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 镜头里的红色细节

2018-04-09 17:05吴志菲
中华儿女 2018年1期
关键词: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毛主席

吴志菲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一位年轻的女摄影师紧紧握相机,不断调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赶紧换,生怕耽误任何重要的镜头。为了抓取最好的角度,她将身体探到城楼护栏的外边。

她就是著名“红墙摄影师”、有“红色世纪波”之誉的女摄影家侯波。这张名为《开国大典》的照片成为她的代表作,而“开国大典上唯一女摄影师”则成为与她相伴一生的头衔。

2017年11月26日,侯波与她所眷恋的世界、与她所投身大半个世纪的摄影事业,永远地诀别了。

侯波的一生充满传奇:出生时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13岁即投身革命参加抗战,14岁加入共产党奔赴延安,25岁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南海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拍照12年,十年动乱饱经磨难,改革开放后重获新生,71岁时担任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创会主席……

“我这一生很有福气,亲历了开国大典,也看到祖国富强。”“当我为伟人寻找背景的时候,无意中伟人也成了我的背景。在他们的背景之下,我才能够真实地记录下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侯波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到激动处,眼角溢出泪花。

站在中间的“半边天”

在老人客厅里,有张她与丈夫徐肖冰的合影挂在墙上。接受专访时,深情地注视着这张合影,讲述起当年的情景。

那是1949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休息、办公,并接见国内外的一些客人。侯波接到组织下达的任务,去香山协助徐肖冰完成主席接见外宾的摄影任务。这次会见结束后,客人走了,侯波等收拾机器也准备离开。这时,毛泽东回过身来招呼他们坐下,拖着浓厚的湖南口音问徐肖冰:“这个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怎么没有见过?”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认识徐肖冰。徐肖冰说:“她是我的爱人,叫侯波,在摄影科工作。”毛泽东饶有兴致地问侯波是哪里人、在延安的什么学校毕业。侯波逐一作了回答。毛泽东一听侯波是山西夏县人,便笑着说:“山西可是个好地方,关云长就是夏县人,陈赓在你家乡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呢!”毛泽东的话把大家都逗得笑起来了。毛泽东又说:“侯波呵,你是吃延安小米长大的,一定要好好为人民服务。”

本来这是侯波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主席,自然有点紧张,不敢与主席坐得太近,没想到主席这么平易近人,说话这么幽默,这么随和,一下子她轻松起来。

这时天已经不早了,想到不能过多占用主席的时间,侯波他们起身向毛泽东告辞,可侯波心里总感到这次与毛泽东的见面不应就这样结束。果然,毛泽东站起身,说:“来,咱们一起照个合影吧。”于是,与侯波他们同来的新华社记者陈正清举着照相机,让侯波夫妇俩跟主席合影。侯波、徐肖冰在毛泽东身边一左一右站好,这时毛泽东摇了摇头,发话了:“不行,不能这样站!女同志是半边天,要站在中间!”不由分说,毛泽东站到了侯波的左边。陈正清按下快门,这张珍贵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受访时,侯波深情地注视这张大照片,感慨万千:“这张照片我们珍藏好几十年了,每当抬头看见它,我就会想起那次照相的每一个细节。那时我们多年轻!毛主席多年轻!共和国多年轻啊!”

这是侯波第一次与毛泽东合影,在日后跟随毛泽东长达12年的时间里,侯波再也没有与毛泽东单独合影。“文革”以后,这张照片才被他们挂在自己家的客厅里。

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年。这年国庆前的一天,山西摄影家武普敖提议侯波夫妇在天安门金水桥在毛主席像前留影。侯波当即同意,并非常激动。次日一早就赶到金水桥,武普敖用禄莱6008摄下了特殊的“合影”,还了二位老人再跟主席合影的心愿。

晚年,侯波经常与老伴相互搀扶着到天安门广场看看,看看那个给他们留下最灿烂记忆的城楼。身体还好的时候,每年9月9日与12月26日,他们还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领袖遗容,深情缅怀一代伟人。她说,他们夫妇每年有三个日子是一定要吃面条的,除了他俩的生日,另一个日子就是主席的生日。

开国大典上的红色记忆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让她永远铭刻于心的是开国大典这天。当天,她与丈夫徐肖冰同在天安门城楼上拍摄。

“作为一个20世纪的中国人,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件事能与开国大典相比。接到10月1日到天安门城楼拍摄开国大典的任务后,我们领到了一个条子。那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记者证,佩戴着这个條子,就可以自由上下城楼了。他负责拍摄电影,我则负责照片的拍摄。”生前谈起当年拍摄开国大典的情景,老人的言语和表情仍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激动和自豪,“我是在开国大典那天惟一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女摄影记者,拍下了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的那个令人激动的瞬间。”

