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2018-04-10 02:59马进良
关键词:不良反应医院

马进良

【摘要】目的 对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用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患者的外科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6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比重大,静脉滴注给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结论 对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分析,能够提高人们的用药意识,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使外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

【關键词】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4..02

药物不良反应是说依据正常用法、用量,使用药物对疾病进行预防、诊断治疗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没有关系,患者出现躯体、心理、毒性等并非是治疗所产生的反应,并且是不能预期的过敏、特异性反应[1]。近些年来,医药行业快速发展,药物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也逐渐增加,所以对于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管理也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用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患者的外科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外科用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77例,女性73例,年龄9~72岁,平均年龄(58.3±2.6)岁。涉及到的药物种类主要有抗生素类药物、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抗肿瘤药物以及中药制剂等。

1.2 评价方法

结合2011年国家卫生部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药物与不良反应关系分为六个等级,分别是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以及无法评价[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性别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

在15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77例(51.3%),女性73例(48.7%),数据差异不显著。

2.2 年龄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

在15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20岁患者21例(14.0%),21~40岁患者23例(15.3%),40~60岁患者34例(22.7%),60以上患者72例(48.0%)。前三个年龄段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60岁以上患者占有比重最大。

2.3 药物种类与不良反应关系

所有患者中,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76例(50.7%),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42例(28.0%),抗肿瘤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18例(12.0%),其他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14例(9.3%)。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比重最大。见表1。

2.4 给药方法与不良反应关系

静脉滴注给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为81例(54.0%),静脉注射造成的不良反应为30例(20.0%),口服造成的不良反应21例(14.0%),肌注造成的不良反应15例(10.0%),其他给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3例(3.3%)。见表2。

3 讨 论

如今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外科药物的种类以及使用方法等逐渐增加,药物是有两面性的,在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也会给患者的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患者甚至会出现癌症、心脏病等,使致死的重要原因。

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中,男性77例(51.3%),女性73例(48.7%),数据差异不显著。在年龄层面上,在150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占有比重最大,为72例(48.0%),主要是如今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强,老年患者的身体器官功能衰退,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减弱,身体中血浆蛋白含量不高,使得老年患者极为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最大,为76例,占到50.7%。抗生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比较强,进入到患者体内会出现抗体过敏性反应。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对于给药方法,静脉滴注给药方式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为81例(54.0%),主要是静脉滴注时,需要将集中药物放置在相同的容器中,药物由于温度、光照、酸碱度以及接触时间等因素[3],出现物理或化学变化,药物之间产生作用,使得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增高,因此一般提倡口服给药,对静脉注射进行控制。

在医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中,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因此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迟明亮,谭海玲,田震学.外科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16,4(04):43-46.

[2] 刘爱娟,黄亚芳.297例外科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5,12(06):859-860.

[3] 赵 俊,宋金明,刘 宁,李恩泽.我院外科用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08):15-17.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医院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看不见的医院
减少对民营医院不必要的干预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