构与微环境,为其他物种侵入创造条件,促进采石场植物群落的演替。

4.3泡子沿废弃采石场客土栽植刺槐生长状况良好,地被植物初步形成,有苍耳、泥胡菜、鬼针草、拉拉藤、泽漆等,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自然恢复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1] 方华,林建平,莫江明.采石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J].生态环境,2006,15(3):654-658

[2] 陆志敏,吴鹏敏,汤社平,等.废弃采石场绿化树种选择及其配套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6(3):60-64

[3] 黄蕊,薛竣桓.浅析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J].农业技术,2014(4):253

[4] 权东计,刘建军,王得祥.人工裸露地面的植被建设初步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3,(6):46-49

猜你喜欢
桓仁客土采石场
孙喻奇
采石场大变身
摘蕾和采收期对桓仁山参品质的影响研究
好山好水出好米
Dyeing a “Blue Lagoon”black
桓仁蛤蟆油膨胀度与浸泡时间的试验研究
某采石场职业病危害评价探讨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工序及其规范探讨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地震及降雨渗流条件下铁路生态边坡客土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