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文本意境品读“无韵之诗”
——高中散文教学实效性探究

2018-04-07 14:54詹大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实效性意境散文

◎詹大军

散文是拥有隽永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细腻的情感表达的一种文体。而高中语文课本选入了大量的散文,就是希望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去体会文学作品的奥秘,但作为高中语文鉴赏难度最高的散文,光有学生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虽说现在散文鉴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是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讲授散文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产生共鸣不过这就需要探究散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散文理解不到位 散文的文体不同于其他叙事文,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通过某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某个细小的现象来表达作者对人和事的独特见解,这其实对学生的思想觉悟要求比较高,也就是通过自身直观的感受欣赏散文,从而达到和作者心灵上的共鸣。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可以比较繁重,且生活阅历较为狭隘,如果没有教师从旁辅佐,很难对文章有比较通透的理解。

2.教师没有预设内容过多 考虑到学生普遍对散文知之甚少,很多教师在教授散文课程的时候,教案的内容过多,并且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学习进程的差异性,使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判断的过程,不仅如此,教师还会把学生引进早就确定好的判断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约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不够活跃,甚至会消耗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1]。

3.教学模式单一 在现在的很多散文教学课堂上,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没有注意落实这一块,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的参与度较低,而新课标要求“在习以为常的事和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优秀的作品常读常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少一些功利思想,真正把质量教学融入整个课堂,切实的引导学生提高散文鉴赏能力,使他们能从课堂上获取相应的知识。

4.教师教学热情不够 感染别人的前提是感染自己,教师在教授散文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一篇散文出来,教师没有足够的热情对散文进行分析理解,对文章没有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不能使他们在精神层面获得富足。这其实也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是很到位,在自行备课的时候没有完全沉下心进行带入思考,而这种方式是教学的大忌。

5.忽视教材的示范作用 在高中教材中,所选的散文文本都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把散文阅读和写作合二为一的进行整体教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写作和阅读进行分开教学,使原本可以用于散文写作的阅读案例失去了原本的示范作用,不仅导致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没有获得提高,还造成了现有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效率低下。

二、散文教学的意义

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而在教师进行散文教授的过程中,学生好似走过一个又一个精神之旅,而在整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散文中丰富的知识都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他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并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再次,散文作为古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已经有上千年的发展,必然保存着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学生在学习散文的时候,不仅可以吸取前人文化的精华,更是在现如今这个大背景之下对散文文化进一步发展壮大,不断使自己的鉴、阅读和写作能力获得提高[2]。

三、散文教学的实效性方法

1.透过现象看本质 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散文作家总是用精粹的语言创造文章的意境,表达深邃的思想,力求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因此,在阅读欣赏散文时,我们要透过优美的文学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诊视作者心灵[3]。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作者首先交代了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同时也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教师在进行教授的时候就要把握好这一点,引导学生跟着作者陛下提到的场景移动,但同时需要透过这个场景描写本身体会作者更深层次的含义,从而和作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2.深入散文意境 情境相生,顾名思义就是情由境生,而境又是表达情感最好的载体。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的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到散文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的内涵,正确的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品的意义,从这一个层面上讲,散文教学也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的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情境交融的鉴赏方法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结合当时的处境,把主、客观景色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此文的鉴赏,我们可以体会到北平秋天的寂静凄凉,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清新酣畅的文风,而后再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展示文本内容的同时,通过音效和图片来创造出相关意境,等学生有一定的情感带入之后,再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孤寂眷恋之情,最后再大声朗读,与作者一起拥抱秋天,体会作者感情的升华。事实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意境,其目的就是要把作者难以表达的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对此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加强情感体验程度 散文的特点是随意自由,如日常闲话般率性真诚,自然流露。在表达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情感上,散文是最好的抒情载体,它能最详细的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最直接的情感。散文教学的实质就是把现代散文的基础知识和文中产生的美感结合起来,让学生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理解。如巴金散文《小狗包弟》,也许因为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因此常常出现在作家笔下。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用它们特殊的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这篇文章看似情节简单,但如果对文章的大背景不了解,就很难把小狗包弟的命运所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捋出来。作者对小狗包弟的一系列描述实际上是对当时的人的一个折射,用沉重的行文和小狗包弟的全部经历折射出人与人关系的畸形,人性的扭曲以及美好事物都惨遭摧残的时代背景。所以教师在鉴赏这篇文章时,要善于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明白作者深层次的用意,而不是只浮于表面的以为只是表达对一只狗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散文作品,他们或浅或深的表达作者的观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更加仔细和认真,虽说散文一直是鉴赏文章的难点,但只要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配合,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特点进行赏析,让学生都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深层用意,并且适当的把散文写作和阅读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一个清晰的散文知识框架。而同时,学生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自行体会和归纳散文写作的特点,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兼顾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唐胜天.高中现代散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113-114

[2]王鑫鑫.走入文本意境品读“无韵之诗”——高中散文教学实效性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4-5

[3]谭相万.高中散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7(35):276-277

猜你喜欢
实效性意境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