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中的有效教学行为

2018-04-07 14:54黄燕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探究

◎黄燕平

对于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学生的高效行为可以提高整个教学的成效。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风格等,采用适合他们的有针对性的方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行为,让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够在初中数学的天地里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

一、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组织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虽然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但是在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差异。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会决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学中学生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帮助那些学困生,找到他们成绩落后的原因,这些非智力因素是教师重点要研究的因素。例如,有些学生对数学活动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与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机会。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背后的数学内在规律,去发现数学当中的生活化因素。如,让学生思考蜜蜂为什么把蜂房做成正六棱柱形,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能是“鸡蛋形”的,以及商品促销中的打折问题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有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行为也包括去鼓励学生的数学自信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让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学生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参与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求知欲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的描述性、美术的直观性、体育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学习要有对知识的渴求,也就是求知欲 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求知欲的一个切入点。

三、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

1.从生活化的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数学这门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呢?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需要把身边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都引入到课堂中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和直观形象生动的生活练习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在生活中主动的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去生活中寻找隐蔽的数学现象。比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让学生观察两栋教学楼,并提出怎样在两栋楼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在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引导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笔者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经过讨论后,再给出结论。对于那些难度较大,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先陪着学生一起读题,分析题目,从结果入手,寻找条件,推出结论,进而使得学生学会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做题目。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注意配套课堂,以通过课后的练习使学生再次加深印象。

四、从学生的兴趣偏好出发,去创设互动性的数学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知识点的讲解,要用新颖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直观情境打造,让学生融入到一定的氛围环境中。对于学生来说,直观化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语言。所以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要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讲“正数和负数”时,教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地某日最高气温为12℃,夜晚由于寒流入侵,气温骤降了16℃,请同学们求出寒流入侵后的气温。这样的小例子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原有的知识网络中,感受到新的知识的渴求性。因为原有的知识可能无法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解决问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为了满足他们探究学习的需要。

总之,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体现出高效化和有效化的特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数学知识探究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