当时经济条件很困难,侯波平时用的相机都很旧,有的还是缴获的战利品。开国大典当天,侯波用的是德国的禄莱120相机、阿克发胶卷,相机一次只能装12张底片。那时候胶卷都是从香港购买,非常稀缺,当天也只带了8个胶卷。面对举国同庆的历史时刻,她却“舍不得”拍了。“我很珍惜,每摁一张,心里都要数一下。整个大典只用了三个半胶卷,舍不得啊!那天拍的照片,几乎每一角度都只有一个底片。当时我的照相机只有标准镜头,没有广角,所以我想再多照一些人就照不下了。其实这张开国大典的照片从光线、构图和技术上来讲,我是不满意的,但它有特殊的意义。”

大概下午2点50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乘车到了天安门城楼下,从天安门城楼左侧一步步走上来。当毛泽东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大喇叭里传来播音员丁一岚和齐越的声音:“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军乐奏响《东方红》……侯波赶紧把相机对准了毛泽东等,一边拍一边往后退。“当《东方红》第三遍奏完的时候,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正好到达了天安门正当中的位置。”

25岁的侯波,此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站的位置在天安门城楼的前廊上,那时候天安门城楼前廊的围栏不像后来那样修有齐胸高的汉白玉护栏,当时只是覆着琉璃瓦的矮墙。我们都是身子紧靠着城楼的矮墙拍照。有时为了能拍到领导人的正面,只好冒着危险把身子探出矮墙。而且按完快门后就得赶快蹲下来,以免挡住下面群众的视线。毛主席讲话的时间很短,根本来不及选择最佳位置就得按快门,可是即使这样,选取背景的程序也是不能省略的。只能把过程缩短,甚至缩短为一瞬间,这样捕捉到的背景才会是自然的,没有任何矫饰的。”

“那天,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刹那,我的快门同时按下。”说着,侯波取出开国大典的那张照片,照片上毛泽东正对着扩音器大声宣告,十分传神、真实。曾经多次在纪录片中听到的那熟悉声音,此时仿佛一下子回旋在耳畔,激荡在心里。照片再现了历史瞬间,摄影真不愧为一门收藏历史的艺术,而摄影师则是收藏历史的收藏家。

看到笔者的钦慕之态,侯波马上表白:“这张照片,是我最得意的几张之一。不是因为照得好,因为它是一张非常特殊的照片,一张新中国光辉历史的见证——不是谁想拍就能拍得到的。是历史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她认为自己很幸运。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侯波觉得主席讲话的声音比平常有点变调,显然是激动了。毛泽东讲这些话的时候,大家都流着眼泪,侯波也感动得流了眼泪。“在天安门城楼上有1000多人,大家都眼含着热泪,庆祝有这么一天。”

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场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开国大典让我感受特别深的一点是,人民当家作主那种欢欣鼓舞的喜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仅仅在天安门城楼上就有1000多人,大家都眼含着热泪,庆祝有这么一天。城楼下30万欢腾群众的情绪也很高昂。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此起彼伏,非常感人。”侯波在晚年还记得,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旗帜、彩绸、鲜花汇成了喜慶的海洋。

侯波也激动了,只想把这一气势宏伟、鼓舞人心的场面给拍下来。她从照相机的镜屏上看到,天安门广场上数十万双含着莫大幸福的眼睛和数十万双充满感激的手,朝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欢呼“万岁”的情景,看到毛主席不断地扬起双手向大家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侯波异常激动,按下快门,抢拍历史性镜头。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不停地走动,侯波就要不停跟着拍照。当看到毛泽东走到天安门城楼右侧时,侯波想拍一个带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侧身镜头,但由于空间十分有限,她只能冒着危险将身体探出前廊边的矮墙,一再往后撤身子,但还是取不到满意的角度。正在这时,旁边有人抓住她的衣角说:“你放心大胆地取景吧,我抓住你。”拍完后,侯波收回身体扭头一看,帮忙的人竟然是周恩来总理。过了一会儿,侯波又急忙换到另一个位置,也需要把身体伸向护栏外。陈云主动伸过手来,抓住侯波的衣服说:“我来帮你,赶快拍。”在拍毛泽东回应广场上人山人海的欢呼时,侯波不顾一切地侧身向护栏外抓拍毛泽东精神焕发的笑容和激动的神情。在旁边的彭德怀也曾多次提醒侯波:“小心!小心!”这温暖的一幕幕让侯波永生难忘。

那天,侯波完全融入到喜悦庄严的氛围中去了,端着相机,不断地变换着角度,将这些开国元勋们的精神风貌、神采,定格在胶片上。

据侯波回忆:“我当时在城楼上拍照时总蹲在围墙下,有人不理解。因为当天城楼上下是靠一条挂着一个篮子的绳子来联系的。下面有什么意见或有什么问题就拉那个绳子,篮子就提上来了。据说篮子里面不少是骂我们记者的纸条,写着‘你们挡着我们看不着主席,你们快离开吧等。还有直接在城楼下喊叫的。所以我们摄影的同志都是尽量蹲着,只有拍照的时候才站起来。”

