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析

2018-04-09 06:17陈志
考试周刊 2017年10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大数据大学生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继承和改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基地,增强教育的可持续性;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对大学生进行更有力、更有效、更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大数据发展时代,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民族认同感。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支柱、骨干,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契机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群体、国家、民族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 继承和改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首先,充分开展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在高校里,占主导地位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主要是理论教育法。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高校应在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充分开展和利用这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直接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屈辱史和新时期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政策进行教育,使大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辨别各种错误思潮,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强化大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

其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班、团、学生会等与大学生有着天然紧密联系的组织,进行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例如主题班会、红歌比赛、国学知识竞赛等。譬如:“主题班会”,它是大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主题班会,班级成员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展开对爱国主义方面的内容的思考和交流,共同提高。

再次,高校可充分利用影、视、歌等娱乐性较强的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形式常较单一,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因此可采用娱乐性较强的方式进行,寓教于乐。现代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影视歌在题材的选择和人物的塑造方面都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美感,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最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通过实践,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才能得到内化,成为其思想认同的一部分。可以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开展各种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比如各种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活动等等,这样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于国情、民情和社情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也可以在重要日期,例如:清明节、一二九运动等时间,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从实践中使大学生感知到新中国建立的艰苦,引领其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二、 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基地,增强教育的可持续性

首先,政府部门应创建包含与当代中国国情、世情等内容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将国内外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社会主义理论作品等内容免费呈现,以应对西方国家在网络上对我国进行的进攻,使大学生及时的了解国家的情况,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其民族、国家意识。

其次,高校可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创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学校可以在自身校园网的基础上,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供大学生获取信息、自我教育。同时可针对国家的某些热点问题,如“南海争端”、“中印藏南问题”等等,在网上设置专题论坛,增强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其理性爱国的能力。

最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性。当前,我国在中小学阶段较为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大学阶段却忽视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导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间断,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是持续性的。因此这要求高校注重大学生入学后的继续教育问题。同时高校须不断探索、总结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坚定其社会主义信仰。

三、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僵化,难以提升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导致教育效果与时代脱节。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充实丰富。除了传统的革命历史、党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等,也应增添富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内容。比如,民风民俗教育、我国丰富的资源教育、历史遗迹教育、各国概况教育等。通过丰富扩充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国情的了解,激发其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念。

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我国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高校进行,单一的教育力量導致教育效果欠佳。应以学校教育为桥梁,充分联系家庭、社会,运用家庭、社会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家庭教育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家长应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状况,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向学校反馈子女的思想品德、行为状况,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因家校教育的互通互补而显著提升。

社会教育对个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应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的力量,主动提供社区、媒体、民间组织等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契机,使其在实践中增强对国情的了解,提升其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苏宝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7):19.

[2]张飞燕.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的几种意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7(3):24.

[3]陈莹.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6,3(2):13.

[4]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08,3.

作者简介:陈志,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大数据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