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奥拉迪波

2018-04-10 01:51KEN
NBA特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莱斯奥拉队友

文/KEN

2013年NBA选秀夜,维克多·奥拉迪波穿着一身灰色西服三件套,淡紫色的衬衣配一条纯黑色的领带,呆呆地坐着,看上去和其他新秀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他戴了一副当时的最新科技产品:Google眼镜。他凝视着即将决定他命运的大屏幕,魂游天外般地放空自己,谁也不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包括和他坐在一起的母亲、姐姐和经纪人。

而在巴克莱中心的坐席上,奥拉迪波的父亲和被他成为“教父”的金斯顿·普莱斯——他是奥拉迪波的第一位AAU教练——坐在一起,其他亲友围绕着他们,共同等待奥拉迪波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他们和奥拉迪波一样紧张。直到大卫·斯特恩高声念出那支即将得到奥拉迪波的球队的名字,整个家族紧绷的神经终于释放了——奥兰多魔术,维克多·奥拉迪波效力的第一支NBA球队——从5岁起,维克多就发誓自己有朝一日要走上这个舞台,和大卫·斯特恩握手。

榜眼,这是奥拉迪波给父亲最好的回报——从小时候开始,父亲就从未支持过他打篮球,今天的到场,无疑是父爱最深沉的表达方式。从此以后,奥拉迪波的名字将和以下球星并列——杰里·韦斯特、比尔·拉塞尔、韦斯·昂塞尔德、鲍勃·麦卡杜、伊塞亚·托马斯、杰森·基德和凯文·杜兰特——当然,前提是他别被魔咒干扰。

在选秀大会开始之前,奥拉迪波看到了他从没见过的场景——他的父亲克里斯·奥拉迪波出现在人群中。那天晚上奥拉迪波犹豫过要不要给他父亲留一张票,但他最终还是留下了,因为他不想给父亲留下一个不出席的理由。

“我转过身,但他没有看到我,”奥拉迪波说道,“后来我又转了一次身,我们的眼神对上了,他向我挥了一下手,当做致意。”

当时的奥拉迪波并不确定叫到他的名字需要多长时间。有流言表示他甚至能以状元身份进入NBA,但他却更希望他能被魔术选中,然后立刻成为球队的基石。在那个时刻,他曾无数次想象过的场景终于真正的实现了。所有这一切都浓缩在他面对人群那个简单的手势中了。

“我只是站起来然后向我爸爸回了个礼,”他说,“那是个特别的时刻,我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在一个区域。我只能不停的笑,那时没有眼泪,我实在是太幸福了。”

奥拉迪波家的小女儿拉住爸爸的胳膊,把一顶魔术队的球帽戴在他的头上——这个几乎一场篮球比赛都没看过的倔强老头,从此成为了NBA的铁杆球迷。

“维克多离开的时候,克里斯也走了,”奥拉迪波的母亲维多利亚说,“我追上他,叫住了他,我们一起离开了球馆。他幸福地笑着,嘴咧的很大。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笑得最开心的一次,他十分地骄傲。”老奥拉迪波嘴里喃喃低语:“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比起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对着人群(或者说对着父亲)的敬礼,在被大卫·斯特恩叫上台后的那些事,奥拉迪波都记不太清楚了。

他之前的人生,在那一刻被编辑成了一部自动播放的幻灯片。

“那是种奇怪的感觉”,奥拉迪波说,这时他坐在奥兰多的一所餐厅,这里几乎没什么客人,他的眼神有点游离,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夜晚。“我就在那坐着,看球员们一个个的被选中,走过那个舞台。我的记忆里全是这些,我甚至不相信自己刚从上面下来。”

“你要是去过我成长的那个地方,肯定也会和我一样惊讶。你要是看过我的伙伴们,你同样会惊奇于为什么我是第一个进NBA的球员。”

奥拉迪波来自马里兰州的上马尔伯勒,这里乔治王子城的一部分,出产了许多天才球员(现役的有泰·劳森、杰夫·格林、罗伊·希伯特、贾瑞特·杰克、萨姆·杨等等)。

和其他NBA球员的励志故事不同,奥拉迪波并没有一个热爱篮球的父亲,他也从未收过篮球当礼物——父亲甚至不会经常让他出门和小伙伴们打球,这么做的原因一部分源于他严肃的性格,更大的原因则是他们的邻居让人没有安全感(事实上,奥拉迪波一家后来搬到了更加偏远的乡下——因为他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家里的门被人拆了下来)。这无疑使奥拉迪波的篮球故事更加曲折。

从小学开始,奥拉迪波就只能偷偷地打球,偷偷地在地下室练习运球,这样才不会被父亲责骂。他只能偷偷地溜出去打球,必须在父亲回家之前赶回来,偷偷地从后门进屋。

这是不是跟你之前听过的那些NBA球星的成长经历都不一样?

