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类媒体民生新闻热线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2018-04-10 09:29姜鹏飞陶克强
中国记者 2018年3期
关键词:嘉兴市晚报南湖

文/姜鹏飞 陶克强

一、排忧解难,传递温暖,做百姓群众的守望者

新形势下,热线民生新闻的表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的社会突发、杀人放火、敲诈欺骗等热线民生新闻,早已很难涵概民生新闻的全部。紧盯于此的社会新闻路径越走越窄。这也倒逼传统主流媒体热线民生新闻必须转变观念和思路,谋求转型升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于都市主流媒体而言,服务是温暖的,更是无限的。《南湖晚报》除了继续深耕重点突发、气象服务等原有的“责任田”外,逐渐向民生服务发力,寻求新的突破,将民生服务融入民生新闻的每篇报道中,为百姓遇到的困难、问题疾呼,真心实意牵挂群众的安危冷暖。

2016年5月,《南湖晚报》联合嘉兴市消保委,专门开设了《汽车你我他》栏目,旨在打造一个与汽车消费有关的具备投诉、监督、调解等功能的平台。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发挥平台作用,《南湖晚报》还成立了由嘉兴市消保委专家、律师、汽车顾问等组成的汽车顾问团,开展各类汽车法律咨询、维权等,彰显了主流媒体价值。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和精心打造,先后推出了《买车4年多,某车异味仍难消》《汽修店将车送去烤漆途中被撞,要赔吗?》《花35万元竟只拿到车钥匙》《买车订金非定金,4S店不肯退?》等30余篇舆论监督稿件,为众多车主成功维权。不少事情经晚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被全国不少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媒体转载,引起了行业重视。

群众有所呼,媒体有所应。地方纸媒更要顺应新时代需要,贴近百姓,走进百姓,传递温暖的力量。

2017年2月,在原有帮办栏目基础上,《南湖晚报》联合嘉兴市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嘉兴市长电话12345、嘉兴市公安局110推出了“晚报帮你忙”栏目,再次精准定位,提升服务内涵,为百姓诉求代言。

能花几元钱,带无花果树回家吗;买储藏室必须搭车位,这么做算捆绑销售吗;公交站台建好半年,公交车咋没来……面对百姓一个个具体真实的求助,《南湖晚报》“晚报帮你忙”栏目记者深入采访,切实解决现实难题,让热线民生新闻更接地气、知冷暖。

在聚焦民生服务的同时,《南湖晚报》“晚报帮你忙”栏目还将目光聚焦在社会困难群体,切实帮他们排忧解难,点燃生活希望,激发全社会的人文关怀,传递城市温情。

患重度自闭症的一个孩子在河南农村的外公家,2016年桃子丰收在即,却为销路发愁,晚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效果喜人,短短几天近万公斤桃子就被售完;类似的解决“卖难”帮扶还有多例。尚未开门营业的小吃店发生煤气爆炸,住在店内的福建三明的高某一家五口身受重伤,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报道,纸媒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推出,在嘉兴掀起了一股爱的暖流,短短几天时间就筹得百余万元爱心款……刚刚过去的2017年,数十篇热线民生报道“接地气”“冒热气”,与百姓喜忧共振,受到欢迎,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作为都市类主流媒体,只要“精雕细琢”,“把新闻写在地上”,很多时候,新闻爆发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足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

2017年9月13日中午,就读于嘉兴市蓝天学校一名14岁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四川籍女生来到《南湖晚报》求助。经过细致了解、采访,《南湖晚报》推出了《“我还能活多久?”》等10多篇报道,新媒体同步传播,引起广泛关注。

一场爱心援助活动很快成功募集到一笔医疗费,解决了钱的难题。后经过相关机构检测,这位女生与弟弟的造血干细胞完全配对,可进行移植手术。小女孩和家庭的命运,或许由此得到根本性转变,社会的温暖让他们点燃了重新生活的希望。

在日常热线民生新闻报道中,真心实意地把“人民”放在首位,牵挂群众的冷暖安危,尽最大可能帮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才是热线民生新闻的“源动力”。

二、探真求实,回应关切,做激浊扬清的求证者

针对当前传播新特点、新常态、新时代,《南湖晚报》2017年3月起推出大型策划民生栏目——“求证”,对一些涉及面广、影响程度深、容易引起公众焦虑的不实传言、模糊说法、片面观点等,深入调查采访,用事实说话,当好“定海神针”和“主心骨”。到目前,已推出了数十篇权威、有影响力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社会传播效果。

面对社会的各种谣言、只言片语等,主流媒体必须勇于担当,第一时间深入采访,开展调查,让公众了解真实信息。在热线民生报道中,对不少教育、楼市、交通、房贷等民生问题,《南湖晚报》“求证”栏目都进行了及时采访和权威发布。《中港路小学要成为北师大南湖附属学校分校?》《嘉兴暂停车检?派出所无法落户?》《嘉兴人都在装这种燃气泄漏报警器?》等报道,直击社会热点,在澄清事实的同时,最大限度回应了社会关切,打消了群众顾虑,展现了真实的力量。

“求证”新闻成立的基础就在于客观、权威、公正、科学,这也是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坚持的职业操守。

2017年4月,紧随设立雄安新区的浪潮,嘉兴将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消息又在各论坛、微信公众号、自媒体上炸开了锅。虽然这一说法看似与楼市并无直接关系,但部分房产中介以及炒房者却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时间“嘉兴将继续腾飞,房价又要上一层楼”“北有雄安新区,南有嘉兴示范区”等言论四起。有关楼市的各种传言让不少市民感到“心慌”。

