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课的聆听训练探究

2018-04-04 09:28梁匀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实践

梁匀

摘 要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可以伴随着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因此被称为最有情感的艺术。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我们出生开始,音乐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从最初的无意识,到后来听音乐懂得欣赏,这是一个不断成熟与发展的过程。音乐听觉的形成较早,6-8岁时基本形成稳定的听觉能力,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好处于小学低年级(1-2年级)阶段,也正是儿童真正意义上接触到音乐学习启蒙时期。教师需要对绝大多数孩子音乐能力的培养足够的重视,若能在课堂上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初步学会体验和感受音乐,对此,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并在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引导下,学生能够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词 小学音乐;聆听训练;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79-01

一、小学低年级音乐聆听与训练

(一)音乐聆听

人们常说聆听大自然、聆听心声、静静聆听等,这些是音乐聆听。其实不然,聆听作为一个动词,需要集中精力,运用自身的器官去感受外界传来的声音,然后以自身的情感去了解音乐的内涵。纵观我国的音乐课程发展历程,音乐本身的科学性在逐步的弱化,过多的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以及学生的音乐实践。这种弊端的存在往往会影响到音乐课堂当中,甚至对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产生影响。如何找到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是困扰音乐教师的难题。

(二)低年级音乐聆听训练的意义

低年级音乐聆听训练的意义:(1)有利于练就内心音乐听觉。(2)有利于提高读谱和识谱能力。(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低年级阶段的音乐聆听训练是为音乐实践服务的,因此,聆听中对主要音乐要素的训练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音乐素养。音高、节奏、旋律这些都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聆听感知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付诸于音乐实践去表现音乐。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小学低年级开展音乐聆听训练,正是我们迈向音乐学习大门的第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能力,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为中高年级的音乐学习做好铺垫,也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好扎实的音乐基础。

二、聆听训练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的方法探究

(一)聆听音高

音乐学习中最为基础的训练是音高训练。“音起源于物体的振动,这种振动在空气中造成音波,音波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由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于是就给人以音的感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掌握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是完全不可行以及没必要的,如只需要对于钢琴上小字组、小字一组以及小字二组中,除偏音外的五个基本音级的音高能做到准确听辨和掌握就好。熟练把握这五个音高的位置,逐渐让学生形成音高的记忆,将会对教师后续针对的唱歌教学和器乐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节奏中的聆听训练:模仿法

节奏来源于生活。笔者以模仿法为例,对聆听训练中的节奏进行简要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到处充满了吸引力和色彩,往往能带领着我们去探索奥秘。生活之中就有很多的片段都是节奏的,往往我们忽略罢了。一种无形之中的节奏,比如人的呼吸,是有规律可寻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多关心一下自然与社会,这样的话就能够感受到节奏的魅力,产生灵感,帮助学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節奏的魅力。如模仿雨滴的声音:滴答、滴答简单节奏,教师可以以其为基础,编创一些简单的旋律。学生能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音乐,学会音乐,体会音乐的乐趣。

(三)旋律中的聆听训练

旋律作为音乐的灵魂,是由多种音乐要素组合而成的,其中音高和节奏两方面为主要因素,产生形态各异的旋律线和节奏型,进而形成千变万化的旋律。教材中涉及到的人物、动物形象这是当前低年级常见的,且内容更趋向生活化,朗朗上口,很容易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一切都十分的好奇以及充满兴趣,因其声带细小、柔弱,音域窄,声音听起来又轻又脆。这一时期的孩子容易在歌唱时大喊大叫,声带易受到损害,导致声带变厚,歌唱声音也会随之变得沙哑,教师在鼓励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的同时,运用一些聆听训练方法,在演唱的同时,把同学们的带入到设计的情境中,让歌曲的旋律预先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的唱歌就会更有感情,旋律感也会更强,喊唱现象也将相对减少许多。

三、结语

毋庸置疑,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作为教师,对尚未入学的孩子进行过多的干预是很难的,但是若能在低年级时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聆听训练,同样将收获颇丰,对他们将来的音乐学习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依据低年级学生所具备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设计音乐聆听训练教学方案是为其打开音乐的大门至关重要的一步。研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与学习音乐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帮助其形成良好音乐素养。

喜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学会聆听音乐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意义,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的同时,其实更要学会音乐。在这个过程中,音乐老师需要与学生沟通交流以及打好关系,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各种情感,感官与情感的交织,游戏的互动,对于生活的关怀与热爱,这些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巫晨璐.为低年级学生找寻适合的音乐教学法[J].江苏教育,2018(81):79-80.

[2]付珊珊.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79.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实践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