当然,每位严厉管教孩子的父亲都有自己的理由。生于非洲塞拉利昂共和国的克里斯·奥拉迪波在马里兰大学取得行为学博士学位之前,不得不兼职数份工作来养活年幼的孩子们。所谓“体育”在他眼中只是一种爱好而已——虽然他小时候也会踢踢足球、打打网球,而他的尼日利亚妻子琼则爱好跑步、跳高以及一种叫作落网球(net ball)的运动。“这种运动类似于篮球但又有许多不同,只有一个人能投篮,而我母亲就是那唯一的投手。”奥拉迪波说道,他的投篮在大四之前一直都饱受质疑。

所以奥拉迪波不得不找别人帮自己提高篮球水平,他需要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是的,这就是我”,奥拉迪波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颇有感触,“人生难免起落,但每次都是成长的经历。”

“我对篮球的热爱让我做我要做的事,时刻鞭策着自己,篮球在某种意义上就像是我的兄弟。这就是我能去做的事,只做我自己。”

奥拉迪波在六年级之前都在B队打球。因为身材高大,他一般都打大前锋或中锋,被教练和队友称为“精力旺盛的猛男”。而当他要升入高中时,奥拉迪波一直没想好自己应该去哪所学校就读,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的父亲带他们去看了一场天主教高中篮球队的比赛,奥拉迪波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我被征服了,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态度正确的奥拉迪波受到了教练的青睐,他积极的防守和优良的运动能力使他很快成为最突出的新生。但那时奥拉迪波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他难忘生涯的开始,他只是单纯地喜欢打篮球,“我很少会热爱一件事,虽然当时很开心,但还谈不上真正的在享受或是有‘梦想成真’的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的朋友们——奎恩·库克(杜克大学)、拜伦·阿伦(乔治梅森大学)和杰里安·格兰特(圣母大学)都比他表现得更好。

又或许是他的家庭,最大程度也只会是冷淡地允许他打篮球——至少他父亲是这样。天主高中的教练们看到了奥拉迪波的潜力,于是主教练麦克·琼斯把他引荐到了一支叫作“三重威胁(Triple Threat)”AAU球队。

在那里,奥拉迪波遇上了他的教父——九年级的主教练普莱斯。

“第一眼看到他,他就立刻成为了我喜欢的人,这跟篮球无关”,普莱斯说道,“这孩子最难得的品质是他愿意倾听,每次你教给他的东西他都会马上牢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建立信心。”

在新生中,奥拉迪波显得很“孤独”。因为他在家里得不到任何关心与鼓励。他的父亲只会不断告诉他的孩子们“快去看书”。奥拉迪波根本得不到像队友那样的待遇——在美国,当一个孩子进入篮球队,家人通常都会以他为傲。

遇见普莱斯教练之后,奥拉迪波终于有了一种“良驹遇伯乐”的感觉。他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未来,并且用尽全力吸取篮球知识。为了让自己能够迅速赶上队友的水平,他开始从学习和家庭中挤出时间来训练,但仅仅如此,并不能保证他称为球队的正式成员。奥拉迪波求助于普莱斯教练,想让他帮忙说服父亲,让他能够自由地打篮球。普莱斯答应了他,他找到奥拉迪波的父亲,告诉他“保证不会让奥拉迪波的成绩下滑。”

无论如何严厉,教练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奥拉迪波开始和普莱斯一家生活在一起,直到完全融入。那段时间对这个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堂。

环境对于男孩的影响是惊人的,奥拉迪波很快就变得开朗起来,他和队友打成一片,并且把普莱斯当做自己的第二个父亲。他们整天讨论篮球,教练鼓励他要一直努力,教会他如何改变自己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普莱斯一直向奥拉迪波灌输防守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年轻球员来说,这是很难获得的财富。

与此同时,普莱斯也教导奥拉迪波不要责怪自己的父亲,“我告诉他,你要学会感谢你的父亲,是他让你变得如此出色。”普莱斯说,“虽然他的父亲不看篮球,也不关心他的比赛,但他却培养了维克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习惯。”

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奥拉迪波总是在教练和队友们讨论战术的时候一言不发地听着,他在心中思考,衡量应该如何吸取有用的知识,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比赛当中去。

到了高二,奥拉迪波已经成为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教练和队友都认可了他的能力,并且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奥拉迪波本人却从没想过应该如何继续自己的篮球生涯,他甚至从没想过自己到底是要进大学老老实实完成学业,还是应该加入一支愿意给他提供奖学金的球队。“我问他有没有想过进大学继续打球,结果他一脸不知所措,反问我:什么意思?”普林斯回忆道。

