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8-04-04 09:28周春晓
读写算 2018年2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德育渗透阅读教学

周春晓

摘 要 语文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使其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观照学生的生命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文字;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242-01

小学阶段的日常语文教学应当围绕语言文字的训练展开,语言既是基础,又是未来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坚实语言基础和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含义

(一)小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基础性课程,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育人道理,成为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德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将高深的育人道理浅显化,使其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知。

(二)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逐步构建体验式的阅读教学,令学生在真实地生活情境与以往的生活经验中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体会文本中的道德观念乃至践行道德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资源

(一)精神文化是民族发展之基,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也体现在我国的文字与文篇之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包含了较多具有人文精神的篇章,唤醒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精神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一些科学探究、科技力量等内容的文本,启发了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探究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蕴含的深层思想,体味科学技术带给社会的巨大改变,由此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小學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叙事类篇章,尤其是经典故事。故事中描绘的情节与人物特征都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成为学生生活的典范,启发学生的道德认知。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经典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与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彰显出作者表情达意、谴词造句的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在指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词句上下功夫,抓突显主旨的中心句、浓缩内容的概括句、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课文中人物的言行隐含着人物的身份、个性、情感、性格、阅历以及说话背景等诸多信息,关注人物的言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人物的理解,也会在爱憎的感受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二)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通过细节描写、排比、拟人、想象、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所以,感悟表达方法也是激活语言文字的有效策略。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悉心地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从而发现语言之魅力,感受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情感与情绪,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放飞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心灵震撼,更可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磁场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感悟生活。这是想象赋予人类最独特的财富,也是学生最大的思维乐园,更是语言文字最大的魔力。

四、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重点字、词和文章阅读内容进行知识分类与剖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哪些字、词,文章段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进而在备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训练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句子提出问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为其未来阅读、写作过程中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情感、进行情感表达做好准备。大声朗读,熟读成诵。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学习方法是朗读,以情感朗读为主要训练手段,通过文本朗读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思想、感受和真实情感,体验文章的语言、内容、艺术和结构美,在不知不觉的朗读训练中提升语言理解技能。

(二)片段的描述是作文的一个关键点,它可以自仿写开始。教材的很多优秀段落都使用了特殊的句型,学生可以就此进行仿写,进行模仿写作和文字语言训练。模仿训练不只是句子的具体写作,还要对构段法进行仿写。教师要引导学生介绍某种事物的两个特征,并通过句子学习如何使用这两个特征,“……不仅……而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方法,这比教师对承上启下角色过渡部分的无尽使用要有效得多。教师要让学生的想象练笔在文章的留白处,从而强化文字的语言训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呈现出意犹未尽的留白,实际上是留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写,将文章的省略部分找出来续写,对文中有较深意味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写,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获得较大的提高。

通过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字,对于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娟.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技巧[J].考试周刊,2016.

[2]车丽娜,徐继存.学校课程建设的合理性省察[J].课程·教材·教法,2016.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德育渗透阅读教学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