之后的十余年间,在五一、国庆这样的重大节日里,侯波又陆续10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摄影师登上天安门城楼拍摄。“离休后,我又多次去天安门城楼和广场参观过,也拍了不少照片,每次都能发现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你们不知道,开国大典的时候的天安门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装饰,但由于条件所限,看起来还是比较破旧,台阶有的残缺不全。现在的天安门一年比一年漂亮了,看起来也特别宏伟。我们的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好。”

侯波的摄影作品《开国大典》成了记录历史的重大文献和具有史料价值的珍贵影像。照片最初被保存在中南海,后来又被送到新华社受到特别保护。20世纪80年代,经过特别批准,照片开始在多个国家巡回展出。

一个中国摄影的传奇谢幕

侯波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拍摄了12年。这期间,侯波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拍照任务,拍摄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开国大典、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人大会议、全国政协会议、各地视察、会见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访问城乡人民群众、主持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等活动的大量照片。

1959年,中国摄影学会主席石少华等与侯波商量,能不能请主席为中国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两本杂志题写会名和刊名。同年夏天,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按照习惯还在专列上办公。一天,毛泽东招呼列车服务员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吃饭。饭后,侯波对毛泽东说:“主席,中国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想求您题字。”毛泽东一听,风趣地说:“你看我吃饱了肚子,就给我分配任务,我来完成就是了。”随后,侯波把准备好的锦缎册页交给值班卫士请主席题词。两天后,卫士把题好词的册页交给侯波……

侯波一生所拍摄的作品中,《毛主席回韶山》堪称经典之作。照片上,毛泽东佩戴着红领巾,站在居中位置,身旁及其身后均是少先队员们。这张被诗人臧克家称之为“纸片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照片,曾刊登在《人民日報》上,后被选入小学课本。值得一提的是,这张照片还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依偎在毛主席身旁一左一右的女孩彭淑清、男孩蒋含宇由此相知、相恋,在12年后结为人生伴侣。“可以说,红娘就是给我们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侯波。”蒋含宇说。

当年,蒋含宇14岁,是韶山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彭淑清则担任少先队大队委员。据蒋含宇回忆,1959年6月26日上午,毛主席在后山他家祖坟扫完墓后,就从旧居向着韶山学校方向走来。学校师生听说了,夹道欢迎。彭淑清则跑到校园花圃中采来夹竹桃、月季红扎成两束。等毛泽东在人群中穿行,眼看着他即将走上通往学校的儿童桥,彭淑清、蒋含宇飞奔着将两束带着露珠的鲜花献给了毛泽东。人们簇拥着毛泽东从小学部来到初中部下面的台阶旁——他要与全校师生在此合影。蒋含宇解下自己鲜红的红领巾,帮毛泽东佩戴在胸前。“这时,毛主席笑容满面地问我,‘你这红领巾还要不?我爽快地说,‘送给您老人家了。对此,毛主席开怀大笑:‘我现在变年轻了,成了少先队员啦!随即师生们掌声雷动,开心地笑出声来。也就在此刻,侯波老师轻按快门,‘咔嚓一声,抓拍下这感人的瞬间,一幅‘仿佛听出声音的场面被定格。”蒋含宇记忆犹新地回忆起这一幕。

1992年,侯波知道她在韶山拍摄的那张经典作品中的两个主人公已经喜结连理,非常高兴,很希望能再次见到照片中的两个孩子。经过辗转打听终于找到了蒋含宇、彭淑清的确切地址。实际上蒋含宇、彭淑清多年来也在打听这位“红娘”的下落。“那是在1992年7月1日,我们来到北京敲响了侯波家的门。她一看到我们,第一句就是‘都长这么大了,赶紧将我们让进屋子。我们和她紧紧拥抱在一起。回想起毛主席回韶山的往事,已弹指过去33年,我们都很感慨。”蒋含宇如此描述见到侯波的心情。当时,他们坐在一起聊了很多。临别时,侯波拿出丝巾、被面及她1959年拍摄的那张毛泽东回韶山的合影送给蒋含宇夫妇。在这之后,蒋含宇夫妇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会与侯波见面。

侯波是幸运的,伴随着上世纪风起云涌的历史潮流,她被推向那样一个位置,留下4773幅作品。目前社会上对外公开的700多张毛泽东照片中,有400多张是侯波所拍摄的,占据半壁江山,可以说是世界上拍摄毛泽东最多的人。

2009年10月27日晚23时03分,徐肖冰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平静去逝,享年93岁。8年后,即2017年11月26日22时,侯波去世,同样享年93周岁。两位老人的骨灰撒在浙江桐乡的运河中,与人民永远在一起。

此前,老人已经在病榻上与病魔抗争了多年,愿天堂不再有痛苦,愿两位老人在天堂相依相伴,在天堂与毛泽东主席叙旧话新。侯波仙逝,一个中国摄影的传奇谢幕了。她的离去,就是一个小型红色影像博物馆的坍塌……

猜你喜欢
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毛主席
作战时间横跨开国大典的是哪一次战役?
10月历史大事记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陈氏父子的上海往事
我们紧跟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