这是个问题,奥拉迪波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面临抉择,这不是奥拉迪波收到的最后通牒,但确实是提醒他认真思考未来的警钟。普莱斯教练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个时候加把劲,把这个害羞的孩子推进大学。他告诉奥拉迪波,如果想要摆脱父亲的管束,就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

于是,奥拉迪波开始了自己的残酷要求。他每天早上六点都要到达球馆参加训练,为此他必须要在五点之前就起床。但他从未缺席过训练,即使在他的AAU赛季遭受脚伤之后无法训练,他也没有缺席过。教练告诉奥拉迪波他不用来参加训练,但他就是不愿缺席,他要给球队提供帮助,哪怕只是打扫地板。

“他就是一个个性坚毅的孩子,”普莱斯说,“每个人都很喜欢他,但我们知道不能降低对他的要求,因为他很可能成为球队历史上最好的球员。”

那段经历帮助奥拉迪波闯入了大学联赛。虽然直到高三他才打上先发。随后在四年级的时候,他的球队夺得了城市锦标赛的桂冠,虽然他打出了场均两双的数据,并在防守端表现得滴水不漏,但奥拉迪波还是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他收到了几份奖学金,可没有像其他高水平运动员一样得到大学教练的关注。

唯一注意到奥拉迪波的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汤姆·柯林教练,他当时刚刚离开马奎特大学,正想要重建一支充满竞争力的球队。“我能从他身上看到惊人的运动天赋,但与这些相比,我更喜欢他的态度——他总是谦虚而平和。”

于是,奥拉迪波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印第安纳大学提供的奖学金,但他必须要再一次说服自己的父亲,才能安心去大学打球。这一次,帮助他的是母亲,她否定了老奥拉迪波要送儿子去中国学武术的打算,把他送到了印第安纳。

新教练、新球员,新球队,这样的组合只能用失败当成自己升级的经验之书。奥拉迪波第一年只取得了12场胜利,他的表现也像一个菜鸟一样手足无措。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奥拉迪波失去信心,因为他的念头很简单:只要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奥拉迪波如今已经成为步行者队后场的头号攻击手,他在防守端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忽略。

结果呢?每个人都看到了奥拉迪波的飞跃。无论是大二年级拿下13分7篮板,帮助球队戏剧性的力克排名第一的肯塔基大学,还是在普度大学主场大爆发,砍下23分8板4助攻,又或是在2013年大十联盟冠军赛上取得14分13板,并不知疲倦的封锁了年度最佳球员特雷·伯克,帮助球队战胜了密歇根大学,奥拉迪波一直在进步,从没停歇。他从默默无名开始,一步一步的努力着,最终有机会与他的队友科迪-泽勒一起角逐年度最佳球员称号。

人们会发现,你看到他在场上的成长的越多,就会对场下的他了解越多。比如他喜欢引吭高歌,为大家带来一首即兴慢摇。奥拉迪波的得意之作是2011年在“歇斯底里的印第安人狂欢(Hoosier Hysteria)”上演唱亚瑟小子的“U Got It Bad”。他的队友对他的美妙嗓音更有发言权。“我们是室友,那会儿他会把门都敞开,然后在休息室或是其他地方(唱歌)”,印地安那大学的威尔·西赫说道,“然后我才意识到他会走到楼下大厅唱歌,让每个人都能听到他的歌声。所以相比关上房门常给自己听,他更愿意敞开大门让每个人都听到他的歌曲,并虚心地接受赞美与指点。”

很快,奥拉迪波在赛场上的飞跃使他变得家喻户晓,甚至他那自称“敏感多疑”的孪生姐姐也开始听到大量关于他的未来模板的比较,这时她才发觉,奥拉迪波将来很有可能和最好的球员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ESPN上的一些人开始拿他和迈克尔·乔丹,德怀恩·韦德对比,我的反应是’哇,说不定这真的会成为现实。’”维多利亚说道。这个男孩似乎已经习惯了大器晚成,他在NBA打得不错,但却并没有被魔术队当成建队核心,转会雷霆后他本来也有望成为威斯布鲁克的好帮手,却在本赛季开始前被当成添头换来了保罗·乔治。而在熟悉的印第安纳,奥拉迪波却入选了全明星,这也让步行者的球迷们被他征服了。就像他在高中和大学的经历一样,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他能给人们带来的惊喜还会更多。

猜你喜欢
普莱斯奥拉队友
坑队友专业户
普莱斯和普莱斯公式及其证明的代价研究
美国“最好”老板?放弃百万工资给雇员加薪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
《奥拉星:进击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