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生长性能、血液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8-04-12 06:33潘昱麒聂存喜张文举刘艳丰
关键词:颗粒饲料甘草比例

潘昱麒,聂存喜,张文举*,刘艳丰

(1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2 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甘草(Glyeyrrhiza)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甘草属植物,其根部是国内外运用最为广泛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味中药材之一,甘草味甘,药性平和,中医上称其是补脾益气、祛痰化咳的良药,甘草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1]。

甘草在医药方面的诸多功效的发挥和利用是其根部,如今甘草茎叶也作为一种优质粗饲料来源应用于国内外的畜禽以及水产饲料中,甘草作为饲料来源不仅可以提供日常的能量所需,甘草茎叶含有其它植物没有的多种活性物质如甘草酸、甘草黄酮以及由甘草酸代谢而来的甘草次酸等,其中甘草酸作为最主要的的活性成分,通常以18β- 甘草酸钾和钙盐的形式存在于甘草的根茎及叶片中,这些活性成分均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2],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甘草酸能够有效治疗乙型肝炎,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3]。

除此之外,对肾脏、神经疾病、皮肤疾病以及眼部疾病都有治疗功效,同时对体内免疫系统微环境也具有改善作用[4-6]。He 等[7]人研究发现,将甘草中提取到的活性物质甘草次酸添加到断奶仔猪的饲料当中可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抗病力,改善仔猪生产性能。Xu 等[8]研究发现,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甘草酸饲喂大黄鱼,可明显提高大黄鱼的免疫能力并且促进生长[9]。甘草茎叶中的许多活性成分对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随着我国对甘草茎叶深入研究后发现,甘草茎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低,使用甘草茎叶与使用苜蓿饲喂反刍家畜,两者饲喂效果非常相似,并且甘草茎叶的饲料报酬要略微高于苜蓿[10]。

甘草茎叶中所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对动物也具有良好的作用。用甘草茎叶按适当比例替代牧草来饲喂家畜,可以改善饲料适口性,并且提高家畜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甘草茎叶中甘草酸含量丰富,对羔羊自身免疫能力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刘俊峰等人的试验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50 mg/kg 的甘草酸饲喂卡拉库尔羊,试验动物血液中IgA、IgG 含量有所提高,说明甘草酸可以提高卡拉库尔羊的免疫水平[11]。万凡等[12]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甘草茎叶可以改善阿勒泰羊的育肥效果,改善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然而对于甘草茎叶作为饲料原料在幼龄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尤其是作为全混颗粒饲料的使用未见相关报道。

鉴于此,本文就甘草茎叶对巴什拜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甘草茎叶作为饲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生产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饲养试验于2017年7月5日-2017年9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西戈壁镇牛圈子牧场展银牧业巴什拜种羊场进行。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表1)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3-4月龄、体重相近(22.64±2.34)kg、健康状况良好的巴什拜羔羊36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 组,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3 只,分别是对照组、25%LSL 组、50%LSL组、75%LSL 组,对照组日粮混合精料+粗饲料(30%苜蓿+70%玉米秸),25%LSL 组为混合精料+75%粗饲料(20%苜蓿+55%玉米秸)+25%甘草,50%LSL 组为混合精料+50%粗饲料(10.5%苜蓿+39.5%玉米秸)+50%甘草,75%LSL 组为混合精料+25%粗饲料(1%苜蓿+24%玉米秸)+75%甘草。

试验预饲期15 d,正试期60 d。参考NRC(1985)绵羊饲养标准制定绵羊基础日粮配方,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羔羊全天舍饲并且限制其活动范围,早7:00 饲喂1 次,晚8:00 饲喂1 次,期间不定时进行巡圈检查羔羊采食和活动情况。

表1 试验日粮组成(风干基础)和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Tab.1 Composition (air-dry basis) and nutrient level (dry matter basis) of diet

1.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准确记录试验期羔羊的采食量,正饲期第20天、40 天、60 天空腹称重并记录体重数据,颈静脉采血,3000 r/min 离心10 min 后分离出血清,-20℃冰箱保存待测。

1.2.3 测定指标

根据体重和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G)。采集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其中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包括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钙(Ca)、磷(P)以及甘油三酯(TG),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所有血清指标均购买相应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测定,所用试剂盒购买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 为差异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生长性能的影响Tab.2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licorice stem and leaf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bashbay sheep

由表2可知,饲养期达到20 d 时,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9.3%、44.6%和34%,各试验组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3%、24.6%和19.7%,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养期达到40 d 时,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7.4%、10.61%和9.2%,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5% LSL组与对照组相比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5.3%;50%LSL 组和75% LSL 组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饲养期达到60 d 时,25% LSL 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6%,50% LSL 组和75% LSL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减少了0.81%和7.4%;25% LSL 组饲料转化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3%,50% LSL 组和75% LSL 组饲料转化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综合来看,25% LSL 组平均日增重效果和饲料转效率优于50% LSL 组和75% LSL 组。

2.2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licorice stem and leaf on bloo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bashbay sheep

