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设计的研究

2018-04-04 09:28李雪靖
魅力中国 2018年4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李雪靖

摘要:核心素养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应运而生,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将“核心素养”作为本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以及归宿点。但由于推行时间过短,教师在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迎来了新的挑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标准》提出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对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教学与评价中以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但目前关于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障碍,于是本文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评价的设计四大方面在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中的设定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理查德·阿兰兹说过:“教学目标是设置会给教师和学生一种方向感,并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目标。”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对 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重视知识与过程、技能与方法两大目标的设定,缺少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讲解大多是针对高考和学业测试的知识点,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从最终目的看教师和学生的目的都是如何取得高分,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类目标的设定就丧失了对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就偏离了 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性。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

经济生活、道德与法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与生活四本为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科书中的必修内容,从四本书的名称可以发现,经济、道德与法治、文化、哲学四本书都离不开生活,这也就强调了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提出了要具有生活性、时代性等要求。在对学生进行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但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學忽视了这一点,部分教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设置问题过难、案例选择与时代发展脱节,从而降低了学生对 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导致对学生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性过低。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与学生和国家导向脱节

教学活动的开展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对于教师而言能够更快地达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致力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提升的导向性、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目前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师在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设计中对于教学活动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在教学活动的创设导向、主题、参与上存在不足。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设计的解决策略

自2015年核心素养在我国提出,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师对于该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还存在不足,于是在教学设计上出现了核心素养与教学设计相脱节的现象,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例外,本文根据在教学设计中发现的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在教学目标设置中体现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总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并指出了核心素养培养涵盖的四个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此要设计全面涵盖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要素的四个要素的教学目标,即在道德与法治认同方面,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在理性精神方面,培养有 、有理智的中国公民;在法治意识方面,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在公共参与方面,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4]其次,教师还要分析教材内容对其进行细化,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设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最后,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参与、关爱社会、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等等。

(二)在教学情境创设中贴近学生生活服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设计教学情境时,对于教学情境案例的选择应该秉承“知识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实的情境。其次,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可被学生接受的、学生感兴趣的入手。然后,教学情境的设计一方面要关注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观念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等等。最后,教学情境的选择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

(三)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首先,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选择时,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吸引学生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想学、乐学。其次,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要避免偏离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情况的出现。然后,在活动问题的设置上要设置有效、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此外教学评价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形式,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评价形式对自身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及时发现自身需要完善之处,及时改正,另一方面还可以推动学生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精神的形成。

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初级中学多元长效评价机制的探究。课题类型:小微课题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教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