《南湖晚报》记者深入嘉兴市建委、市房协、房企、中介、嘉兴学院等单位部门采访,权威求证,推出了《接轨上海=短时间内房价涨?别听部分中介和炒房者瞎忽悠》,讲事实、摆数据、辨是非,客观理性分析了楼市,“单刀直入”亮出观点,将道理讲明讲透。该报道在嘈杂中发挥了“方向标”作用,一经推出,立即被各大媒体转载,得到了嘉兴市相关部门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澄清事实,最大限度缓解公众隐忧,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的同时,《南湖晚报》“求证”栏目还强化服务性、有用性,强化理性思考,彰显主流媒体价值。《桐乡海宁两地出现“脚臭盐”》《嘉兴人都在装这种燃气泄漏报警器?》等一大批民生报道,通过采访权威部门、专家等,凸显实用性,顺应了公众期待,让大家看了后感到“心里有底,不慌了。”

三、守望正义,化解矛盾,做和谐社会的推动者

当前形势下,社会心理失衡、各类矛盾纠纷突出的情况依然存在。《南湖晚报》直击社会热点,积极打造热线民生品牌栏目,化解矛盾,做社会和谐进步的推动者。

2009年11月,《南湖晚报》和嘉兴市司法局共同推出了调解类栏目——《老娘舅》,每周推出固定版面,每期包含两到三个具体案例。在嘉兴市、区司法部门的支持下,报社还组建了老娘舅(调解员)团队,充实调解力量,切实帮百姓解决实际难题。

通过近十年的运作,最近几年《老娘舅》栏目平均每年推出50余期,调解纠纷140起左右。从报道内容看,《老娘舅》公益调解的领域涵盖了婚姻纠纷、邻里矛盾、赡养纠纷、房屋租赁争议、拆迁安置纠纷、劳动用工争议、意外伤害补偿、安全事故善后、医患纠纷、交通事故、保险纠纷、遗产继承纠纷等,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娘舅”们情理法并重,既服务了群众,又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众多读者平时遇到纠纷时,会第一时间拨打《南湖晚报》24小时热线电话,晚报记者及时联系“老娘舅(调解员)”,及时调解处理。该栏目得到嘉兴市政法委、市司法局等部门的高度肯定和市领导好评,2017年还被评为中国晚报优秀专栏。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地方主流媒体而言绝不是一句空话。反而是给媒体打开了“另一扇窗”,让热线民生新闻“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年3月起,《南湖晚报》联合嘉兴市司法局还共同打造了全新的法律公益服务栏目——《律师在身边》。

该栏目作为建设嘉兴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一项内容,借嘉兴律师界精英之力,深度服务全市广大读者,为大家提供一个公益的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同时,也是主流媒体和职能部门联合推出的“名所名品名律师”培育工程中一个服务群众的便民展示平台,为建设“法治嘉兴”“平安嘉兴”“两美嘉兴”贡献媒体力量。

经过多月的精心运作和打磨,该栏目通过案例说法,在丰富版面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报道的针对性、可看性、有用性和互动性,受到市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读者的认可,在社会上建立了一定知名度。2018年,《南湖晚报》将继续优化该栏目,力争打造成又一品牌。

四、激发力量,打响品牌,做城市进步的参与者

举办和组织各类活动是都市媒体的“撒手锏”,也是稳定和吸引受众的路径。多年来,为了提升热线民生新闻的影响力,《南湖晚报》通过整合内容、服务、渠道和终端资源,结合受众和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满足读者在生活、娱乐、新闻以及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需求,将读者逐渐转化为用户。

结合读者爱运动的需求,《南湖晚报》在持续报道基础上,成立了“南湖晚报竞走团”,每天晚上,数十位“铁杆读者”准时在嘉兴日报社门口会合,沿着南湖竞走。目前,“南湖晚报竞走团”成了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在许多场合和活动中“闪亮登场”。

作为每年《南湖晚报》读者节的品牌活动,报社还组织开展千人环南湖竞走活动。到2017年11月,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在嘉兴的运动爱好者中有很高的知名度。该活动每次推出,报名都十分火爆,热线电话“热得发烫”。晚报凭借这一品牌活动,拥有了一大批“粉丝”,也吸引了中国人寿等许多品牌商家“加盟”。

实际上,对于都市类主流媒体而言,在平时的热线民生报道中,不仅要唱响主旋律,传播主流价值观,更要因地制宜,激发力量,打响品牌,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为社会和谐进步注入强大的“媒体力量”。

针对市民相亲的需要,《南湖晚报》不仅每周推出“缘来约会吧”固定版面,讲述相亲故事,拓展姻缘渠道,还同时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红娘志愿者队伍,为广大受众搭建服务新平台。2011年《南湖晚报》成功举办了首届鸳鸯湖相亲大会,吸引了数千人参加。经过多年的持续开展和完善,到目前,该活动已成为嘉兴响当当的社会活动品牌。

基于嘉兴中老年人的强烈求知愿望,2017年《南湖晚报》在多方努力下,成立了“嘉报中老年文化艺术中心”,开设中老年课堂,包括歌舞、器乐、瑜伽、形体、摄影等。2017年9月,《南湖晚报》中老年课堂摄影培训班在南湖旁的勺园内举办,丰富亲切的活动内容形式,很是引人。目前,第二期中老年课堂摄影培训班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多老年读者的追捧。

正如一位知名媒体人所言,社会公众对主流媒体如何发挥好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粘合剂”“风向标”的作用充满期待。作为红船旁的主流媒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融合转型如何推进,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担当,练好内功,做好“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者均是嘉兴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

猜你喜欢
嘉兴市晚报南湖
南湖之春
嘉兴市第一医院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嘉兴市第一医院
嘉兴市第一医院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南湖早春(节选)
嘉兴市: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上台阶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