由表3可知,饲养期达到20 d 时,试验组总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25%LSL 组总蛋白含量、胆固醇含量及甘油三酯含量高于50%LSL 组但低于75%LSL 组,钙磷含量各试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0 d 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总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间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清中钙和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白蛋白含量25%LSL 组与75%LSL 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50%LSL 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到60 d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蛋白含量和钙磷含量与之前相比有所增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有所减少,对照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试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0.2%、1.72%和1.47%;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含量分别降低了32.3%、16.7%和1.5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25%LSL 组Ca 含量提高了2.1%,50% LSL 组及75% LSL 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降低,试验组P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0.6%、13.6%和17.8%。综合来看,25%LSL 组对羔羊血液生化指标的优化效果要好于50% LSL 组及75% LSL 组。

2.3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喂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免疫指标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比例甘草茎叶颗粒饲料对巴什拜羊免疫指标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licorice stem and leaf on immune indicators of bashbay sheep

表4 续

由表4可知,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球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添加甘草茎叶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试验组免疫球蛋白含量也逐渐增加,25%LSL 组免疫球蛋白含量高于50% LSL 组及75% LSL 组。

3 讨论

3.1 不同甘草替代比例的全混颗粒料对巴什拜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将甘草作为优质粗饲料添加到传统饲料当中,其丰富的营养元素和多种有效活性成分能够很好的刺激动物胃肠道消化、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平衡和改善肠道内环境,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13]。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一定比例的甘草替代混合粗饲料增重效果明显,这与冯建忠等人[14]利用甘草茎叶粉饲喂羔羊的实验结果相似。甘草中含有大量的甘草酸、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随着动物采食饲料进入体内后,对瘤胃微生物的调节,改善瘤胃发酵性状,并且对消化道的结构和机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25%LSL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其他三组并且饲料报酬略高于对照组与50% LSL 组和75% LSL 组。随着甘草替代比例的增加,这种趋势减弱,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甘草中纤维含量较多并且具有特殊气味,这些因素有可能影响了饲料适口性从而影响动物采食量,另一方面可能与供试羊品种以及自身因素有关。综合评价,甘草按25%的比例替代粗饲料饲喂后饲喂效果较好。

3.2 不同甘草替代比例的全混颗粒料对巴什拜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清生化指标作为评价动物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经常用于评价动物本身的健康状况[15]。甘草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甘草酸、甘草黄酮等,这些活性物质能有效的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脂肪代谢等。血清中总蛋白的浓度能够直观的反映出机体对蛋白质合成、代谢等大致状态,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和免疫水平[16]。试验结果表明血清中总蛋白含量随着甘草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有所提高,25%LSL 组、50%LSL 组、75%LSL 组总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表明适宜比例的甘草茎叶替代日粮中的粗饲料可以提高动物血清总蛋白的含量,进而确保家畜处于一个较为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强对家畜的保健作用,这与张巧娥等[17]报道的甘草提取物对宁夏滩羊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甘油三酯是反映机体对脂类利用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量越低,说明机体对脂肪的利用率就越高,脂质的代谢活动正常,肝脏功能正常。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甘草茎叶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含量和甘油三酯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与薛正芬等[18]利用甘草茎叶饲喂羔羊可以降低动物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结果相似。甘草黄酮是甘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调节脂代谢,对体内脏器具有保护作用,甘草黄酮能够有效的调节由胆固醇和血脂升高引起的脂代谢紊乱,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减少皮下脂肪的沉积。血清中钙磷含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动物机体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效果,机体钙、磷不足或者比例不当都会引起代谢障碍进而引发疾病。本试验结果发现按不同比例按添加甘草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钙、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5%替代比例与其他两组相比血清中钙、磷含量略有提升,随着甘草替代比例的增加,该趋势减弱,这可能与试验动物品种有关,本次试验时间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羔羊采食量会有所波动,可能会影响试验动物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代谢。

3.3 不同甘草替代比例的全混颗粒料对巴什拜羊免疫指标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甘草能有效提升家畜机体的免疫功能,杨英等[19]发现用甘草浸膏副产品饲喂阿尔巴斯绒山羊后,试验动物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刘俊峰等[6]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甘草皂苷饲喂卡拉库尔羊,在第15、30、45 d 分别采血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第45d 时检验血清中IgA 含量为86.3 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6 μg/mL;IgG 含量为76.29 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5 μg/mL。胡菁等[20]给小鼠体内注射甘草多糖,小鼠体内IgG、IgM 含量以及抗体生成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甘草多糖对小鼠体内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加强对病毒的吞噬作用,同时能够诱导并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T 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加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21]。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甘草的试验组血清中IgA、IgG、IgM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原因可能是由于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多糖,在体内作用于免疫细胞,增强了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免疫细胞对病毒的抵抗和消灭作用增强,进而增强整体的免疫水平。

4 结论

甘草茎叶最适宜的替代比例为25%,替代比例过多反而会影响其生产性能。甘草茎叶能够提高体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的含量,改善机体免疫性能。甘草茎叶能够改善动物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但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无显著影响,替代比例为25%的饲喂效果较好,建议生产中使用。

猜你喜欢
颗粒饲料甘草比例
青贮玉米颗粒饲料用于草鱼饲养的初步探究
不同粒径颗粒饲料对生长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人体比例知多少
调质温度及模孔长径比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
组成比例三法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制粒温度和粉碎粒度与颗粒饲料品质关系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炙甘草水煎液的HPLC-MS分析