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4-08 03:11杨山峰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郑州451200
物流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物流

杨山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郑州 451200)

YANG Shanfe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zhou 451200,China)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两大转变,一是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二是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而内涵式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点对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尤为重要。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还有待明确,教学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在明确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同时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富有特色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其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1 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

一般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和合作办学本科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具有“校园独立、招生独立、财务独立,部分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等与校本部共享”等特点。从学生特点来看,与一本和二本学生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依赖性较强,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民办高校的学生也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如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较强等。

具体到物流管理专业,对于物流人才的定位,目前相对统一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4个层次,即物流理论研究人才、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和物流作业操作人才。对于物流理论研究人才和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其主要侧重于物流学术研究和物流统筹规划,主要由国家重点大学和具有传统物流管理专业优势的高校培养;对于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其主要侧重于物流应用技能,主要由设置物流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培养;而对于物流作业操作人才,其主要侧重于物流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由设置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类高校培养。

综合考虑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目前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笔者认为民办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定位于“着重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重点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国内外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2.1 国外经验借鉴

2.1.1日本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范围宽泛,基础扎实。日本大学的物流课程设置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范围宽泛,基础扎实”为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物流课程还有与之相关及衍生的课程,还将整个课程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范围宽泛的课程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物流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还能探索到学生真正的兴趣所在。

第二,注重物流人才的一体化培养。除了大学和公司对物流人才进行培养之外,还有物流协会。日本的物流协会协助政府进行相关的调查,推广新型的物流技术,促进国内外物流学术交流。正是因为日本的大学、企业和协会三者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物流市场并不缺乏专业的人才。

2.1.2德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德国已经创立了双元制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分析如下:德国物流业的发展与其发达的制造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德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一边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教育,另一边在企业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着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企业还会给参加实践的学生发放实习津贴,这种形式被称为“双元制”。双元制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德国物流大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扎实,而且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强。

2.1.3英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英国的物流课程设置模块化突出。英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上课所用的课程表并不是以课程数量来进行划分的,而是以模块来划分的。模块是所学课程的集合,它是由若干门相关的课程构成的,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又是由若干个模块所构成的。所有的模块彼此紧密连接,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目前,英国高校的很多课程都很独特,物流教育更是被作为典范广泛引用。

2.2 国内经验借鉴

2.2.1香港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香港高校把物流人才进行分类培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被齐称为“纽伦港”,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因此香港高校最早开设的物流课程都是与航运相关。根据香港浸会大学物流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香港的大学将物流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应用技术型,第二类是理论研究型,第三类是均衡型。第一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香港的高校普遍采取这种模式。

2.2.2大陆内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内陆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下面主要以宁波大红鹰学院和西京学院为例,对其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

(1)宁波大红鹰学院—首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

宁波大红鹰学院为规划本科教育建设提出以能力为主线、“一主三辅”(即以应用型为主,以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为辅)的探索性人才培养思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是始终强调能力培养,包括技术应用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潜在发展能力等的培养,其将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与“一主三辅”的综合培养要求紧密结合。

(2)西京学院—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以社会需求为指导,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根据当地经济需要和自身特点,吸纳大量企业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坚持学以致用,强调人才培养的相关性和实用性。第二,从“做”出发,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做”字,使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在“做”中提高。

3 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剖析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五位一体”科学设置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必须要根据物流管理的专业特点及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真实需求,在充分考虑到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此,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5大模块,即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实践教育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真正的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五位一体”科学设置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第二,整合教学内容。民办高校要根据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改革物流专业教育作为工作的重心。在教学内容上,要删除课程重复或陈旧的部分,吸纳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应用成果,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前瞻性原则。在整体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将该物流专业的课程针对职业素质、职业技术、核心技能和拓展知识这4个方面进行重新规划,以技能训练为改革的核心方向,积极塑造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工作的信心和兴趣。

与此同时,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选取、课程的开设时间、教学所用的时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等,都需要根据物流工作岗位的真实需求进行严格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理论授课的总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在总学时中的比重,着重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并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优化。

图1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基本结构

3.2 产教融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无论对于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还是企业的招聘来说,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学校角度看,“订单式”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学生与企业直接接触的实践平台。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深入到生产或销售企业的物流部以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实地了解物流运作的全过程,提高物流各作业环节的操作技能,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甚至工作岗位,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还有助于民办高校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灵活的特点,科学调整物流培养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从企业角度看,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企业招聘到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且能够快速地投入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消除了大学生在企业中的过渡期或适应期,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3 积极探索“互联网+物流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一,利用互联网搭建物流专业即时学习平台,即采用“互联网+物流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育教学跨越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得教学体系变得碎片化、网络化、平民化。“碎片化”主要是由于社会上高级物流人才的工作时间较长,想要将他们集中在高校上课时间进行课程讲授费用较高,而互联网则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限度地扫除了这一冲突性障碍,解决了集中教学带来的问题和麻烦;“网络化”主要是革新传统课堂,将微课、手机课堂、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引进物流专业学习当中,通过校企合作改革教育资源,设置专业化的“互联网+课程”。

第二,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教学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物流教育模式转变。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从而将课堂的针对性和直接性与网络教育的趣味性相结合,避免一味说教和填鸭式教学,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将传统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和线上教育的知识性教学相结合,促进认知和技能的整体提高;将课堂授课和课下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3.4 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4.1创办物流实训中心

创办物流实训中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流管理流程和实际操作技能。我国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能力有计划性地创办物流实训中心,在实训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功能模块进行划分,设置运输岗、配送岗、仓储岗、流通加工岗等模块,并针对不同模块安排相应的课程内容,实现“能岗对接”。物流实训中心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物流实训中心课程体系

在构建实训中心课程模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物流实训岗位的专业课程要明确,同时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岗位课程,实现“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物流岗位课程模块学到相应的物流操作管理技能。

3.4.2完善实践教学方法

第一,体验式教学法。为了加深学生对物流运作流程的了解,学校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建立模拟实验室,利用物流流程将现代物流的众多核心活动串联起来,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达到物流一体化的模拟效果,提高学生对物流知识的掌握能力。

第二,“理论+现场”教学法。通过“理论+现场”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师亲自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通过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于渝飞.基于民办高校实用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0):151-153.

[2] 沈爱明.民办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导向分析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12):157-158.

[3] 谢五洲,王珍.我国物流人才教育与培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108-109.

[4] 曹细玉,殷彬.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4):138-139.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